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530434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2 17:49
一种气体传感器(1),具有:传感器元件(4),检测被测定气体中的特定气体浓度;绝缘子(3),在内侧保持金属端子(31);壳体(5),在内侧插通保持传感器元件(4);第一基端侧盖(21),覆盖绝缘子(3);以及第二基端侧盖(22),铆接固定在第一基端侧盖(21)上。第一基端侧盖(21)和第二基端侧盖(22)形成有在相互直接接触了的状态下被铆接的铆接部(23)。在铆接部(23)的内侧配置有绝缘子(3)。通过从第一基端侧盖(21)的外周面突出的外方突起部(211)和第二基端侧盖(22)的内周面的压焊来形成铆接部(2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体传感器,用于对被测定气体中的特定气体的浓度进行检测。
技术介绍
一直以来,在汽车的内燃机等的排气系统中,配设有对废气中的氧气、氮氧化物等特定气体的浓度进行测定的气体传感器。例如,如图14所示,气体传感器91具有传感器元件92,对被测定气体中的特定气体浓度进行检测;和壳体93,将传感器元件92向内侧插通而保持。在该壳体93的基端侧设置有绝缘子94 ;和金属端子922,保持在该绝缘子94内,并且相对于配设在传感器元件92的基端部的端子电极921电连接。此外,在壳体93的基端侧,以覆盖绝缘子94的方式设置有金属制的第一基端侧盖95,在该第一基端侧盖95的外侧隔着过滤器98设置有金属制的第二基端侧盖96。第一基端侧盖95和第二基端侧盖96,通过在相互直接接触了的状态下进行铆接(压焊)的金属间铆接来形成铆接部97。过滤器98能够在阻止水分的透过的同时使大气向第一基端侧盖95的内侧透过(例如参照日本特开平11-7M61号公报)。但是,以往的气体传感器91存在如下的问题。在气体传感器91中,铆接部97设置在绝缘子94的外方。因此,在对铆接部97施加的铆接力较大的情况下,有时第一基端侧盖95及第二基端侧盖96产生变形,第一基端侧盖95与配设在其内侧的绝缘子94干涉。因此,有可能经由第一基端侧盖95向绝缘子94传递铆接力,产生绝缘子94的破裂、缺口等。另外,在日本特开2000-321236号公报记载的气体传感器中,虽然存在进行金属间铆接的铆接部,但在该铆接部的内侧未配设绝缘子。此外,在位于绝缘子外侧的铆接部,经由疏水过滤器进行铆接,所以不能够形成牢固的铆接部。因此,在需要在绝缘子的外周部分进行金属间铆接的情况下,通过日本特开2000-321236号公报记载的专利技术不能够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所述问题而进行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体传感器,能够防止组装时的绝缘子的破损。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为一种气体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具备传感器元件,对被测定气体中的特定气体浓度进行检测;绝缘子,将与该传感器元件的电极电连接的金属端子保持在内侧;壳体,将上述传感器元件插通保持在内侧;第一基端侧盖,固定在该壳体的基端侧,并且覆盖上述传感器元件的基端部及上述绝缘子;以及第二基端制盖,从该第一基端侧盖的外周侧铆接固定在该第一基端侧盖的基端部,在上述第一基端侧盖和上述第二基端侧盖被铆接固定的铆接部的内侧,配置有上述绝缘子,通过对形成在上述第一基端侧盖的基端部并向外侧突出并且其轴向长度比上述铆接部长的外方突起部和上述第二基端侧盖的内周面之间、形成在上述第二基端侧盖的基端部并向内侧突出并且其轴向长度比上述铆接部长的内方突起部和上述第一基端侧盖的外周面之间、或者上述外方突起部和上述内方突起部之间进行压焊,而形成上述铆接部。在上述气体传感器中,通过上述第一基端侧盖的上述外方突起部和上述第二基端侧盖的内周面之间、上述第二基端侧盖的上述内方突起部和上述第一基端侧盖的外周面之间、或者上述外方突起部和上述内方突起部之间的压焊,能够形成上述铆接部。由此,即使在形成基于金属间铆接的牢固的铆接部时,也能够防止从上述第一基端侧盖向上述绝缘子作用力,能够防止产生上述绝缘子的破裂、缺口。在通过上述第一基端侧盖的上述外方突起部和上述第二基端侧盖的内周面之间的压焊来形成上述铆接部的情况下,上述外方突起部陷入上述第二基端侧盖的内周面、上述第一基端侧盖的上述外方突起部被压溃地变形、或者这两种现象都产生,由此设置在上述第一基端侧盖上的上述外方突起部和上述第二基端侧盖的内周面被压焊。因此,在铆接时,能够抑制上述第一基端侧盖的上述外方突起部以外的部分的变形。此外,轴向的上述外方突起部的长度比上述铆接部的长度大。因此,能够在上述外方突起部可靠地形成上述铆接部,并能够防止发生铆接不良。此外,在通过上述第二基端侧盖的内方突起部和上述第一基端侧盖的外周面之间的压焊来形成上述铆接部的情况下,在将上述第一基端侧盖和第二基端侧盖进行铆接时,上述内方突起部陷入上述第一基端侧盖的外周面、上述第二基端侧盖的上述内方突起部被压溃地变形、或者这两种现象都产生,由此设置在上述第二基端侧盖上的上述内方突起部和上述第一基端侧盖的外周面被压焊。因此,在铆接时,能够抑制上述第二基端侧盖的上述内方突起部以外的部分的变形。此外,轴向的上述内方突起部的长度比上述铆接部的长度大。因此,能够在上述内方突起部可靠形成上述铆接部,并能够防止发生铆接不良。此外,在通过上述第一基端侧盖的上述外方突起部和上述第二基端侧盖的上述内方突起部之间的压焊来形成铆接部的情况下,上述外方突起部和上述内方突起部中的某一方陷入另一方、上述外方突起部和上述内方突起部的双方被压溃地变形、或者这些现象都产生,由此设置在上述第一基端侧盖上的上述外方突起部和设置在上述第二基端侧盖上的内方突起部被压焊。因此,通过设置在上述第一基端侧盖上的上述外方突起部及设置在上述第二基端侧盖上的上述内方突起部中的某一方或双方的变形来形成上述铆接部,能够抑制上述第一基端侧盖的上述外方突起部以外的部分的变形。此外,上述外方突起部及上述内方突起部的轴向的长度大于上述铆接部的长度。因此,能够在上述外方突起部及上述内方突起部可靠地形成上述铆接部,并能够防止发生铆接不良。如上所述,通过设置上述外方突起部及上述内方突起部中的某一方或双方,能够抑制上述外方突起部及上述内方突起部以外的部分的变形。结果,即使在形成基于金属间铆接的牢固的铆接部时,也能够防止从上述第一基端侧盖向上述绝缘子作用力,防止产生上述绝缘子的破裂、缺口。如上所述,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气体传感器,能够防止组装时的绝缘子的破损。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前端侧”是指将气体传感器向内燃机的排气系统等中插入的一侧,将其相反侧称为“基端侧”。此外,“铆接”是指,例如通过工具对部件彼此的嵌入接合部分的部位进行打击或紧固而将接合部牢固地固定的情况。并且,在上述气体传感器中,配置在上述第一基端侧盖上的上述外方突起部为,可以在上述外周面上设置多个外方突起部,也可以在上述外周面整周上设置连续的1个外方突起部。此外,配置在上述第二基端侧盖上的上述内方突起部为,可以在上述内周面上设置多个内方突起部,也可以在上述内周面整周上设置连续的1个内方突起部。此外,上述外方突起部及上述内方突起部的形状为,在与气体传感器的轴向正交的平面的截面形状中,能够成为山型形状、大致梯形形状、大致三角形状及大致矩形状等各种形状。此外,上述第一基端侧盖的维氏硬度也可以大于上述第二基端侧盖。此外,也可以为,第一基端侧盖和第二基端侧盖之间的维氏硬度的硬度差为HVlO以上。此外,上述外方突起部及上述内方突起部也可以为,以在周向上相互设置了成为大致一定的间隔的状态形成有3个以上。此外,也可以为,通过上述第一基端侧盖的上述外方突起部和上述第二基端侧盖之间的压焊来形成上述铆接部,在将上述第二基端侧盖与上述第一基端侧盖进行铆接之前的状态下,对于上述外方突起部的外接圆的直径Dl和上述第二基端侧盖的内周的直径D2,满足0彡D2-D1彡1. 0mm。此外,也可以为,通过上述第二基端侧盖的上述内方突起部和上述第一基端侧盖之间的压焊来形成上述铆接部,在将上述第二基端侧盖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今井政志山川道广宫本利美山内政伸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电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