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添大专利>正文

双弹簧真空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2371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双弹簧真空泵,包括按头、主柱、瓶盖、副柱、本体、瓶体、活塞、滑塞、钢珠和弹簧;其特征在于通过瓶盖固定在瓶体上部的本体内腔中由下至上顺序放置钢珠、副柱、活塞和主柱,本体下端的开孔小于钢珠直径,副柱上端面顶住活塞下端面;副柱与本体下部间设有下弹簧,活塞开有轴向通孔,该通孔下端面开有沉孔,主柱外径与活塞轴向通孔的内径滑动相配,主柱穿过活塞的轴向通孔伸入活塞的沉孔内,主柱靠活塞上方处设有外径大于活塞轴向通孔内径的环形压台,主柱上部设有环形限位台,在限位台与活塞间置有上弹簧,主柱靠限位台限定不能全部伸出瓶盖上侧,主柱上端面沿轴向开有盲孔,盲孔下方侧壁开有侧孔,该盲孔上方与按头上的喷嘴相通。(*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真空泵,特别是一种双弹簧真空泵
技术介绍
2000年1月12日的中国专利公告中公开了公告号为CN2357747Y、专利号为98251121.3、名为“口腔清洁液喷雾器”的专利申请;这种“口腔清洁液喷雾器”是在储液瓶上设置吸管和喷嘴,其特征在于储液瓶上装设一个提压泵,在泵体内设有阀体、弹簧及阀门,阀体与泵体内腔成气密性活动联结,构成活塞;阀体在手压和弹簧的作用下在泵体内反复上下运动,将瓶内液体吸入吸管,并从喷嘴中压出,喷成雾状。这种“口腔清洁液喷雾器”的缺点是雾化效果差;如当手压的力量太少时也能将瓶内液体喷出,但喷出的液体因喷射速度低而不能雾化,喷出的只能是水柱;如要保证每次喷射的雾化效果,就必须用足够大的力而且速度必须快,但是其手压的力量无法控制,所以雾化效果难以控制。当然,本技术所述的双弹簧真空泵的用途并不限于用在口腔清洁液的雾化上,还可用于发胶等化妆美容用品上。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本技术要解决现有喷雾器存在雾化效果差、不能保证每次喷射的雾化效果的问题。技术方案一种双弹簧真空泵,包括按头、主柱、瓶盖、副柱、本体、瓶体、活塞、滑塞、钢珠和弹簧;其特征在于通过瓶盖固定在瓶体上部的本体内腔中由下至上顺序放置钢珠、副柱、活塞和主柱,本体下端的开孔小于钢珠直径,副柱上端面顶住活塞下端面;副柱与本体下部间设有下弹簧,活塞开有轴向通孔,该通孔下端面开有沉孔,主柱外径与活塞轴向通孔的内径滑动相配,主柱穿过活塞的轴向通孔伸入活塞的沉孔内,主柱靠活塞上方处设有外径大于活塞轴向通孔内径的环形压台,主柱上部设有环形限位台,在限位台与活塞间置有上弹簧,主柱靠限位台限定不能全部伸出瓶盖上侧,主柱上端面沿轴向开有盲孔,盲孔下方侧壁开有侧孔,该盲孔上方与按头上的喷嘴相通。所述的双弹簧真空泵,其特征在于副柱上端面沿轴向开有导向孔,主柱下端设有伸入副柱导向孔内的导向头,导向头与导向孔滑动配合。工作原理按下接头时,因接头与主柱相连,主柱压缩上弹簧向下运动,主柱上的侧孔与活塞的轴向通孔分离进入沉孔内使主柱的盲孔与活塞的沉孔相通,当主柱继续向下运动时其压台将活塞向下压使活塞向下运动,活塞下方到钢珠之间的本体空间内的液体受压后压强增大,当压强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副柱上端面与活塞下端面分离,液体进入活塞沉孔内经主柱侧孔进入盲孔后从按头上的喷嘴高速喷出,当按压按头的速度足够大时,液体将爆发喷射;松开按压按头的手后,副柱在下弹簧的作用下上端面与活塞下端面贴合,同时主柱在上弹簧作用下向上运动,其侧孔进入活塞的轴向通孔内而被关闭,活塞至钢珠间的空间产生负压而使钢珠向上运动,将瓶内液体吸入以备下次按压时使用。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了本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喷出的液体在喷出前经预压,如果压力不够,副柱不能与活塞的下端面分离,液体不能喷出,只有当压强足够大时副柱才与活塞的下端面分离,所以喷出的液体的喷射速度就极高,保证了每次喷射都有较好的雾化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的双弹簧真空泵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图3是图2中按压按头时使主柱上的侧孔与活塞上的轴向通孔分离后进入沉孔内时的示意图。图4是图1实施例中活塞的剖视图。图面标记说明1-按头,2-喷嘴,3-主柱,31-盲孔,32-侧孔,33-导向头,4-瓶盖,5-上弹簧,6-活塞,61-轴向通孔,62-沉孔,7-本体,8-副柱,81-导向孔,9-托罩,10-钢珠,11-滑塞,12-瓶体,13-底座,14-下弹簧,15-垫片。具体实施方式图1是本技术所述的双弹簧真空泵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图2和图3可见,所述的双弹簧真空泵,包括按头1、主柱3、瓶盖4、副柱8、本体7、瓶体12、活塞6、滑塞11、钢珠10、上下弹簧5和14;本体7通过瓶盖4和托罩9被固定在瓶体12上部,本体7的内腔中由下至上顺序放置钢珠10、副柱8、活塞6和主柱3,副柱8上端面沿轴向开有导向孔81,副柱8上端面顶住活塞6下端面;副柱8与本体7下部间设有下弹簧14,活塞6开有轴向通孔61,通孔61下端面开有沉孔62,主柱3外径与活塞轴向通孔61的内径滑动相配,主柱3穿过活塞6的轴向通孔61伸入活塞6的沉孔62内,主柱3靠活塞6上方处设有外径大于活塞轴向通孔61内径的压台34(此处为一台阶,其作用与环形压台是一样的),主柱3上部设有限位台35,在限位台35与活塞6间置有上弹簧5,主柱3靠限位台35限定主柱3不能全部伸出瓶盖4上侧,主柱3上端面沿轴向开有盲孔31,盲孔31下方侧壁开有侧孔32,该盲孔31上方与按头1上的喷嘴2相通,主柱3下端设有伸入副柱导向孔81内的导向头33,导向头33与导向孔81滑动配合。从图3中可见,当按下按头1使主柱3上的侧孔32与活塞6的轴向通孔61分离后进入沉孔62内,如果继续按压按头1,活塞6下侧到钢珠10间的空间内压强急剧增加,副柱8被逼向下运动与活塞6分离,从而使主柱3内的盲孔31与活塞6下侧到钢珠10的空间相通,该空间内的液体经盲孔31喷出,因在喷出前,液体被预压,所以喷出时的雾化效果极佳。权利要求1.一种双弹簧真空泵,包括按头、主柱、瓶盖、副柱、本体、瓶体、活塞、滑塞、钢珠和弹簧;其特征在于通过瓶盖固定在瓶体上部的本体内腔中由下至上顺序放置钢珠、副柱、活塞和主柱,本体下端的开孔小于钢珠直径,副柱上端面顶住活塞下端面;副柱与本体下部间设有下弹簧,活塞开有轴向通孔,该通孔下端面开有沉孔,主柱外径与活塞轴向通孔的内径滑动相配,主柱穿过活塞的轴向通孔伸入活塞的沉孔内,主柱靠活塞上方处设有外径大于活塞轴向通孔内径的环形压台,主柱上部设有环形限位台,在限位台与活塞间置有上弹簧,主柱靠限位台限定不能全部伸出瓶盖上侧,主柱上端面沿轴向开有盲孔,盲孔下方侧壁开有侧孔,该盲孔上方与按头上的喷嘴相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弹簧真空泵,其特征在于副柱上端面沿轴向开有导向孔,主柱下端设有伸入副柱导向孔内的导向头,导向头与导向孔滑动配合。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双弹簧真空泵,包括按头、主柱、瓶盖、副柱、本体、瓶体、活塞、滑塞、钢珠和弹簧;其特征在于本体内腔中由下至上顺序放置钢珠、副柱、活塞和主柱;副柱与本体下部间设有下弹簧,活塞开有轴向通孔,该通孔下端面开有沉孔,主柱外径与活塞轴向通孔的内径滑动相配,主柱穿过活塞的轴向通孔伸入活塞的沉孔内,主柱与活塞间置有上弹簧,主柱上端面沿轴向开有盲孔,盲孔下方侧壁开有侧孔,该盲孔上方与按头上的喷嘴相通;泵内液体被压出前经预压,所以喷出的液体可以被有效雾化。文档编号B05B11/02GK2565552SQ0227206公开日2003年8月13日 申请日期2002年7月29日 优先权日2002年7月29日专利技术者林添大 申请人:林添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添大
申请(专利权)人:林添大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