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接线端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99630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1 00: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快速接线端子,包括绝缘底座、底座上盖和导电铜片,绝缘底座沿长度的方向上设有底座导线过线槽,底座上盖与绝缘底座的底座导线过线槽对应位置上设有上盖导线过线槽,底座导线过线槽和上盖导线过线槽形成导线过线孔;导电铜片的一端设有用于刺破导线外绝缘层的导线卡口,导线卡口设置在底座导线过线槽的截面上,所述上盖导线过线槽内设有用于使导线压入导线卡口的压线凸部,压线凸部与导线卡口相对应设置,所述绝缘底座与底座上盖卡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标准国网智能电表的485通讯端口上安装方便,无需进行剥线、焊接及绝缘处理,即插即用。(*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导电连接
,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电力行业导电连接施工的快速接线端子
技术介绍
目前,电力行业对居民用电的计数普遍采用智能电表,对于分布分散、入住率低的别墅区、排屋区等居民住宅一般采用485集抄方式,以降低人工抄表的成本,减轻劳动强度。如图1所示,485集抄方式是通过RS485通讯口连接各个电表1 ‘,在施工时,将电表1 ‘ 中RS485通讯口的48 线和48 线进行剥线,剥线后分别焊接短线使短线2 ‘接入电表的 RS485通讯口,这样每个电表1'的RS485通讯口均由短线接入485总线3'中。这样的接线方式虽然解决了电表集抄问题,但这种接线方式可靠性能低,极易造成485联调不成功, 使集抄系统故障。如果集抄表的数量多,485线与电表接触电阻增大,造成采集器的带载能力下降,影响485的通讯成功率。另一方面,连接48 线和48 线的短线是软线,软线较难固定,而485总线的下方就是电表的220V交流强电。如果48 线和48 线与短线的剥口绝缘不好,软线位置走位,就可能产生强弱电短路的危险,使整批挂在485通讯总线的电表通讯电路会被击穿而无法通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485集抄方式的电表与485总线连接之间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安装方便、稳定性高、绝缘性好、即插即用的快速接线端子。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快速接线端子,所述接线端子包括绝缘底座、底座上盖和导电铜片,所述绝缘底座沿长度的方向上设有底座导线过线槽,底座上盖与绝缘底座的底座导线过线槽对应位置上设有上盖导线过线槽,底座导线过线槽和上盖导线过线槽形成导线过线孔;所述导电铜片的一端设有用于刺破导线外绝缘层的导线卡口,导线卡口设置在底座导线过线槽的截面上,所述上盖导线过线槽内设有用于使导线压入导线卡口的压线凸部,压线凸部与导线卡口相对应设置,所述绝缘底座与底座上盖卡接。优选地,所述绝缘底座上设有两条底座导线过线槽,两条底座导线过线槽上分别设有导线卡口,相对应的,底座上盖上设有两条上盖导线过线槽,两条上盖导线过线槽上均设有压线凸部。优选地,所述绝缘底座上设有卡接块,卡接块背离过线槽一侧上设有卡接凸点,所述底座上盖上设有对接槽,所述对接槽背离过线槽一侧设有限位板,所述卡接块和对接槽卡接。优选地,所述导线卡口的开口处呈“Y”型。优选地,所述绝缘底座与底座上盖软连接。3本技术的快速接线端子在标准国网智能电表的485通讯端口上安装方便,无需进行剥线、焊接及绝缘处理,即插即用。快速接线端子的绝缘底座和底座上盖盖合即能使导电铜片刺破导线,实现电性连接,导电铜片与485通讯端口的连接处绝缘性能好,无金属外漏点,避免了因强弱电短路而烧毁电路的现象,并且导电铜片与导线连接的接触面积大, 稳定性能强,提高了 485带载能力。本快速接线端子可根据现场电表的间距进行施工,若表位更换也不影响整条通讯线,改变插接点即可重新使用,节约了成本,并且采用本快速接线端子后,总线的走线美观,故障排查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485集抄方式电表的电气连接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快速接线端子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快速接线端子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快速接线端子绝缘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快速接线端子底座上盖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快速接线端子导电铜片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快速接线端子的安装结构示意图。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参照图2-7,本技术的快速接线端子,包括绝缘底座1、底座上盖2和导电铜片 3。绝缘底座1和底座上盖2盖合后呈长方体型,体积小,美观方便。绝缘底座1和底座上盖2的软连接处设有连接条5,连接条5使绝缘底座1和底座上盖2不易拆离,方便施工时的携带和装配,避免绝缘底座1和底座上盖2的混淆。导电铜片3设于绝缘底座1的内部, 用于电性连接外部导体。所述绝缘底座1沿长度的方向上设有两条底座导线过线槽1. 1,便于48 线和 485b线过线,所述底座导线过线槽1. 1由若干导线支撑槽体1. 5拼接而成,导线支撑槽体 1. 5与导线支撑槽体1. 5之间设有间距,间距的设置使绝缘底座1内部呈现多个凹部,不但具有过线槽引线的功能,而且减轻了快速接线端子的重量。底座上盖2与绝缘底座1的底座导线过线槽1. 1对应位置上设有两条上盖导线过线槽2. 1,上盖导线过线槽2. 1如底座导线过线槽1. 1 一样由若干个支撑槽体2. 5拼接而成,底座导线过线槽1. 1和上盖导线过线槽2. 1形成导线过线孔4。所述绝缘底座1上设有卡接块1. 3,卡接块1. 3背离过线槽一侧上设有卡接凸点1. 4,所述底座上盖2上设有对接槽2. 3,所述对接槽2. 3背离过线槽一侧设有限位板2. 4,所述卡接块1. 3和对接槽2. 3卡接。所述导电铜片3的一端设有用于刺破导线外绝缘层的导线卡口 3. 1,导线卡口 3. 1 的开口处呈“Y”型,便于刺破导线外绝缘层。导电铜片3安装在绝缘底座1侧边的铜片安装槽1. 6内,为使导电铜片3固定安装,导线支撑槽体1. 5与导线支撑槽体1. 5的间距设置很小,使导电铜片3限位安装,促使导线卡口 3. 1设置在底座导线过线槽1. 1的截面上,导电铜片3裸露在快速接线端子外面部分安装有热塑套管,以增加绝缘性能。所述上盖导线过线槽2. 1内设有用于使导线压入导线卡口的压线凸部2. 2,压线凸部2. 2高于上盖导线过线槽2. 1的底部,压线凸部2. 2与导线卡口 3. 1的安装部位相对应设置。 使用时将485A线和485B线卡在对应底座导线过线槽1. 1上,用力压下底座上盖 2,拉直485总线,保证接触可靠,就完成485接线,可延续接下一块表。权利要求1.一种快速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端子包括绝缘底座、底座上盖和导电铜片,所述绝缘底座沿长度的方向上设有底座导线过线槽,底座上盖与绝缘底座的底座导线过线槽对应位置上设有上盖导线过线槽,底座导线过线槽和上盖导线过线槽形成导线过线孔;所述导电铜片的一端设有用于刺破导线外绝缘层的导线卡口,导线卡口设置在底座导线过线槽的截面上,所述上盖导线过线槽内设有用于使导线压入导线卡口的压线凸部,压线凸部与导线卡口相对应设置,所述绝缘底座与底座上盖卡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底座上设有两条底座导线过线槽,两条底座导线过线槽上分别设有导线卡口,相对应的,底座上盖上设有两条上盖导线过线槽,两条上盖导线过线槽上均设有压线凸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快速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底座上设有卡接块,卡接块背离过线槽一侧上设有卡接凸点,所述底座上盖上设有对接槽,所述对接槽背离过线槽一侧设有限位板,所述卡接块和对接槽卡接。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快速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卡口的开口处呈 “Y” 型。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快速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底座与底座上盖软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快速接线端子,包括绝缘底座、底座上盖和导电铜片,绝缘底座沿长度的方向上设有底座导线过线槽,底座上盖与绝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海宇马庆化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得诚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