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驱动电路制造技术_技高网

驱动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25672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5: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驱动电路,包含驱动晶体管、第一电容、第一切换晶体管、第二电容、第二切换晶体管以及第三电容。驱动晶体管电性连接在第一驱动电压端以及第二驱动电压端之间,用以控制提供予发光元件的驱动电流。第一电容的第一端电性连接驱动晶体管的栅极端。第一切换晶体管的第一端电性连接该驱动晶体管的第一端,并且第一切换晶体管的第二端电性连接第一电容的第二端。第二电容的第一端电性连接第一切换晶体管的栅极端。第二切换晶体管电性连接在第二电容的第二端以及第一参考电压端之间。第三电容电性连接在第二切换晶体管的栅极端以及扫频信号线之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案是关于一种驱动电路,特别是关于一种通过脉冲宽度调变实现灰阶调光的驱动电路。


技术介绍

1、在现今显示面板技术中,多个像素电路以阵列式排列于基板,并且每一像素电路用于提供驱动电流予发光元件,藉此驱动发光元件发光。在一些情形中,通过调变驱动电流的脉冲宽度来进行灰阶调光,可基于驱动电流的脉冲幅值控制发光元件于较佳发光效率点运作。

2、然而,为了实现通过调变驱动电流的脉冲宽度来进行灰阶调光,像素电路的驱动电流的电流路径上可能会被配置多颗晶体管(例如,4颗或4颗以上的晶体管,其中两颗晶体管用于控制驱动电流的电流路径、一颗晶体管用于控制驱动电流的脉冲幅度、另一颗晶体管用于控制驱动电流的脉冲宽度)。在这样的情形中,在发光阶段时为了确保驱动晶体管可操作于饱和区并考虑各晶体管的漏极端与源极端的跨压,像素电路所需的驱动电压增高,导致功率消耗上升。

3、再者,脉冲宽度调变的灰阶控制精确度与驱动电流的转态时间(例如,上升时间/下降时间)高度相关。若驱动电流的转态时间较长,会造成电流波形在低灰阶失真,降低灰阶控制的精度,且驱动电流的电流波形在低灰阶可能会无法达到高效率发光点的电流值,导致发光元件的运作效率降低。

4、因此,如何提供一种驱动电路以解决上述问题为本领域中重要的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揭示文件提供驱动电路。驱动电路包含驱动晶体管、第一电容、第一切换晶体管、第二电容、第二切换晶体管以及第三电容。驱动晶体管电性连接在第一驱动电压端以及第二驱动电压端之间,用以控制提供予发光元件的驱动电流。第一电容的第一端电性连接驱动晶体管的栅极端。第一切换晶体管的第一端电性连接该驱动晶体管的第一端,并且第一切换晶体管的第二端电性连接第一电容的第二端。第二电容的第一端电性连接第一切换晶体管的栅极端。第二切换晶体管电性连接在第二电容的第二端以及第一参考电压端之间。第三电容电性连接在第二切换晶体管的栅极端以及扫频信号线之间。

2、综上所述,本揭示文件的驱动电路在第一切换晶体管的栅极端以及第一参考电压端之间设置第二电容,从而避免在第二切换晶体管导通第一切换晶体管的栅极端至第一参考电压端的电流路径时,避免第一切换晶体管的栅极端的电位被第一参考电压端的电位直接清除,藉此,在对第一切换晶体管进行一次设定的情况下,能够在多次发光期间中通过第二电容保留对第一切换晶体管的设定电压。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含: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二切换晶体管用以根据该扫频信号线的一扫频信号的一电位变化导通该第一参考电压端至该第二电容的第二端之间的电流路径,使该第二电容用以通过电容耦合效应改变该第一切换晶体管的栅极端的电位,以开启该第一切换晶体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切换晶体管用以根据该第二电容的第一端的电位导通该第一驱动电压端至该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之间的电流路径,使该第一电容通过电容耦合效应改变该驱动晶体管的栅极端的电位,以开启该驱动晶体管。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更包含: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补偿电路包含: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更包含: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更包含: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更包含: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更包含: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更包含: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含: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二切换晶体管用以根据该扫频信号线的一扫频信号的一电位变化导通该第一参考电压端至该第二电容的第二端之间的电流路径,使该第二电容用以通过电容耦合效应改变该第一切换晶体管的栅极端的电位,以开启该第一切换晶体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切换晶体管用以根据该第二电容的第一端的电位导通该第一驱动电压端至该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之间的电流路径,使该第一电容通过电容耦合效应改变该驱动晶体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志隆陈宜谦陈松骏邓名扬彭佳添
申请(专利权)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