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形阻尼孔式发动机减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541657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3 05: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车用发动机的减振设备领域,环形阻尼孔式发动机减振器主要由骨架II、合成骨架、橡胶件、铜质圆环、上通道体、下通道体、骨架I、密封皮碗、底部骨架及上述部件所围成的密封空腔构成,所述通道体固定在所述密封空腔内,所述铜质圆环是同心的三个,并位于所述通道体内。所述通道体内的三个同心圆环作为电极,将位于中间的一个所述圆环接正极,另两个接地,三个同心圆环即形成环形阻尼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性能稳定、整体结构紧凑简单、易于安装,能有效衰减汽车发动机的低频振动。(*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环形阻尼孔式发动机减振器
本技术涉及车用发动机的减振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能实现半主动控制,并能有效衰减汽车发动机的低频振动,是利用环形阻尼孔改变阻尼来提供较大阻尼力的环形阻尼孔式发动机减振器。
技术介绍
目前采用半主动控制技术汽车发动机减振器中,大部分都是采用电流变液发动机减振器。其原理是通过改变其内部结构,一般是在其内部安装一个单孔或多孔的阻尼孔的液体通道装置,在阻尼孔两侧加上电场,从而改变在一定工况下流过阻尼孔电流变液的粘度来改变阻尼力的大小,但是目前此种减振器的阻尼孔一般都是长矩形,其缺陷是很难提供较大的阻尼力,环形阻尼孔式发动机减振器能解决这一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环形阻尼孔式发动机减振器,其阻尼孔采用环形设计,利用电流变原理,在低频大振幅情况下提供了较大的刚度及阻尼力,能有效衰减发动机的振动。本技术所采用的方案是环形阻尼孔式发动机减振器主要由骨架II、合成骨架、橡胶件、铜质圆环、上通道体、下通道体、骨架I、密封皮碗、底部骨架及上述部件所围成的密封空腔构成,所述密封空腔内具有电流变液体并形成隔振机构,所述隔振机构主要由上液室、下液室、上通道体、下通道体以及铜质圆环构成,所述通道体固定在所述密封空腔内的所述上液室与下液室之间,所述铜质圆环是同心的三个,并位于所述通道体内。将位于中间的一个所述圆环接正极,另两个接地,所述三个同心圆环即形成环形阻尼孔,通过对电极间施加不同的电场强度,可以改变上液室与下液室之间流动的液体的阻尼,从而衰减振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环形阻尼孔式发动机减振器设计合理、性能稳定、整体结构紧凑简单、易于安装; 经过仿真建模研究后已经得出该减振器在低频大振幅情况下的减振效果特别明显。附图说明下面结合本技术的图形进一步说明图1是所述环形阻尼孔式发动机减振器示意图。图中,1.骨架II,2.合成骨架,3.橡胶件,4.铜质圆环,5.上通道体,6.下通道体, 7.骨架I,8.密封皮碗,9.底部骨架。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是所述环形阻尼孔式发动机减振器示意图,主要由骨架11(1)、合成骨架⑵、橡胶件⑶、铜质圆环⑷、上通道体(5)、下通道体(6)、骨架I (7)、密封皮碗⑶、底部骨架(9)及上述部件所围成的密封空腔构成,所述密封空腔内具有电流变液体并形成隔振机构,所述隔振机构主要由上液室、下液室、上通道体、下通道体以及铜质圆环构成,所述通道体( (6)固定在所述密封空腔内的所述上液室与下液室之间,所述铜质圆环(4)是同心的三个,并位于所述通道体内。 所述通道体内的三个同心圆环作为电极,将位于中间的一个所述圆环接正极,另两个接地,三个同心圆环即形成环形阻尼孔,通过对电极间施加不同的电场强度,可以改变上液室与下液室之间流动的液体的阻尼,从而衰减振动。电流变液体由灌注电流变液体的入口铆钉处加入,密封皮碗(8)起密封作用。权利要求1. 一种环形阻尼孔式发动机减振器,主要由骨架11(1)、合成骨架O)、橡胶件(3)、铜质圆环G)、上通道体(5)、下通道体(6)、骨架I (7)、密封皮碗(8)、底部骨架(9)及上述部件所围成的密封空腔构成,其特征是所述通道体(5、6)固定在所述密封空腔内,所述铜质圆环(4)是同心的三个,并位于所述通道体内。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车用发动机的减振设备领域,环形阻尼孔式发动机减振器主要由骨架II、合成骨架、橡胶件、铜质圆环、上通道体、下通道体、骨架I、密封皮碗、底部骨架及上述部件所围成的密封空腔构成,所述通道体固定在所述密封空腔内,所述铜质圆环是同心的三个,并位于所述通道体内。所述通道体内的三个同心圆环作为电极,将位于中间的一个所述圆环接正极,另两个接地,三个同心圆环即形成环形阻尼孔。本技术设计合理、性能稳定、整体结构紧凑简单、易于安装,能有效衰减汽车发动机的低频振动。文档编号F16F9/53GK202326893SQ20112046682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9日专利技术者刘冬梅, 杨杭旭, 马广 申请人: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杭旭刘冬梅马广
申请(专利权)人: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