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骑型车辆的燃料罐支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581594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9 12: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跨骑型车辆的燃料罐支承结构,能够增大燃料罐的容量。跨骑型车辆的燃料罐支承结构具备:对包含前轮的转向系统进行轴支承的头管;从所述头管向后下方延伸的主架;从所述主架的下部向后方大致水平延伸的左右一对下架(32、32);在所述主架的后方且配置在下架(32、32)之间的燃料罐(24);配置在燃料罐(24)的上方的踏板底板(47),其中,具有配置在踏板底板(47)的下方且支承踏板底板(47)的底板架(37、37),底板架(37、37)在比下架(32、32)靠外侧配置左右一对,燃料罐(24)被支承于底板架(37、37),下架(32、32)配置成其下缘(32B)在侧视下沿着燃料罐(24)的下表面(78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跨骑型车辆的燃料罐支承结构
技术介绍
以往,在跨骑型车辆中,已知有一种燃料罐支承结构,具备从头管向后下方延伸的主架和从主架的下部向后方大致水平地延伸的左右一对下架,在这左右一对下架之间配置燃料罐,且将燃料罐固定于下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专利文献I日本特开2002-331979号公报然而,为了确保燃料罐的容量,而优选将燃料罐沿着左右方向(车宽方向)延伸。 可是,在上述以往的跨骑型车辆中,由于下架位于燃料罐的左右侧方,因此存在难以将燃料罐以比左右的下架间的宽度向外侧突出的方式配置这样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的情况而作出,其目的是在跨骑型车辆的燃料罐支承结构中,能够将燃料罐沿着左右方向延伸而增大燃料罐的容量。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跨骑型车辆的燃料罐支承结构,具备对包含前轮(14)的转向系统进行轴支承的头管(12);从所述头管(12)向后下方延伸的主架(30);从所述主架(30)的下部向后方大致水平地延伸的左右一对下架(32、32);在所述主架(30)的后方且配置在左右一对所述下架(32、32)之间的燃料罐(24);供驾驶员放脚,且在所述燃料罐(24)的上方配置的底板(47),所述跨骑型车辆的燃料罐支承结构的特征在于,具有配置在所述底板(47)的下方且支承所述底板(47)的底板架(37、37),所述底板架 (37,37)在比所述下架(32、32)靠外侧配置左右一对,所述燃料罐(24)被支承于所述底板架(37、37),所述下架(32、32)配置成其下缘(32B)在侧视下沿着所述燃料罐(24)的下表面(78A)。根据该结构,在左右一对下架之间配置燃料罐,在底板的下方配置的底板架在比下架靠外侧配置左右一对,燃料罐被支承于底板架,下架以下缘沿着燃料罐的下表面的方式配置,因此能够将燃料罐沿左右向比下架靠外侧的底板架侧延伸且延伸至下架的下缘, 从而能够增大燃料罐的容量。而且,能够利用下架的下缘来保护燃料罐的下表面,无需加强燃料罐的下表面,因此能够使燃料罐的形状简单。另外,在上述结构中,可以是从所述底板架(37、37)向下方延伸有罐撑条(66),利用所述罐撑条¢6)来支承所述燃料罐(24),所述底板架(37、37)的上缘(37E)在侧视下位于比燃料泵(70)靠上方,该燃料泵(70)安装在所述燃料罐(24)的上表面。这种情况下,底板架的上缘位于比安装在燃料罐上表面的燃料泵靠上方,因此容易保持底板架与底板的距离。另外,在所述燃料泵(70)的上方且在左右底板架(37、37)之间架设有横梁(79)。这种情况下,通过在燃料泵的上方且架设在左右的底板架之间的横梁而容易保持燃料泵与底板的距离。此外,可以是所述燃料罐(24)具备燃料泵(70),所述下架(32、32)向下方呈凸状 地弯曲,以使其下缘(32B)在侧视下的所述燃料泵(70)附近的位置上成为最下点(32A)。这种情况下,下架在侧视下向下方呈凸状地弯曲,以在燃料泵附近的位置处成为 最下点,因此能够利用下架来保护燃料泵。其结果是,能够使燃料泵为简单的结构。另外,可以是设有从所述下架(32、32)的后端部向后上方延伸的后架(33、33),所 述底板架(37、37)中,其前端部(37A)被支承于所述主架(30),其后端部(37D)被支承于所 述后架(33,33) 0这种情况下,底板架中,其前端部被支承于主架,其后端部被支承于从下架的后端 部向后上方延伸的后架,从而能够利用后架来支承底板架。另外,可以是所述底板架(37、37)的所述后端部(37D)由后座席用踏板托架(38、 38)支承,该后座席用踏板托架(38、38)以从所述后架(33、33)沿着车宽方向突出的方式设置。这种情况下,底板架的后端部由从后架沿着车宽方向突出设置的后座席用踏板托 架支承,能够容易将底板架配置在车宽方向外侧,能够以简单的结构来增大燃料罐的容量。专利技术效果在本专利技术的跨骑型车辆的燃料罐支承结构中,在左右一对下架之间配置燃料罐, 在底板的下方配置的底板架在比下架靠外侧配置左右一对,燃料罐被支承于底板架,下架 以下缘沿着燃料罐的下表面的方式配置,因此能够将燃料罐沿左右向比下架靠外侧的底板 架侧延伸且延伸至下架的下缘,从而能够增大燃料罐的容量。而且,能够利用下架的下缘来 保护燃料罐的下表面,无需加强燃料罐的下表面,因此能够使燃料罐的形状简单。另外,能够良好地确保底板架与底板的距离。另外,通过在燃料泵的上方且架设在左右的底板架之间的横梁而能够良好地确保 燃料泵与底板的距离。而且,能够利用下架的最下点来保护燃料泵,因此能够使燃料泵为简单的结构。另外,能够利用后架来支承底板架。另外,底板架的后端部由从后架沿着车宽方向突出设置的后座席用踏板托架支 承,因此能够容易将底板架配置在车宽方向外侧,能够以简单的结构来增大燃料罐的容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机动二轮车的左侧视图。图2是车架的立体图。图3是车架的左侧视图。图4是从上方观察车架而得到的俯视图。图5是从前方观察主架与前横架的连接部所得到的主视图。图6是表示在收纳空间中收容有燃料罐的状态的左侧视图。图7是图6中的VII-VII剖视图。图8是从上方观察在收纳空间中收容有燃料罐的状态的俯视图。图9是从下方观察在收纳空间中收容有燃料罐的状态的俯视图。符号说明10机动二轮车(跨骑型车辆)12头管14前轮24燃料罐30主架32,32下架32A最下点部(最下点)32B下缘33、33后架37、37底板架37A前侧连接部(前端部)37D后部连接部(后端部)37E上缘38、38后座席用踏板托架47踏板底板(底板)66罐撑条70燃料泵78A下表面79横梁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机动二轮车。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的说明中,上下、前后、左右的方向是指车辆的驾驶员所观察的方向。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机动二轮车的左侧视图。机动二轮车10 (跨骑型车辆)是一种小型摩托车类型的跨骑型车辆,主要包括车架11 ;在车架11的前部的头管12安装的左右一对前叉13 ;在前叉13的下端安装的前轮14 ;与前叉13的上部连结的车把15 ;在车架11的前后的中间部以能够上下摆动的方式安装的动力单元16 ;在动力单元16的后部安装的后轮17 ;架设在动力单元16的后端部与车架11的后部之间的后缓冲单元18 ;在车架11的后部安装的收纳箱19 ;配置在收纳箱19的上方且供驾驶员就座的座席20 ;燃料罐24 ;覆盖车架11的树脂制的车身罩44。图2是车架11的立体图。图3是车架11的左侧视图。图4是从上方观察车架11 而得到的俯视图。如图I 图4所示,车架11具备头管12 ;从头管12的后表面向后下方延伸的I 根主架30 ;与主架30的下部连接而沿着车宽方向延伸的前横架31 ;从前横架31的左右端向后方延伸的左右一对下架32、32 ;设置在下架32、32的后部,并将左右的下架32、32连结的中心横管34 ;从中心横管34朝着后上方延伸至车辆后部的后架33、33。包含前轮14及前叉13的转向系统由转向轴(未图示)轴支承为转动自如,该转向轴由头管12轴支承。在后架33、33的后端设有将左右的后架33、33连结的后横架35。在后架33、33上且在收纳箱19的下方设有将左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清治达也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