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热板毛细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535123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3 00:22
一种均热板毛细结构,该均热板毛细结构包括一本体及一毛细结构,该本体具有一第一板体及一第二板体,该第一板体相对盖合第二板体,并共同界定一填充有工作流体的腔室,该毛细结构设于该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的相对侧,且其分别从该第一、二板体的相对侧上朝该腔室的中央凸伸构成;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此结构的设计,从而借以达到节省工时及提升产能的效果。(*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均热板毛细结构,尤指一种具有节省工时及达到提升产生的均热板毛细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电子元件的功率与效能日益提升,连带地在操作时也产生更多的热量;倘若这些热量未能及时散逸出去而累积于该电子元件的内部,将会导致该电子元件的温度升高且影响其效能,甚至严重者将导致该电子元件故障损坏。所以业界为了有效解决电子元件散热的问题,便陆续提出具有导热效能较佳的均热板,以有效解决现阶段的散热问题。而公知均热板包括腔室及毛细结构,该腔室内填充有工作流体,且该毛细结构选择烧结、金属网及纤维其中任一方式设置在该腔室内或内壁上,并该均热板的一侧(即蒸发区)贴设在一发热元件(如中央处理器、绘图晶片、南北桥晶片、通讯晶片)上吸附该发热元件产生的热量,使液态的工作流体于均热板的蒸发区产生蒸发转换为汽态,将热量传导至该均热板的另一侧上(即冷凝区),令该汽态的工作流体于该冷凝区受冷却后冷凝为液态,该液态的工作流体再通过重力或毛细结构回流至蒸发区继续汽液循环,以有效达到均温散热效果。虽公知均热板可达到均温的效果,但却延伸出另一问题,因为均热板其内的毛细结构于制造上通过如烧结方式附着在该腔室内壁上,并非一体成型在该腔室内壁上,所以使均热板容易受到外在因素(如碰撞、挤压等变形)的影响,导致均热板其内的毛细结构容易脱落,进而造成工作流体无法流动,相对势必的影响整体导热效率。此外,由于公知均热板于制造过程中,因需通过复杂的制程,如烧结、金属网或纤维等方式,来将毛细结构形成在该腔室内,故使得制造步骤繁杂,进而导致耗费工时及产能降低。以上所述,公知具有下列缺点1.耗费工时;2.产能降低;3.制程繁杂。因此,要如何解决上述公用的问题与缺失,即为本案的创作人与从事此行业的相关厂商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为有效解决上述的问题,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节省工时的均热板毛细结构。本技术的次要目的,系提供一种具有达到提升产能的均热板毛细结构。本技术的次要目的,系提供一种具有节省工时的均热板毛细结构成型方法。本技术的次要目的,系提供一种具有达到提升产能的均热板毛细结构成型方法。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系一种均热板毛细结构,系包括一本体及一毛细结构,该本体具有一第一板体及一相对该第一板体的第二板体,该第一、二板体共同界定一腔室,该腔室内填充有一工作流体,该毛细结构系设于该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的相对侧,且其分别从该第一、二板体的相对侧上朝该腔室的中央凸伸构成;通过该毛细结构一体成型在该第一、二板体上,借以达到节省工时及提升产能的效果。本技术另提供一种均热板毛细结构成型方法,首先提供一第一板体及一第二板体,并于该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的相对侧上施以机械加工形成有一毛细结构,然后将该第一板体相对盖合该第二板体,并同时对该第一、二板体共同界定的一腔室内进行抽真空与填入工作流体及封闭作业;所以通过本技术此方法的设计,从而使有效简化制程步骤,进而有效提升产能及节省工时的效果。具体而言,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均热板毛细结构,包括一本体,其具有一第一板体及一第二板体,该第一板体相对该第二板体,并共同界定一腔室,该腔室内填充有一工作流体;及一毛细结构,设于该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的相对侧,且其分别从该第一、二板体的相对侧上朝该腔室的中央凸伸构成。优选的是,所述的均热板毛细结构,还包含至少一支撑结构,该支撑结构选择设置于该第一板体或第二板体上形成有前述毛细结构的一侧。优选的是,所述的均热板毛细结构,还包含多个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设置于该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上形成有前述毛细结构的一侧。优选的是,所述的均热板毛细结构,该第一板体外侧设有一散热鳍片组,该散热鳍片组具有多个散热鳍片,所述散热鳍片从该第一板体外侧向外延伸构成。优选的是,所述的均热板毛细结构,该毛细结构是一体成型在该第一、二板体的相对侧上。优选的是,所述的均热板毛细结构,该毛细结构是选择为沟槽、粗糙面及网格体其中任一。本技术相较于公知具有下列的优点1.具有节省工时;2.具有提升产能的效果3.具有增强本体及防止变形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系本技术的均热板毛细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2系本技术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图3系本技术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图4系本技术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图5A系本技术的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图5B系本技术的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另一分解示意图;图6A系本技术的第四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图6B系本技术的第四较佳实施例的另一分解示意图;图7系本技术的第五较佳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图8系本技术的第六较佳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图9系本技术的第七较佳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本体…1第一板体...11第二板体...12腔室·· · 14毛细结构...15支撑结构· · · 17散热鳍片组...2散热鳍片...2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上述目的及其结构与功能上的特性,将依据所附图式的较佳实施例予以说明。本技术系一种均热板毛细结构及其成型方法,请参阅第图1、图2、图3系显示本技术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组合及分解立体示意图;该均热板毛细结构系包括一本体1及一毛细结构15,该本体1具有一第一板体11及一第二板体12,该第一板体11系相对盖合该第二板体12,并共同界定一腔室14,该腔室14内填充有一工作流体,前述工作流体系选择为纯水、无机化合物、醇类、酮类、液态金属、冷煤及有机化合物其中任一。前述第二板体12的外侧(即蒸发区)系贴设在相对的一发热元件(如中央处理器、绘图晶片、南北桥晶片、通讯晶片等;图中未示)上,其用以吸附该发热元件产生的热量,使该第二板体12内侧其上液态的工作流体吸收前述热量而产生蒸发,以转换为汽态的工作流体,等到该汽态的工作流体到该第一板体11上(即冷凝区),令汽态的工作流体于该冷凝区受冷却后冷凝为液态的工作流体,该液态的工作流体便通过重力或毛细结构15回流至蒸发区继续汽液循环,以有效达到绝佳的均温散热效果。续参阅图2、图3,前述毛细结构15系设于该第一板体11与第二板体12的相对侧,且其分别从该第一、二板体11、12的相对侧上朝该腔室14的中央凸伸构成,换言之,即该毛细结构15系一体成型在该第一、二板体11、12的相对侧上。并于该本较佳实施的前述毛细结构15系选择为粗糙面(如图2)做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亦可为如图3的沟槽,或网格体。故通过本技术的毛细结构15系一体成型在该第一、二板体11、12的相对侧上的设计,使得有效避免毛细结构15脱落,相对的品质及导热效果更可达到稳定,进而更可节省工时的效果者。请参阅图4示,系显示本技术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立体示意图;该较佳实施例的结构及连结关系其及功效大致与前述第一较佳实施例相同,故在此不重新赘述,两者差异处在于前述第一板体11外侧上设有一散热鳍片组2,该散热鳍片组2具有多个散热鳍片21,所述散热鳍片21系从该第一板体11外侧向外延伸构成,其用以加速冷却该汽态的工作流体转换为液态的工作流体。请参阅图5A示,系显示本技术的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立体示意图;该较佳实施例的结构及连结关系其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蓬
申请(专利权)人: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