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迪尔公司专利>正文

牵引式摘棉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458298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个或两个常规采摘单元(40)安装在两轮、高间隙走行装置或框架12上。两点连接结构(44)与拖拉机(24)的牵引构件连接或者等角连接机构与拖拉机牵引杆连接。通过使用含有给来自拖拉机的单元提供动力的传动系统的枢接件(74),连接机构与舌片在收获机上的接合部位有利于工具与拖拉机之间的急转弯角度。中心枢轴舌片(20)允许为适当的行排列偏置并提供改善的机动性及在眭头未耕地和地头的工具转向。连接至舌片的液压缸(56)或交叉四连杆结构控制舌片角度。篮(26)支撑在框架(12)的后部及行单元(40)位于框架的前部,以提供绕所述车轮轴线(16a)的平衡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总体涉及棉花收获机,尤其涉及一种拖拉机牵引式摘棉机
技术介绍
世界上大多数棉花作物是通过手工收获的,在许多手工收获地区,棉花种植 者正经受劳动力的缺乏及增加劳动成本。棉花收获操作通常包括手工劳动与基础 机械的混用。手工收获地区的大多棉花种植者不能保证自推进机器所需要的资金, 可得到的小型至中型拖拉机其性能不足以用于安装拖拉机的收获机。因此, 一种 由小型中耕拖拉机提供动力的有效、低成本棉花收获机是所期望的,以减轻在许 多收获地区手工劳动的负担以及劳动力的短缺。
技术实现思路
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 一个或两个常规采摘单元安装在专用两轮、高间 隙走行装置上。轮距间距可调整以用于不同的行间距。二点连接机构与拖拉机的 牵引构件连接或者等角连接机构与拖拉机牵引杆连接。通过使用包含给来自拖拉 机的单元提供动力的传动系统的枢接件,连接机构与舌片在收获机上的接合部位 有利于工具与拖拉机之间的急转弯角度。可以在所述工具上安装发动机以去除所述传动系统。中心枢轴舌片允许为适当的行排列偏置并提供改善的机动性及在眭头未耕地 和地头的工具转向。连接至所述舌片的液压缸自动或手动控制舌片角度。可选择 地,交叉四连杆结构可以提供自动转向,消除了需要操作员在眭头未耕地或在行 中手动转向所述工具的必要。常规的采摘单元安装在提升臂和框架结构上。当超过一个单元被装载在走行 装置时,所述框架结构提供可调整的单元位置和可调整的间距。所述安装也提供 可调整的行单元斜度。常规的液压/机械高度控制系统保持每一单元在适当的离地咼度。通风系统将棉花由所述采摘单元传输至安装在所述两个走行装置轮子后面的 篮。所述篮中的装载物能够被方便地卸载至拖车、贮料器或其它棉花接收器,以用于包装或进一步处理。所述篮被所述框架向后悬臂式支撑,所述向前安装的行 单元和舌片抵消全篮的重量,以提供平衡的全篮条件。通过阅读下面根据附图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这些和其它结构、特征和优点 将更加明显。 附图说明图1是牵引式棉花收获机和牵引车辆的透视图; 图2是图1的收获机和车辆的侧视图; 图3是图1的收获机和车辆的后视图4是图1的收获机的一部分的透视图,许多部件被去除以更好地表示支撑 框架和篮;图5是用于图1的收获机的行单元提升框架的放大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案现在参考图1-3,其表示具有主支撑框架或底盘12的棉花收获机10。第一和 第二横向间隔的车轮14和16安装在所述框架12上,以绕轴线16a旋转,所述 轴线16a位于最底下的横向主框架梁12a下方。舌片或连接结构20可调整地在 尾端连接至所述框架12的中心部分。所述连接结构20向前延伸至连接端22,该 连接端22适用于连接至诸如拖拉机24的牵引车辆,以在棉花植物的行间向前移 动。如图3中所示,所述降低的偏置轮轴轴线16a提供主框架梁12a下的良好的 植物间隙。篮26通过向后延伸的篮支撑框架28以悬臂形式由框架12支撑,所述篮支撑 框架28具有上方水平管30和下方斜管32,其由收获机10的尾端向下并向前成 角度。每一斜管32的前端在邻近相应的车轮14或16处连接至主支撑框架12。如所示,桅杆组件36和38由所述主支撑框架12和所述篮支撑框架28向上 并向外延伸,且可枢转地连接所述篮26,以围绕在工作位置(所示)与由液压缸 升高的倾卸位置之间的纵向延伸的篮轴线26a枢转。一个或两个摘棉机行单元40通过单元支撑框架42支撑在主框架12的前方和 通常位于连接结构20下方的车轮14和16的前方。所述行单元40在所述单元支 撑框架42上可横向调整以适应不同的行间距及不同的收获机相对棉花行的排列位 置。如所示,所述行单元40朝向该机器的中心线的一侧偏置,而所述篮轴线26a朝向所述中心线的另一侧偏置,以便当所述篮在卸载过程中绕轴线26a向外枢转 时,所述行单元为所述篮26提供平衡。另外,所述行单元40位于所述车轮14和 16的轮轴线16a的前方,而所述篮26的重力中心位于所述轮轴线的后方以提供 反向平衡力或绕所述轴线的转矩,以帮助纵向平衡所述机器。所述车轮14和16 支撑所述收获机10和所述篮26的内容的大部分重量,所述伸长式连接结构20保 持期望的所述收获机10相对所述车轮14和16的旋转轴线的角度位置。如所示, 拖拉机24包括可垂直调整的二点连接器44,该连接器44能够被升高和降低以改 变所述收获机10绕所述轮轴线16a的工作和运输角度。此外,也能够通过改变所 述单元支撑框架42的角度来调整所述行单元的姿态,下文将详述。车轮14和16包括有利于改变车轮间距以及所述车轮相对所述框架12的位置 的调整式轮毂46。所述连接结构20的尾端枢接至直立的枢轴柱50 (图4)以绕 直立轴线50a旋转。连接结构角度调整结构52正向控制所述连接结构20相对所 述框架12的角度,以帮助相对棉花植物行转向所述收获机10,以改善机动性及 在眭头未耕地和地头的工具转向。如所示,连接在所述连接结构与所述框架12之 间的液压缸56通过拖拉机24上的常规液压控制自动或手动控制舌片角度。可选 择地,交叉四连杆结构(未示出)或其它机械转向布置可用來提供自动转向,这 消除了需要操作员在眭头未耕地或在行中手动转向所述工具的必要。通常以60表示的风机结构提供空气源给风道62。所述风道由所述行单元40 向上延伸并将棉花由所述单元40传输至位于右车轮14后方和上方的上前部棉花 入口 62。传动结构70支撑在所述连接结构20的后方并连接至驱动轴72,所述驱动轴 72在主纵向连接梁20b下方向前延伸至角传动器74。所述角度驱动器74可操作 地连接驱动轴72与拖拉机动力输出轴76,并有利于所述连接结构20的前端绕所 述角传动器的直立轴线74a枢转。所述传动结构70提供动力给所述风机结构60 和行单元驱动杆78,该行单元驱动杆78连接至所述行单元40上的收获结构。可 选择地, 一发动机可被支撑在所述框架12上,以驱动所述行单元40和所述风机 结构60。所述行单元支撑框架42连接至提升臂82的前端。所述提升臂82的尾端枢接 至所述框架12,气缸结构86连接在所述框架12的下部部分与所述提升臂82之间以升高和降低所述框架42。螺旋扣88连接在所述框架12与所述支撑框架42 之间,以提供所述行单元40的姿态控制。所述框架42包括通过端板94和桅杆结 构96连接的前部和尾部横向轨道90和92,桅杆结构96又连接至所述提升臂82 及所述螺旋扣88的前端。所述行单元40悬挂在所述轨道90和92上并可沿着所 述轨道90和92移动,以调整行间距及行单元相对所述框架12和车轮14和16 的布置。所述行单元沿着所述框架42的可调整性、所述车轮14和16相对所述主 支撑框架12的可调整性以及所述连接结构20的正向角度可调整性提供适用于宽 范围的行间距及方案的能力。拖拉机车轮(参见例如图3中的102和104)与收 获机框架车轮14和16可以按需定位以防止农作物和轮胎损坏。以优选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描述,然而,应当理解的是,在不脱离所附 权利要求限制的本专利技术范围内可进行各种改变。权利要求1、一种棉花收获机,其适用于通过牵引车辆在棉花植物的行间向前移动,该棉花收获机包括一支撑框架;第一和第二横向间隔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棉花收获机,其适用于通过牵引车辆在棉花植物的行间向前移动,该棉花收获机包括: 一支撑框架; 第一和第二横向间隔的车轮,所述车轮支撑所述支撑框架在地面之上; 一可调整角度舌片,其具有一尾端和一前端,所述尾端连接至所述支撑 框架,所述前端具有一牵引车辆连接器; 一篮,其由所述支撑框架支承在所述车轮的后方;及 至少一个棉花收获行单元,其在所述车轮前方连接至所述支撑框架。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克塞缪尔菲利普斯杰弗里R福克斯丹尼尔约翰约翰森肯特克利奥麦基
申请(专利权)人:迪尔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