定子结构及其铁芯轭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39487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04 15: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定子结构及其铁芯轭部,所述铁芯轭部包含基板、第一表面、第二表面、第一结合部、及第二结合部。第一表面设于基板的一侧,包含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第二表面设于基板的另一侧,包含第三斜面与第四斜面。第一沟槽形成于第一斜面与第三斜面之间。第二沟槽形成于第二斜面与第四斜面之间。其中,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所夹角度小于一百八十度,第三斜面与第四斜面所夹角度小于一百八十度。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亦提出一种定子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系一种电动机结构,特别是一种定子结构及其铁芯轭部
技术介绍
传统电动机均是采用硅钢片作为导磁铁芯,其藉由将个别的硅钢片予以冲压堆栈而成。以马达为例,无论是有刷马达或无刷马达,大部分为采用径向磁通结构,径向磁通马达依转子部位置分成外转式及内转式马达。此结构因马达同时存在磁铁与大量导磁材料, 在马达磁路设计上受限硅钢片的结构限制,无法实现三维磁路结构来减少漏磁,致使马达转矩密度受限。观诸传统电动机,由于其采用硅钢片作为导磁铁芯,因而普遍具有以下四个问题I.增加材料的用量及绕线(导电线)的长度。2.受限于硅钢片的结构限制,无法实现三维磁路结构。3.冲压模具成本高,且每副模具仅可适合一电机外框设计,应用范围狭窄。4.所制作出的铁芯仅具有单一尺寸。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铁芯轭部,可用以与第一铁芯齿部及第二铁芯齿部结合,铁芯轭部包含基板、第一表面、第二表面、第一结合部、及第二结合部。第一表面设于基板的一侧,包含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第一斜面与基板夹第一角度,第二斜面与基板夹第二角度,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夹角度不大于一百八十度。第二表面设于基板的另一侧,包含第三斜面与第四斜面,第三斜面与基板夹第一角度,第四斜面与基板夹第二角度,第三斜面与第四斜面夹角度不大于一百八十度。第一结合部,用以与第一铁芯齿部结合,形成于第一斜面与第三斜面之间,第二结合部,用以与该第二铁芯齿部结合,形成于第二斜面与第四斜面之间,并且位于基板相对于第一结合部的另一侧。本专利技术亦提出另一种铁芯轭部,包含基板、第一表面、第二表面与第一结合部。第一表面设于基板的一侧,包含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第一斜面与基板夹第一角度,第二斜面与基板夹第二角度,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夹角度不大于一百八十度。第二表面,设置于基板的另一侧,包含第三斜面与第四斜面,第三斜面与基板夹第一角度,第四斜面与基板夹第二角度,第三斜面与第四斜面所夹角度不大于一百八十度。第一结合部,形成于该第一斜面与该第三斜面之间;其中,第一角度与第二角度小于九十度,并且第一角度不同于第二角度。此外,本专利技术亦提出一种定子结构,包含多个铁芯轭部、环形绝缘架、多个第一铁芯齿部、以及导线。环形绝缘架包含一周缘以及设置于所述周缘的多个容置部。每一第一铁芯齿部分别地包含第一绕线区、第三结合部与第四结合部。第三结合部与第四结合部分别设于该第一绕线区的二端,每一第一铁芯齿部的第一绕线区分别地设置于所述容置部中, 每一第一第三结合部相邻排列,导线缠绕至少一个第一铁芯齿部的第一绕线区。其中,每一第一铁芯轭部的第一结合部套接对应的第一铁芯齿部的第四结合部,每一第一铁芯轭部以第二斜面连接于相邻的第一铁芯轭部的第四斜面。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铁芯轭部以及定子结构改良了习知导磁铁芯因采用硅钢片冲压堆栈成型方法所具有的种种问题。此外,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铁芯轭部具有两结合部, 因此可以形成内外绕线。并且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铁芯轭部,其第一斜面与基板夹第一角度相较于第二斜面与基板夹一第二角度相异,因此使用同一铁芯轭部即可形成两种不同大小的定子结构,可有效减少备料成本。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不意图(一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二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三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一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二图6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一图7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二图8为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的示意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0...铁芯轭部11..·基板12 ..第一表面121....第一斜面122. · ·第二斜面13...第一表面131. · ·第二斜面132....第四斜面14.· ·第一沟槽15...第一沟槽18...第一止挡部19...第一止挡部20 · ·定子结构21、21’ ...环形绝缘架212——容置部22...第一铁芯齿部221....第一绕线区222....第一凸齿223....第一凸齿23...第一铁芯齿部231....第一绕线区232. · '...第二凸齿233. ·,...第四凸齿24...,··导线30..., ·定子结构42...,..第二铁芯齿部421.., · ·第一绕线区422. ·,...第二凸齿423. ·, · ·第一沟槽43...,..第四铁芯齿部431..,...第一绕线区432. ·,...第四凸齿433. ·,...第—沟槽60...,.·铁芯轭部61...,..基板62...,..第一表面621.., · ·第一斜面622. ·,...第—斜面631..,...第二斜面632. ·,...第四斜面63...,..第—表面64...,..第一凸齿65...,..第一凸齿68...,.·第一止挡部69...,..第一止挡部88...,..中心轴件Θ____...第一角度ω ...,...第—角度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照图I至图3,图I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一),揭露一种铁芯轭部10。铁芯轭部10包含基板11、第一表面12、第二表面13、第一沟槽14及第二沟槽15。其中,第一沟槽14及第二沟槽15可以是沟槽以外的结合部,可用以结合其它结构,例如为凸齿,本图不以沟槽为例,并非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第一表面12设于基板11的一侧,包含第一斜面121与第二斜面122,第一斜面121与第二斜面122所夹角度不大于一百八十度。第二表面13设于基板11的另一侧,包含第三斜面131与第四斜面132,第三斜面131与第四斜面132所夹角度不大于一百八十度。第一沟槽14形成于第一斜面121与第三斜面131之间,第二沟槽15形成于第二斜面122与第四斜面132之间,换言之,第一沟槽14形成于第一表面12与第二表面13之间,第二沟槽15形成于第一表面12与第二表面之间13,并且位于该基板11相对于该第一沟槽14的另一侧。此外,铁芯轭部10更包含第一止挡部18以及第二止挡部19,分别设置于第一沟槽14以及第二沟槽15的一端。第一铁芯齿部22的第二凸齿223套接第一沟槽14而抵掣于第一止挡部18,第二铁芯齿部23的第一凸齿232套接第二沟槽15而抵掣于第二止挡部 19。此外,第一铁芯齿部22与第二铁芯齿部23的凸齿是对应于本实施例第一沟槽14与第二沟槽15所设计的结合部,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其它的结合部,例如以凸齿取代第一沟槽14,而搭配沟槽取代第二凸齿223。再者,第一斜面121与基板11夹第一角度Θ,同样地,第三斜面131与基板11亦夹第一角度Θ。而第二斜面122与基板11夹第二角度ω,同样地,第四斜面132与基板亦夹第二角度ω,且第一角度Θ与第二角度ω可依需求设计。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斜面121与基板11夹第一角度Θ,同样地,第三斜面131与基板11亦夹第一角度Θ。而第二斜面122与基板11夹第二角度ω,同样地,第四斜面132 与基板亦夹第二角度ω,且第一角度Θ不同于第二角度ω,并且铁芯轭部仅具有第一沟槽 14而不具有第二沟槽15。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斜面121与基板11夹第一角度Θ,同样地,第三斜面131与基板11亦夹第一角度Θ。而第二斜面122与基板11夹第二角度ω,同样地,第四斜面132 与基板亦夹第二角度ω,且第一角度Θ不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良伊刘康仲吕学宪
申请(专利权)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