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志坚专利>正文

多功能自走式秸秆收获打捆一体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978033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3 10: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多功能自走式秸秆收获打捆一体机,其特征在于前半部底盘支架的两侧通过转轴安装有吊臂,吊臂以转轴为中心点,使吊臂的首端和尾端进行上下位移,即形成跷跷板结构,吊臂的前端连接由操作主轴和绞龙组成的割台,吊臂的尾端设置有发动机平台,所述打捆机设置在后半部底盘支架上,打捆机的上方是集草箱,所述集草箱底部通过传送筒B与打捆机上的秸秆填入口连接,秸秆自秸秆填入口进入打捆机的箱体后通过活塞压缩成块状物,即完成打捆工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整机实现了秸秆收获和秸秆打捆一体化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人力成本和机械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农业机械
,具体的说是一种多功能自走式秸秆收获打捆一体机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秸秆收获机和秸秆打捆机是两个独立的机械,工作时须单独进行,先用秸秆收获机收获秸秆,再用打捆机进行打捆,操作起来费工费力,增加购买机械的开支,用户负担较重,同时秸秆收获机和秸秆打捆机又都是靠外力牵引作业,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多功能自走式秸秆收获打捆一体机,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的结构包括操作主轴和绞龙组成的割台、吊臂、转轴、传送筒A、底盘支架、集草箱、发动机平台、打捆机及打捆机上的秸秆填入口、传送筒B、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前半部底盘支架的两侧通过转轴安装有吊臂,吊臂以转轴为中心点,使吊臂的首端和尾端进行上下位移,即形成跷跷板结构,吊臂的前端连接由操作主轴和绞龙组成的割台,吊臂的尾端设置有发动机平台,发动机平台用于安装发动机,发动机固定在发动机平台上,遇到较高地面阻碍割台时,通过液压缸的工作,使吊臂的前端向上抬起,后端由于发动机的自身重力,通过杠杆原理的作用使吊臂前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多功能自走式秸秆收获打捆一体机,包括操作主轴(1)和绞龙(2)组成的割台、吊臂(3)、转轴(4)、传送筒A(5)、底盘支架(6)、集草箱(7)、发动机平台(8)、打捆机(9)及打捆机上的秸秆填入口(10)、传送筒B(11)、发动机(12),其特征在于前半部底盘支架(6)的两侧通过转轴(4)安装有吊臂(3),吊臂(3)以转轴(4)为中心点,使吊臂(3)的首端和尾端进行上下位移,即形成跷跷板结构,吊臂(3)的前端连接由操作主轴(1)和绞龙(2)组成的割台,吊臂(3)的尾端设置有发动机平台(8),发动机平台(8)用于安装发动机,发动机固定在发动机平台(8)上,遇到较高地面阻碍割台时,通过液压缸的工作...

【技术特征摘要】
1.多功能自走式秸秆收获打捆一体机,包括操作主轴(1)和绞龙(2)组成的割台、吊臂(3)、转轴(4)、传送筒A(5)、底盘支架(6)、集草箱(7)、发动机平台(8)、打捆机(9)及打捆机上的秸秆填入口(10)、传送筒B(11)、发动机(12),其特征在于前半部底盘支架(6)的两侧通过转轴(4)安装有吊臂(3),吊臂(3)以转轴(4)为中心点,使吊臂(3)的首端和尾端进行上下位移,即形成跷跷板结构,吊臂(3)的前端连接由操作主轴(1)和绞龙(2)组成的割台,吊臂(3)的尾端设置有发动机平台(8),发动机平台(8)用于安装发动机,发动机固定在发动机平台(8)上,遇到较高地面阻碍割台时,通过液压缸的工作,使吊臂(3)的前端向上抬起,后端由于发动机的自身重力,通过杠杆原理的作用使吊臂(3)前端的割台向上抬起更省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自走式秸秆收获打捆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主轴(1)和绞龙(2)组成的割台,操作主轴(1)上安装有锤片,在操作主轴(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坚
申请(专利权)人:王志坚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