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合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573208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5 07:33
一种用于驱动系的多重离合器装置,该驱动系具有驱动单元和随后布置的变速器,该多重离合器装置与驱动单元的驱动轴连接并且容纳在不与该驱动单元的驱动轴一起旋转的离合器罩(7)中,该多重离合器装置具有两个湿运行的摩擦片离合器(K1,K2),它们分别具有输入端的和输出端的摩擦片支架和在轴向上交替的摩擦片,该多重离合器装置还具有操纵装置,其中,该操纵装置(27)的外壳(28)支承在该离合器罩(7)上,所述摩擦片离合器中的至少一个的输入端的摩擦片支架(10)与该操纵装置的外壳通过一个支承板或支承钵(31)和一个端轴承(30)以这种方式连接,使得由该操纵装置产生的操纵力的力流通过支承板或支承钵和端轴承引回到该操纵装置的外壳上,由此呈现在该多重离合器装置内部封闭的力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驱动系的多重离合器装置、尤其复式油离合器,该驱动系具有驱动单元和后置于离合器装置的变速器,其中离合器装置与驱动单元的驱动轴直接或间接地连接,并且容纳在不与驱动单元的驱动轴一起旋转的离合器罩中,其中离合器装置具有两个摩擦片离合器和一个操纵装置,并且摩擦片离合器分别包括输入端和输出端的摩擦片支架,它们具有在轴向上交替的摩擦片。
技术介绍
由DE 102006049731已知这种复式油离合器。在这个已知的复式离合器中由操纵装置产生的操纵力通过输入端的摩擦片支架、端轴承和固定连接在离合器罩上的离合器盖支承。为此,相应结实地设计输入端的摩擦片支架、端轴承和离合器盖,其中各自的操纵力取决于要传递的转矩。因此在转矩增加时需要相应提高的操纵力和相应地设计尤其是离合器盖的厚度尺寸。通过这个离合器盖也支承ZMS的输出端和离合器的输入端。复式油离合器是杠杆操纵的。操纵装置具有旋转杠杆,它们可以电地或液压地操纵。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个上述形式的多重离合器装置,它具有改进的操纵力支承和/或改进的径向和/或轴向轴承形式和/或改进的冷却油输送形式和/或多重离合器装置零部件在加工技术上更加优化的设计。该目的按照本专利技术通过具有至少一个独立权利要求特征的多重离合器装置实现。各从属权利要求的内容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附图说明下面借助优选的实施例结合附图详细解释本专利技术。附图示出图1按照第一实施例的复式离合器的半剖面,图2在操纵按照图1的复式离合器时径向内部设置的摩擦片离合器K2的内部力流的示意图,图3按照图1和图2的复式离合器的轴承的示意图,图4按照另一实施例的复式离合器在无间隙的摩擦片支架中的半剖面,图5和6有关摩擦片支架构造的示意图,图7按照另一实施例的复式离合器的半剖面,具有内部封闭的力流并通过复式环活塞(“CSC”)操纵,图8按照另一实施例的复式离合器的半剖面,具有传动轴固定的复式油离合器, 具有在油输入管中的轴向间隙补偿,图9按照另一实施例的复式离合器的半剖面,具有轴向悬浮支承的复式油离合器,具有径向油输入管,图10按照另一实施例的复式离合器的半剖面,具有另一轴向悬浮支承的复式离合器,在这里具有柔板支承,图11按照另一实施例的复式离合器的半剖面,具有另一轴向悬浮支承的复式离合器,在这里具有柔板支承和导柱,图12按照另一实施例的复式离合器的半剖面,具有干式ZMS,图13按照另一实施例的复式离合器的半剖面,具有干式ZMS,其中去掉在外部离合器Kl的外部摩擦片支架与离合器盖之间的轴向轴承,图14按照另一实施例的复式离合器的半剖面,具有内部封闭的力流和湿运行的 ZMS和离心力摆(“FKP”),图15按照另一实施例的复式离合器的半剖面,具有内部封闭的力流和湿运行的 ZMS和离心力摆(“FKP”),其中去掉按照图14的板爪或夹爪。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示出的复式离合器1由两个径向嵌套的、湿运行的摩擦片离合器Kl和K2组成。在此离合器Kl设置在径向外部,离合器K2设置在径向内部。复式离合器1由前置于离合器1的双质量飞轮(未详细示出,下面也称为ZMS)的从动轮毂驱动。在ZMS与复式离合器1之间存在离合器盖3,它使油室4与干室5分开。离合器盖3与在驱动系中后置的变速器(未单独示出)的变速器外壳的静态密封6最好通过0形环或其它静态密封部件实现。向着复式离合器1最好通过作为动态密封部件的径向轴密封环8实现密封。ZMS的从动轮毂2通过啮合齿与离合器轮毂9抗扭转地连接。离合器轮毂9与径向嵌套的外置的离合器Kl的输入端摩擦片支架10连接。也可以选择使离合器轮毂9和输入端的摩擦片支架10构造为一体。摩擦片离合器Kl的输入端摩擦片支架10 (=外部的输入摩擦片支架10)和与其抗扭转连接的离合器轮毂9通过径向轴承16径向支承在第一变速器输入轴15(它构造为实心轴)上。输入端的摩擦片支架10包括啮合部位,在其上悬置外部的摩擦片离合器Kl的摩擦片组的输入端的摩擦片,由此抗扭转且轴向可位移地设置外部的输入端的摩擦片11。外部输入端的摩擦片11与外部从动端的摩擦片12交替地设置,其中外部输入端的摩擦片11和交替设置的外部从动端的摩擦片12共同形成离合器Kl 的摩擦片组。外部从动端的摩擦片12抗扭转且轴向可位移地与外部摩擦片离合器Kl的外部从动端摩擦片支架13连接。摩擦片离合器Kl的外部从动端摩擦片支架13包括轮毂14, 它与(未详细示出的)复式离合变速器的第一传动输入轴15连接。外部摩擦片离合器Kl的输入端摩擦片支架10通过悬置在摩擦片支架中的连接板 17与径向内置的摩擦片离合器K2的内部输入端的摩擦片支架18连接。径向内置的摩擦片离合器K2的内部输入端的摩擦片抗扭转且轴向可位移地悬置在内部的输入摩擦片支架的啮合部位。径向内置的离合器K2的这些内部输入端的摩擦片与内部输出端的摩擦片交替地设置,它们抗扭转且轴向可位移地设置在盘式离合器K2的内部从动端的摩擦片支架19 上。内部从动端的摩擦片支架19具有轮毂部位,在其上内部从动端的摩擦片支架19与第二传动输入轴20 (它构造为空心轴)连接。径向内置的盘式离合器K2的内部从动端的摩擦片支架19通过轴簧21 (并且如果由于结构需要也通过连接体22)在中间定位轴向轴承23的条件下顶压径向外置的盘式离合器Kl的外部输出端的摩擦片支架13。代替轴簧也可以使用其它弹性部件,例如蝶簧组。 径向外置的摩擦片离合器Kl的外部从动端的摩擦片支架14又在中间定位第二轴向轴承M 的条件下顶压径向外置的摩擦片离合器Kl的外部输入端的摩擦片支架10,或者顶压离合器轮毂9。径向外置的摩擦片离合器Kl的外部输入端的摩擦片支架10也在中间定位另一轴向轴承25的条件下顶压离合器盖3,它通过固定部件沈支承在变速器的外壳7上。尤其如图1所示,轴承23,24,25最好构造为轴向(滚针)轴承。这样构造连接体22,能够实现在输出端的摩擦片支架之间用于冷却油的流动路径。变速器输入轴15,20在此同轴且相互嵌套地设置,其中外部的变速器输入轴20通过端轴承38支承在外壳7中,并且内部的变速器输入轴15通过轴承支承在外部的空心轴 20中。复式离合器1还包括操纵装置27,它构造为用于两个摩擦片离合器Kl和K2的中心离合器推杆,操纵装置具有外壳观,它通过轴承框四支承在变速器的外壳7上。在此构造为复式环活塞接通杆(也称为复式CSC,其中CSC为Concentric Slave Cylinder)的操纵装置27包括两个圆环形的且相互同心设置的活塞31,32。在图1至4中示出的操纵装置27变化表示一个实施例,在其中两个圆环形活塞 31,32相互协调。因此,离合器Kl的外部活塞31的内径同时是离合器K2内部活塞的密封面。也可以选择,设想一个实施例,其中两个活塞通过圆环形短臂相互分开,密封可以在其上滑动。通过这种备选实施例可以排除由于密封对活塞31,32造成的相互影响。但是操纵装置27的上述可能的扩展结构仅仅理解为示例。因此,代替环形活塞也可以沿着圆周分布地设有其它横截面形状的和/或多个单个的活塞。同样可以设有电的或机电的推杆,代替活塞/汽缸单元。此外也可以设有机械的操纵装置、尤其杠杆操纵的装置。在此环形活塞31,32的活塞密封构造为弹性体密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J·阿诺尔德D·霍夫施泰特尔O·诺尔
申请(专利权)人: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