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承套圈车床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585928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20 07: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轴承套圈车床夹具,包括动力卡盘(5′)、卡盘移动爪(4′)、T形块(2′)、更换爪(1′)及夹持爪(3′),所述夹持爪(3′)置于更换爪的凹槽内,更换爪设置在T形块上,T形块设置在卡盘移动爪的T形槽内,卡盘移动爪120°均布在动力卡盘凹槽内,且三个卡盘移动爪能够同步沿动力卡盘径向滑动,夹持或松开工件(6′);还包括设置在更换爪与T形块之间的转轴(12′),所述转轴中部设有凸起柱体,所述更换爪上设有对应与此凸起柱体的孔,更换爪通过孔套入转轴凸起柱体,置于转轴上,绕转轴转动;该夹具在使用中能够使夹持爪实现调心功能,从而使工件夹持面等分。(*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床夹具
,具体涉及ー种轴承套圈车床夹具。背景技木公知的,轴承套圈加工中所使用的车床,为了适应多种规格エ件及保证加工エ件的质量,对车加工过程中使用的夹具提出了很高要求;目前常用的夹具为调心硬爪夹具。在图I中所示的调心硬爪夹具通过螺钉7将更换爪I与T形滑块2夹紧于动カ卡盘5的移动爪4上;夹持爪3置于更换爪I的弓形槽内,两者相互滑动构成调心;三组上述联接均布于动カ卡盘5的移动爪4上,移动爪4径向移动带动三个夹持爪3将エ件6夹紧、 松开;定位销8以过盈连接形式楔进更换爪I的两个定位孔中,装紧完毕后,可以进行车削以保证三组定位销端面在同一平面内,与产品エ件端面接触定位エ件;适当调整三个更换爪1,可控制エ件6的内圆跳动在允许范围内。图2所示为夹紧部分结构图,夹具的特点或缺陷在于1、可自动调心,上エ序的形状缺陷不复映;2、夹持的エ件6的包容面实际不可等分,导致轻、特轻、超轻型轴承套圈类薄壁件变形大,导致所车エ件圆度超差;3、其内部零件形状复杂,致使夹具制造难度大、费用高;4、由于动カ卡盘5的移动爪4与更换爪I的联接齿条的牙距最小I. 5mm,使得夹具调整最小步距为I. 5mm,当エ件外圆跳动要求小于I. 5mm时则难以满足要求。综上所述,现行的夹具不能较好的满足既可调心,又能使エ件的夹持包容面严格等分的要求,尤其不能按要求加工壁厚系数“D/d”在I. 14 I. 07之间的薄壁件。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ー种轴承套圈车床夹具,该夹具在使用中能够使夹持爪实现调心功能,从而使エ件夹持面等分。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创造采用如下技术方案ー种轴承套圈车床夹具,包括动カ卡盘、卡盘移动爪、T形块、更换爪及夹持爪,所述夹持爪置于更换爪的凹槽内,更换爪设置在T形块上,T形块设置在卡盘移动爪的T形槽内,卡盘移动爪120°均布在动カ卡盘凹槽内,且三个卡盘移动爪能够同步沿动カ卡盘径向滑动,夹持或松开エ件;还包括设置在更换爪与T形块之间的转轴,所述转轴中部设有凸起柱体,所述更换爪上设有对应与此凸起柱体的孔,更换爪通过孔套入转轴凸起柱体,置于转轴上,实现绕转轴作设定角度的转动。为更好的实施本专利技术创造,所述转轴设置为扁平的长方体,转轴两端设有孔,靠近动カ卡盘轴心的孔通过螺钉将转轴、T形块夹紧于卡盘移动爪上,远离动力卡盘轴心的孔通过限摆螺柱将转轴、T形块夹紧于卡盘移动爪上。为更好的实施本专利技术创造,所述更换爪设置为扇形,扇形中部靠近外弧边缘处设有孔,扇形靠近两径向外缘处对称设有凹槽,夹持爪通过螺钉置于更换爪的凹槽内。为更好的实施本专利技术创造,所述更换爪底面、外弧边缘中部开有凹槽,限摆螺柱置于此凹槽内,凹槽两边界限定更换爪的摆动范围。为更好的实施本专利技术创造,所述更换爪底面、内弧边缘中部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内设有紧定螺钉。为更好的实施本专利技术创造,所述转轴凸起柱体上开有环形凹槽,所述紧定螺钉端部位于环形凹槽内,凹槽的上下边界限定更换爪的轴向窜动。为更好的实施本专利技术创造,在夹具松开状态下,夹持爪与エ件之间应满足夹持爪定位面宽度W大于等于(2H)/5,小于H+e ;其中,H为エ件的厚度,e为エ件与夹持面的间隙。由于采用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创造具有如下有益效果I、该夹具可实现调心,夹持包容面又严格等分,用它夹持所加工的产品形状好。2、夹持爪在一个档次内,可以夹持本档次最小圆至最大圆套圈锻件,为易损件;但磨损后可量其尺寸进行车制实现了重复使用,降低了使用成本。且更换时只需拆卸紧固螺钉即可,更换方便。3、夹具既可调心,又可自车圆,其使用精度高,可推动锻件留量合理減少,进而刀具、动力、设备损耗减少,使企业成本降低。4、该车床夹具结构简单、紧凑,便于调整、操作,制造成本低。附图说明图I为现有轴承套圈车床夹具的结构不意图;图2为现有轴承套圈车床夹具夹紧部分的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创造轴承套圈车床夹具的结构不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创造夹具夹紧部分的结构原理图;图5为图4的A-A剖视图;图中I、更换爪;2、T形块;3、夹持爪;4、卡盘移动爪;5、动力卡盘;6、エ件;7、螺钉;8、 定位销;9、销钉;10、弹黃;11、锁键;I'更换爪;2'、!'形块;3'、夹持爪;4'、卡盘移动爪;5'、动カ卡盘;6'、エ 件;7'、螺钉;12'、转轴;13'、限摆螺柱;14'、紧定螺钉;15'、螺钉。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创造进一步说明结合图3,螺钉15'和限摆螺柱13'分别穿过扁平型长方体转轴12'两端孔将T 形滑块2'与转轴12'夹紧于卡盘移动爪4'上;转轴12'中部设有凸起柱体,且凸起柱体上设有环形凹槽;扇形更换爪I'中部靠近外弧边缘处设有对应与此凸起柱体的孔,更换爪I'通过孔套入转轴12'凸起柱体,置于转轴12'上,实现绕转轴转动,起自动调心作用。更换爪I'靠近两径向外缘处对称设有凹槽,夹持爪3'通过螺钉7'置于更换爪r 的凹槽内。其中,更换爪r底面、外弧边缘中部开有凹槽,限摆螺柱13'端部置于此凹槽内,凹槽两边界限定更换爪I'的摆动范围,即更换爪I'只能作设定角度的摆动。更换爪I'底面、内弧边缘中部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内设有紧定螺钉14',紧定螺钉14'端部位于转轴12'凸起柱体上的环形凹槽内,凹槽的上下边界限定更换爪I'的轴向窜动。如上联结,三组卡盘移动爪及其上连接部件120°均布在动カ卡盘5'凹槽内,通过卡盘移动爪4'的同向径向滑动将エ件夹紧、松开。结合图4,本夹具实现自动调心的原理如下夹持包容面严格等分(60° X6),夹持面、定位面在机床上自车形成。本夹具三个转轴12' (a、b、c)以正三角形Aabc布局; 套圈内径与夹持爪接触。以a点更换爪I'为例,当其中一夹持爪3'先接触,更换爪I'便绕转轴12'转动,直至另ー夹持爪3'也接触,且两爪受カ大小ー样为止。反之,亦然。最后,当此夹具完成夹持时,三组六根夹持爪均与套圈内径接触,且夹持圆由△ abc所決定。夹具的调心量根据套圈的内径加工质量情况设定,调心量决定更换爪的摆动量, 摆动量由更换爪上的沉孔直径D与限位螺柱直径d之间的间隙決定。在满足调心量要求的前提下,限制更换爪的摆动,有利于エ件的夹持操作。如图5所示在夹具松开状态下,夹持爪3'与エ件6'之间应满足夹持爪3'定位面宽度W大于等于(2H)/5,小于H+e ;其中,H为エ件的厚度,e为エ件与夹持面的间隙。权利要求1.ー种轴承套圈车床夹具,包括动カ卡盘(5')、卡盘移动爪(4' )、T形块(2')、更换爪(I')及夹持爪(3'),所述夹持爪(3')置于更换爪(I')的凹槽内,更换爪(I') 设置在T形块(2')上,T形块(2')设置在卡盘移动爪(4')的T形槽内,卡盘移动爪 (4' ) 120°均布在动カ卡盘(5')凹槽内,且三个卡盘移动爪(4')能够同步沿动カ卡盘(5')径向滑动,夹持或松开エ件(6');其特征是还包括设置在更换爪(r )与T 形块(2')之间的转轴(12'),所述转轴(12')中部设有凸起柱体,所述更换爪(I') 上设有对应与此凸起柱体的孔,更换爪(I')通过孔套入转轴(12')凸起柱体,置于转轴 (12')上,绕转轴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净卫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市洛凌轴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