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指杆式棉花收获机采摘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33219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03 21: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复指杆式棉花收获机采摘台,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该采摘台包括框架结构的采摘台架,采摘台架的两侧固定前端具有锥尖的分禾器,两分禾器之间装有梳齿状指杆,其中:梳齿状指杆分为分别朝前上方和前下方倾斜的上、下两层,上、下两层梳齿状指杆的后方装有将棉铃拨聚到螺旋输送器的拨棉轮,螺旋输送器位于上层梳齿状指杆的后延伸处,具有将棉铃聚拢到采摘台后部出棉口的双向螺旋。当采摘台前行工作时,上层指杆的可以在整株棉杆通过采摘台前先将棉杆上半部分的棉铃梳下,并且借助下层指杆将棉杆下半部分的棉铃梳下。这样,可以有效解决由于棉株较高而导致下层指杆上棉铃堆积过多带来的堵塞及杂质增加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将棉花收获机上的装置,尤其是一种复指杆式棉花收获机采摘台,属于农业机械

技术介绍
据申请人了解,目前棉区棉花生产存在的问题有①棉花生产依靠人工作业,生产方式落后、劳动强度大且生产率低、生产成本比较高、难以满足农艺要求;②采棉费用逐年增加,劳动力日益紧张,严重阻碍了棉花产业的发展;③无适宜的机械采收机,引进大型机采棉装备由于售价高、收益低、投资回收期长等原因,极大的影响企业和个人投资采棉机的积极性。检索发现,申请号为200820103717. 9、申请日为2008-06-13的中国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弹性梳齿式棉花采摘台,包括在机架上设置着均布有梳齿的采摘台,在梳齿的后方设置着与梳齿相配合的拨棉辊和螺旋输送器,在采摘台前部的横梁上分别通过可调节的固定装置均布安装着相互平行的支臂,在每个支臂上分别固接着具有弹性梳板的梳齿,在拨棉辊的后方设置着可改变出花口的螺旋输送器,在螺旋输送器的侧面和中后面分别设置着出花口。本专利技术可适应不同棉花株径和间距的要求以及不同棉花出口方式,避免了棉株皮挤破擦伤,减少了因棉花染色导致棉花降级现象,机械结构简单合理,操作方便,造价低,使用寿命长,作业故障率低。此种弹性梳齿式棉花采摘台为单层梳齿式采摘台,仅适合棉花株型较底、单株棉铃数较少的棉区;其他产棉区由于品种及地域的差异,棉花株型较高,单株棉花棉铃数多,棉杆较粗,枝杆多。如果在这类棉区使用类似的单层梳齿式采摘台, 存在由于棉花株型高,棉杆在梳齿上停留时间长、棉杆容易折断,进而增加棉花杂质含量, 给棉花后期处理带来不便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复指杆式棉花收获机采摘台,包括框架结构的采摘台架,所述采摘台架的两侧固定前端具有锥尖的分禾器,所述两分禾器之间装有梳齿状指杆,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梳齿状指杆分为分别朝前上方和前下方倾斜的上、 下两层,所述上、下两层梳齿状指杆的后方装有将棉铃拨聚到螺旋输送器的拨棉轮,所述螺旋输送器位于上层梳齿状指杆的后延伸处,具有将棉铃聚拢到采摘台后部出棉口的双向螺旋。当采摘台前行工作时,上层指杆的可以在整株棉杆通过采摘台前先将棉杆上半部分的棉铃梳下,并且借助下层指杆将棉杆下半部分的棉铃梳下。这样,可以有效解决由于棉株较高而导致下层指杆上棉铃堆积过多带来的堵塞及杂质增加等问题。棉铃梳下后,随着采摘台的前进,指杆可以引导棉铃相互挤压,后面采收的棉铃将在前采收的棉铃推至指杆后部集中,然后在拨棉轮的旋转作用下,落入输送搅龙。搅龙将两侧的棉铃收集到搅龙中部采摘台出口。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完善是所述上、下两层梳齿状指杆通过弹性构件固定在采摘台架上。这样可以在保证连接强度同时,保持指杆良好的弹性,作业时双向倾斜的上、下层指杆会随着进入指杆间隔的棉杆多少自动调节开口间隔大小,从而具有良好的适应性。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的完善是所述梳齿状上层指杆上方装有防止拨棉轮回带棉花的挡棉板。这样可以减少收获中的损失。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完善是所述出棉口外装有拨棉辊,所述拨棉辊的转轴上间隔分布有径向延伸的拨棉杆。通过拨棉棍的旋转拨打与送风系统配合,可以使棉铃送入输送管道进行后续处理,有效解决棉絮的缠绕问题。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完善是所述采摘台架后侧底部装有与前进方向垂直的防拔辊,所述防拔辊的辊筒具有至少一组沿长度方向排列的径向锯齿片。作业时,防拔辊旋转可以通过径向锯齿片与棉杆根部的摩擦作用防止指杆将棉杆拔起,尤为适用于沙壤土质的棉花种植区。此区域棉杆根系在土壤内的附着力不强,防拔辊能有效减少棉杆被拔起的发生。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的俯视图。图3为图I的侧视图。图4为图I实施例的防拔辊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A-A剖面图。图6为图4的B-B剖视图。图7为图I实施例的拨棉辊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的侧视图。图9为图I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本实施例的复指杆式棉花收获机采摘台如图I至图3所示,框架结构的采摘台架2两侧固定前端具有锥尖的分禾器5,两分禾器5之间装有分别朝前上方和前下方倾斜的上、下两层梳齿状指杆6、10。上、下两层梳齿状指杆6、10通过弹性构件固定在采摘台架2上,因此可以在作业时随进入指杆间隔的棉杆多少自动借助弹性构件的弹性变形调节开口间隔大小,从而具有良好的适应性。上、下两层梳齿状指杆6、10的后方装有拨棉轮8,该拨棉轮 8由马达Ild通过链传动带动的链轮Ila驱动的旋转轴上间隔分布有一组拨棉板,相邻拨棉板角向错位,旋转时可以将棉铃拨聚到其后方的螺旋输送器9。螺旋输送器9位于上层梳齿状指杆10的后延伸处,具有将棉铃聚拢到采摘台后部出棉口的双向螺旋,由马达Ilc通过链传动带动的链轮Ilb驱动。梳齿状上层指杆6上方的可调支架上装有防止拨棉轮8回带棉花的挡棉板12。在该挡棉板12的阻挡引导作用下,拨棉轮8回带的棉花只能落到上层指杆6上,再次输入到拨棉轮。出棉口外装有拨棉辊4,其具体结构如图7、图8所示,拨棉棍的转轴4a上间隔分布有径向延伸的拨棉杆4b,且拨棉杆4b朝旋转方向弯曲,其作用是与送风系统配合,通过旋转拨打使棉铃送入输送管道,以便进行后续处理,有效解决棉絮的缠绕问题。采摘台架2后侧底部装有与前进方向垂直的防拔辊3,该防拔辊的具体结构如图4、5、6所示,其辊筒3a上具有三组沿长度方向排列的径向锯齿片3b,每组径向锯齿片均由十字形分布的四片构成,中部的径向锯齿片包络外径大于两端径向锯齿片包络外径,且与两端的径向锯齿片角向错位(参见图5、图6),其作业是通过径向锯齿片与棉杆根部的摩擦,防止指杆将棉杆拔起。此外,图中I是液压驱动装置,7是限深轮。在进行棉花收获作业时(参见图9),随着机具的前进,棉杆进入上下指杆间的间隔 (可视棉花生长情况选择是否安装上层指杆)。上层指杆上层指杆可以在整株棉杆通过采摘台前先将棉杆上半部分的棉铃梳下,然后在通过下层指杆将棉杆下半部分的棉铃梳下,从而有效解决由于棉株较高而导致下层指杆上棉铃堆积过多而带来的堵塞及杂质增加等问题。棉铃梳下后,随着采摘台的前进,指杆上的棉铃相互挤压,后面采收的棉铃会将前面采收的棉铃推至指杆后部,然后在拨棉轮的旋转作用下,棉铃落入输送搅龙。搅龙将采摘台上两侧的棉铃收集到搅龙中部采摘台出口拨棉辊处。拨棉辊由拨棉杆和转轴焊合组成,拨棉杆呈弧形状,头部为半球形,这种结构滑移效果好,可以有效解决棉絮的缠绕问题。通过拨棉辊的旋转拨打及送风系统的作用,棉铃被送入输送管道进行下一步的处理。采摘台底部防拔辊由辊筒与径向锯齿片组合而成。作业时由于防拔辊的旋转,通过径向锯齿片与棉杆根部的摩擦作用防止采摘过程中指杆将棉杆拔起,此功能针对的是部分棉花种植区为沙壤土质,棉杆根系在土壤内的附着力不强,防拔棍能有效减少棉杆被拔起此类情况的发生,其它土质棉花种植区可以不安装防拔辊,以减少动力的损失。实践证明,本实施例的复指杆式棉花收获机采摘台可以在不同棉区使用,能适应不同地域、品种棉花存在的株高、产量、株径及株距差异的不同需求。与现有的摘锭式棉花收获机及梳齿式棉花收获机相比具有结构简单、易于操作、价格低廉、适应性强、可靠性高及维护方便等优点。除上述实施例外,本专利技术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沐森林张玉同石磊吴崇友陈长林
申请(专利权)人: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