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湖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去除提钒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593185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21 11: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去除提钒废水中重金属的离子交换方法。该方法是采用两种不同类型的大孔型离子螯合树脂联合吸附废水中的钒、铬及其他重金属离子,然后通过投加化学药剂使树脂解吸再生重复使用,树脂再生率可达95%以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废水沉淀、树脂吸附、解析与再生等步骤。该工艺具有运行周期长、再生工艺简单、再生废液量小、处理效果好等特点。其特征在于,先采用D706树脂作为吸附介质吸附废水中的钒、铬重金属离子,然后采用D708树脂吸附废水中的其他重金属离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离子交换处理提钒废水中重金属的清洁工艺,具体地说是采用两种不同的树脂联合吸附提钒废水中的钒、铬及其他重金属离子。
技术介绍
钒是重要的钢铁工业和化工行业的原料之一,广泛用于冶金、化工等行业,是我国重要的化工产品。生产V2O5的废水中含有一定浓度的V5+、Cr6+、Cd2+、As2+、Pb2+、Hg+,其对人体和水生动植物具有严重的毒害作用,且在环境中难以降解,是危害极大的污染源。钒的最高氧化态为V5+,由于钒(V5+)具有较大的电荷半径比,所以在水溶液中,钒以含氧酸根(V03_、 VO43O等多种聚集状态存在,钒酸盐在溶液中的存在形式取决于溶液的酸度,在酸度较低的情况下,钒主要以V03_的形式存在。综上所述,沉钒废水中的重金属元素V5+和Cr6+绝大部分都以阴离子状态(V03_、Cr2O72O存在,而其他大部分重金属在低酸度下以正离子形式存在,因此,采用阴、阳两种离子交换树脂净化含钒、铬及其他金属离子的废水是可行的。离子交换树脂一种高分子量、不溶性、带可解离基团的多聚物,是最常见的离子交换剂,常用做离子交换层析介质。在树脂的结构上有很多活性基团,具有较强的反应活性。 通常,将离子交换树脂制成球形,利用树脂的离子交换作用,来交换废水中的离子化的溶质,多用在回收和处理重金属的废水中。大孔型树脂是在聚合反应时加入致孔剂,形成多孔海绵状构造的骨架,再导入交换基团制成。其内部的孔隙又多又大,表面积很大,活性中心多,离子扩散速度快,使用时的作用快、效率高,所需处理时间缩短,且耐溶胀,不易碎裂,耐氧化,耐磨损,耐热及温度变化,对有机大分子物质较易吸附和交换,因而抗污染力强,并较容易再生。大孔离子交换树脂的这些特性和优点决定了它作为一种继传统工艺后新型的废水处理方法,其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常见提钒废水中金属离子的处理方法有许多,传统的方法有硫酸亚铁-石灰法, 该方法虽然处理水量大、设备简单,但废渣量多、处理效果不好;使用活性炭吸附法虽然处理效果较好,但设备造价昂贵且不易再生。本专利技术采用大孔型离子交换树脂D706和D708 串联吸附,阴离子树脂D706可以有效的回收浸矿废水中的钒、铬,阳离子交换树脂D708除去废水中其他的重金属离子,其能耗低,工艺操作简单,能达到提钒尾液的有效处理,同时吸附过程中的树脂再生后基本上能够循环利用,有效节约了处理成本,具有工艺简单、处理效果好、维护方便、不产生二次污染等优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已有技术的相关弱点,提供一种提钒废水中重金属的处理方法,实现金属资源的回收利用和重金属的达标排放。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其方法步骤为1)将浸钒出水于沉淀池内静置 8 12h,待粗渣沉降;2)在室温条件下,调节提钒废水溶液pH为4. O 6. 0,采用D706树脂作为吸附介质对提钒废水中的钒、铬离子进行吸附处理,得到吸附后的D706树脂和吸附后尾液;3)待吸附后液的钒、铬离子浓度低于O. lmg/L,出水进行下步处理将废水通入D708 树脂继续进行吸附其他的重金属离子,吸附后得到D708树脂和吸附后尾液,使尾液的金属离子浓度达到国家规定的相关企业的排放标准;4)树脂解析。在吸附完成后的两种树脂, 通过投加不同的药剂使其解吸。向吸附饱和的D706树脂投加工业用盐NaCl,投加量以水中钒离子浓度为准,控制钒钠投加比2 : 5 I : 3,并机械搅拌2 4h,同时把吸附饱和的 D708树脂浸泡在4% 6%浓度的NaOH溶液中,浸泡时间为30 90min,并用机械搅拌,控制搅拌速率50 100r/min,得到解析后的D706和D708树脂,解析液回流使解析完全;5) 树脂再生。解析后的D706和D708树脂,用清水冲洗数次后用3 4%浓度的H2S04溶液再生30 90min,再用水冲洗至pH值为中性后返回吸附,再生效率可达95%以上。本专利技术相比传统方法具有以下优势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提钒废水处理的技术难题,通过两种离子交换树脂相互串联,由大孔型阴离子交换树脂D706吸附浸矿水中的金属钒和铬,阳离子树脂D708吸附其他金属杂质,净化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克服了传统石灰法工艺精度不高的缺陷;其次投加少量的化学药剂使树脂再生并重复使用,避免产生二次污染和资源浪费,经过上述步骤以达到重金属去除的目的。可见,本专利技术的工艺采用了离子交换的方法,同时吸附后的树脂经过再生可再次投入使用。该方法操作简单方便,反应快速,又能充分回收了金属资源,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附图说明图I是提钒废水中重金属处理的工艺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通过实施实例进行说明湖南某提钒厂实际水样中,主要重金属离子的浓度见表I,该提钒废水呈弱碱性,PH值为6 9,废水中第一类污染物的V5+、Cr6+、Cd2+、As2+、Cu2+ 含量较高,远远高于《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第一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具体指标见表2。权利要求1.一种去除提钒废水中重金属的离子交换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两种不同类型的大孔型离子螯合树脂D706和D708作为吸附介质吸附废水中的钒、铬及其他重金属离子。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去除提钒废水中重金属的离子交换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a.经初步沉淀后的提钒废水,调节其pH为4.O 6. 0,以D706树脂为吸附介质对废水中的钒、铬离子进行吸附处理,得到吸附后的D706树脂和吸附后尾液;b.待吸附后液的钒、铬离子浓度低于O.lmg/L,将废水通过D708树脂以吸附其他的重金属离子,吸附后得到D708树脂和吸附后尾液,使尾液的金属离子浓度达到国家规定的相关企业的排放标准;c.树脂解析与再生。向吸附饱和的D706树脂投加工业用盐NaCl,投加量以水中I凡尚子浓度为准,控制钒钠投加比2 : 5 I : 3,并机械搅拌2 4h,同时把吸附饱和的D708 树脂浸泡在4% 6%浓度的NaOH溶液中,浸泡时间为30 90min,并机械搅拌,控制搅拌速率50 100r/min,得到解析后的D706和D708树脂,解析液回流使解析完全;解析后的 D706和D708树脂,用清水冲洗数次后用3 4%浓度的H2S04溶液再生30 90min,再用水冲洗至PH值为中性后返回吸附,再生效率可达95%以上。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去除提钒废水中重金属的离子交换方法,其特征在于, D706为大孔型阴离子螯合树脂,D708为大孔型阳离子螯合树脂,其粒径均为20目左右,两种树脂使用前需经过预处理和转型。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去除提钒废水中重金属的离子交换方法,其特征在于, 两种树脂预处理包括去离子水浸泡、NaOH液碱洗及HCI液酸洗;最后D706树脂用NaOH溶液转为OH型,D708树脂用盐酸溶液转为H型。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去除提钒废水中重金属的离子交换方法。该方法是采用两种不同类型的大孔型离子螯合树脂联合吸附废水中的钒、铬及其他重金属离子,然后通过投加化学药剂使树脂解吸再生重复使用,树脂再生率可达95%以上。本专利技术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废水沉淀、树脂吸附、解析与再生等步骤。该工艺具有运行周期长、再生工艺简单、再生废液量小、处理效果好等特点。其特征在于,先采用D706树脂作为吸附介质吸附废水中的钒、铬重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春平罗圣熙何慧军曾光明骆其超罗锺兵郭俊元李长玲谢更新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