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缸套拆卸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598516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22 00:11
一种发动机缸套拆卸工具,包括拉缸底板、拉杆、缸面支撑架、盖板、拉杆螺母和推力球轴承;所述拉缸底板的中部开设有方形的拉杆孔,所述拉杆的底端设置有方头,所述拉缸底板、拉杆孔和方头均为长度大于宽度的结构,所述方头嵌入所述拉杆孔后卡接于所述拉杆底板的下底面;所述盖板用螺栓固定于所述缸面支撑架,所述缸面支撑架和盖板套在所述拉杆。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拆卸缸套时,将拉缸底板倾斜后通过缸套孔放入缸套内,拉缸底板卡在缸套下端面,缸面支撑架放在发动机机体的缸盖面,通过扳手拧紧拉杆螺母,使拉杆带动缸套相对于缸面支撑架向上移动,从而带动缸套脱离发动机机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维修
,特别是涉及一种发动机缸套拆卸工具。技术背景缸套在发动机中是较重要的零件,而通常一台发动机在工作了一定时间后,缸套内孔表面不可避免的出现磨损或拉伤的问题而导致缸套需要更换。由于缸套外壁与机体缸套孔之间的间隙很小,因使用时间较长会产生严重的水垢,缸套上两道封油和一道封水的0 型密封圈与机体缸套孔之间属紧配合,会产生较大摩擦力导致取出缸套非常困难。根据经验,对于某些较大型发动机(缸径Φ 170)的缸套有的取出来甚至需要上IOONm扭矩的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发动机缸套拆卸工具, 其能够轻松提供足够的力量拆卸缸套。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实现。一种发动机缸套拆卸工具,包括拉缸底板、拉杆、缸面支撑架、盖板、拉杆螺母和推力球轴承;所述拉缸底板的中部开设有方形的拉杆孔,所述拉杆的底端设置有方头,所述拉缸底板、拉杆孔和方头均为长度大于宽度的结构,所述方头嵌入所述拉杆孔后卡接于所述拉杆底板的下底面;所述盖板用螺栓固定于所述缸面支撑架,所述缸面支撑架和盖板套在所述拉杆;所述推力球轴承安装于拉杆,并位于所述缸面支撑架和盖板之间;所述拉杆的顶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拉杆螺母螺纹配合于所述拉杆的外螺纹,所述拉杆螺母的底端抵接于所述推力球轴承的上端面。所述缸面支撑架的外圈设置有柱面架,所述柱面架的内径大于发动机缸套的外径。所述拉缸底板的下底面开设有能够容纳所述拉杆的方头的方槽,所述方槽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拉杆孔的长度方向。所述拉缸底板的上底面的长度方向的两端设置有对称的多级阶梯。所述拉杆底板和缸面支撑架为轴对称结构。所述拉杆螺母的上端圆柱面的外轮廓直径大于下端圆柱面的外轮廓直径。所述推力球轴承的上端面与盖板的底面留有间隙。所述缸面支撑架中部有凸起的圆台,该圆台内有沉坑,所述推力球轴承设置在所述沉坑内,所述盖板中部有通孔,拉杆螺母的下端穿过该通孔抵接于所述推力球轴承的上端面。所述盖板安装于所述圆台。所述拉缸底板是经过调制处理后的45钢加工成的拉缸底板,所述拉杆是经过调制处理后的45钢加工成的拉杆,所述缸面支撑架是经过调制处理后的45钢加工成的缸面支撑架。采用本专利技术拆卸缸套时,将拉缸底板倾斜后通过缸套孔放入缸套内,拉缸底板卡在缸套下端面,缸面支撑架放在发动机机体的缸盖面,通过扳手拧紧拉杆螺母,使拉杆带动缸套相对于缸面支撑架向上移动,从而带动缸套脱离发动机机体。附图说明利用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内容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任何限制。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将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拉缸底板倾斜放入缸套内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固定于缸套内的示意图。图5是使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将缸套拉出发动机机体的示意图。附图标记拉缸底板1、拉杆孔11、下底面12、上底面13、阶梯14、方槽15 ; 拉杆2、方头21 ;缸面支撑架3、圆台31、沉坑32、柱面架33 ; 盖板4、拉杆螺母5、推力球轴承6、螺栓7 ; 缸套8、发动机机体9、密封圈10。具体实施方式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实施例的发动机缸套拆卸工具如图1 一 5所示,包括拉缸底板1、拉杆2、缸面支撑架3、盖板4、拉杆螺母5和推力球轴承6;所述拉缸底板1的中部开设有方形的拉杆孔11, 所述拉杆2的底端设置有方头21,所述拉缸底板1、拉杆孔11和方头21均为长度大于宽度的结构,所述方头21嵌入所述拉杆孔11后卡接于所述拉杆底板1的下底面12 ;所述盖板4 用螺栓7固定于所述缸面支撑架3,所述缸面支撑架3和盖板4套在所述拉杆2 ;所述推力球轴承6安装于拉杆2,并位于所述缸面支撑架3和盖板4之间;所述拉杆2的顶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拉杆螺母5螺纹配合于所述拉杆2的外螺纹,所述拉杆螺母5的底端抵接于所述推力球轴承6的上端面。所述拉缸底板1的上底面13的长度方向的两端设置有对称的多级阶梯14。所述拉缸底板1的下底面12开设有能够容纳所述拉杆2的方头21的方槽15,所述方槽15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拉杆孔11的长度方向。所述拉杆底板1和缸面支撑架3为轴对称结构。所述拉杆螺母5的上端圆柱面的外轮廓直径大于下端圆柱面的外轮廓直径。所述缸面支撑架3中部有凸起的圆台31,该圆台31内有沉坑32,所述推力球轴承 6设置在所述沉坑32内,所述盖板4中部有通孔,拉杆螺母5的下端穿过该通孔抵接于所述推力球轴承6的上端面。所述缸面支撑架3的外圈设置有柱面架33,所述柱面架33的内径大于发动机缸套的外径。所述盖板4安装于所述圆台31。所述推力球轴承6的上端面与盖板4的底面留有间隙。所述拉缸底板1是经过调制处理后的45钢加工成的拉缸底板1,所述拉杆2是经过调制处理后的45钢加工成的拉杆2,所述缸面支撑架3是经过调制处理后的45钢加工成的缸面支撑架3。本专利技术的设计原理缸套8嵌套在发动机机体9内,在缸套8的外圆上还设置有三道0型密封圈10,缸套8 与发动机机体9为紧配合。1、拉缸底板1是由经调质处理后的45钢加工而成,调质的目的是位了增加其强度 (由于在使用过程中其上受力较大),且加工成多级的阶梯14,可用于不同缸径的缸套8的拆卸。在拉缸底板1的下底面12加工有方槽15 (如图2),用于在使用中抵住拉杆2的方头 21,防止拉杆2随同拉杆螺母5旋转;拉缸底板1的中部加工有供方杆2通过的拉杆孔11。2、拉杆2也是由经调质处理后的45钢加工而成,其一端加工成长方形的方头21, 使用时方头21装配在拉缸底板1的方槽15里,另一端加工出外螺纹。3、缸面支撑架3是由经调质处理后的45钢加工而成,其主要作用是使用时放置于发动机机体9的缸盖面上支撑拉杆2。在缸面支撑架3上端面加工出沉坑32,用于装配推力球轴承6。使用推力球轴承6避免了在旋转拉杆螺母5时因拉杆螺母5和缸面支撑架3 上端面直接接触而产生较大的摩擦力。4、盖板4用于装配在缸面支撑架3上,其作用是挡住装在缸面支撑架3孔里的推力球轴承6,防止其掉出来。5、拉杆螺母5用于装配在拉杆2上,通过旋转拉杆螺母5就可以将缸套8拉出发动机机体9的缸套孔。本专利技术的装配将推力球轴承6装进缸面支撑架3的沉坑32内,盖上盖板4,并用螺栓7压紧盖板4。 推力球轴承6上端面和盖板4底面有一定的间隙,保证推力球轴承6能灵活转动。本专利技术拆卸缸套8的工作过程①通过缸套孔,将拉缸底板1倾斜(因拉缸底板1的最大直径大于缸套8的内径,只有倾斜后才能放进去,如图3)放进缸套孔下方,将拉杆2的方头21顺着拉缸底板1的中部的拉杆孔11的方向穿过拉杆孔11后,将拉杆2旋转90°,使拉杆2的方头21卡在拉缸底板 1的方槽15里,防止在使用过程中旋拉杆螺母5时拉杆2跟着一起旋转,再将拉缸底板1的阶梯14靠在缸套8的下端面。②将拉杆2的上端穿过拉缸底板1上推力球轴承6的内孔,将拉缸底板1放置于发动机机体9的缸盖面上,同时将拉杆螺母5旋套在拉杆2上端的外螺纹,并拧紧拉杆螺母 5,使拉杆螺母5下端面紧靠推力球轴承6的上端面,拉紧拉缸底板1,最后用扳手通过均勻旋转拉杆螺母5将缸套8拉出发动机机体9的缸套孔。如图5,拉杆2将拉缸底板1拉至靠近缸面支撑架3的内壁时,即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坚刘克君谢勇儒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力宇燃气动力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