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现快速锁线的端子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600247 阅读:2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09 03: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实现快速锁线的端子座,包括外壳、手柄、锁线弹片、扭簧、“U”型部件及端子,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手柄带动锁线弹片压紧或放松导线的方式来实现锁线或解锁的目的。本发明专利技术无需借助辅助工具,使用时只要将剥掉外皮的导线插入外壳的导线插孔内,按下手柄后导线就被牢牢的锁在端子座内并与端子良好的接触,具有操作方便快捷,使用安全可靠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连接器
,尤其是一种实现快速锁线的端子座。
技术介绍
快速锁线端子座是电子设备中不可缺少的部件,它在导线安装时的高效率,是其他锁线结构无法超越的。现在市场上流通率非常高的端子座主要是通过锁紧螺丝来实现锁线的。用户首先需要用工具将端子座上的螺丝打开,然后将导线或者是OT端子放入端子座,最后再将之前松开的螺丝锁紧来固定导线。这种安装方式费时、费力,增加了用户的安装成本和难度,给安装带来很大的困扰。无法满足客户安装方便、高效的需求。此外,中国专利ZL03274457.9中公开了一种无螺钉端子,所述端子通过脱线按钮转动一个角度,带动锁线弹片紧压导线的一端离开接触框上壁面一个距离,从而实现无须借助辅助工具,用后推方式脱线。所述脱线方式虽然方便快捷,但是在导线插入过程中,导线需要克服锁线弹片和上壁面之间的弹力才能安装到位,不仅需要较大的插入力,且容易对导线造成损伤或导致安装不到位产生接触不良。另一方面,由于这种结构的限制,使多芯的柔性线在没有冷压端子的情况下无法直接使用,限制了该技术的使用范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可实现快速锁线的端子座,通过手柄带动锁线弹片压紧或放松导线的方式来实现锁线或解锁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无需借助辅助工具,使用时只要将剥掉外皮的导线插入外壳的导线插孔内,按下手柄后导线就被牢牢的锁在端子座内并与端子良好的接触,具有操作方便快捷,使用安全可靠的优点。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实现快速锁线的端子座,其特点包括外壳、手柄、锁线弹片、扭簧、“U”型部件及端子,所述外壳为箱体件,其上方依次设有手柄转轴及弹片转轴,下方设有导线插孔及端子插孔,中部设有“U”型部件座;所述手柄为板状件,其板面设有手柄转轴孔,围绕手柄转轴孔的外缘依次设有凹槽、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所述锁线弹片为一弹片与支座的连接件,其支座上设有弹片轴孔,弹片绕弹片轴孔设置,弹片上依次设有与支座的连接部、第一折弯部、第二折弯部及直线部;所述端子为一端设有接触面、另一端设有引脚的导体;所述手柄经手柄转轴孔设于外壳的手柄转轴上,锁线弹片经弹片轴孔设于外壳的弹片转轴上,且手柄的第二触点与锁线弹片的连接部触及,“U”型部件设于外壳的“U”型部件座上,扭簧设于外壳的弹片轴孔上,扭簧的一端与锁线弹片的连接部触及,另一端与“U”型部件卡接,端子的接触面设于外壳的导线插孔内,且端子的引脚由外壳的端子插孔穿出;所述的外壳上至少设有一个导线插孔,且手柄、锁线弹片、扭簧、“U”型部件及端子与导线插孔对应设置。本专利技术通过手柄带动锁线弹片压紧或放松导线的方式来实现锁线或解锁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无需借助辅助工具,使用时只要将剥掉外皮的导线插入外壳的导线插孔内,按下手柄后导线就被牢牢的锁在端子座内并与端子良好的接触,具有操作方便快捷,使用安全可靠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手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锁线弹片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导线锁紧过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5为导线释放过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6为手柄在外壳上固定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图2、图3,本专利技术包括外壳1、手柄2、锁线弹片3、扭簧4、“U”型部件5及端子7,所述外壳1为箱体件,其上方依次设有手柄转轴12及弹片转轴11,下方设有导线插孔13及端子插孔14,中部设有“U”型部件座15;所述手柄2为板状件,其板面设有手柄转轴孔21,围绕手柄转轴孔21的外缘依次设有凹槽22、第一触点23和第二触点24;所述锁线弹片3为一弹片与支座的连接件,其支座上设有弹片轴孔36,弹片绕弹片轴孔36设置,弹片上依次设有与支座的连接部31、第一折弯部32、第二折弯部34及直线部35;所述端子7为一端设有接触面71、另一端设有引脚72的导体;所述手柄2经手柄转轴孔21设于外壳1的手柄转轴12上,锁线弹片3经弹片轴孔36设于外壳1的弹片转轴11上,且手柄2的第二触点24与锁线弹片3的连接部31触及,“U”型部件5设于外壳1的“U”型部件座15上,扭簧4设于外壳1的弹片轴孔36上,扭簧4的一端与锁线弹片3的连接部31触及,另一端与“U”型部件5卡接,端子7的接触面71设于外壳1的导线插孔13内,且端子7的引脚72由外壳1的端子插孔14穿出;所述的外壳1上至少设有一个导线插孔13,且手柄2、锁线弹片3、扭簧4、“U”型部件5及端子7与导线插孔13对应设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导线从插入到锁紧过程参阅图4、图5,将手柄2沿手柄转轴12的逆时针方向旋转至垂直位置,手柄2的第二触点24逐步释放锁线弹片3的连接部31,此时,在扭簧4的张力作用下,锁线弹片3的连接部31被撑开至上限位置,锁线弹片3的连接部31与手柄2的凹槽22触及,锁线弹片3在导线插孔13内处于松开状态;将剥去外皮的导线6插入外壳1的导线插孔13内;再沿手柄转轴12的顺时针方向转动手柄2,在手柄2的转动作用下,手柄2的第一接触点23和第二触点24依次压迫锁线弹片3的连接部31及第一折弯部32,克服扭簧4的弹力,迫使锁线弹片3围绕弹片转轴11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带动锁线弹片3的直线部35向下偏转,锁线弹片3的直线部35与导线6的表面触及,直至锁线弹片3的第二折弯部34变形将导线6压迫在导线插孔13内端子7的接触面71上,此时,导线6受压并与端子7良好接触,导线的锁紧过程完毕。导线的释放过程参阅图4、图5,只需将手柄2沿手柄转轴12的逆时针方向旋转至垂直位置,手柄2的第二触点24逐步释放锁线弹片3的连接部31,在扭簧4的弹力作用下,锁线弹片3的连接部31被撑开至上限位置,直到锁线弹片3的连接部31与手柄2的凹槽22触及,锁线弹片3恢复到初始状态,锁线弹片3在导线插孔13内将导线6完全释放,此时,即可轻松的将导线6从导线插孔13抽出,导线被完全释放。本专利技术的自锁状态参阅图4、图5,当手柄2到达水平位置时,手柄2的第二触点24和锁线弹片3的连接部31触及,该接触点已经到达手柄转轴12中心的垂直方向的左侧,在此位置,锁线弹片3的连接部31作用于手柄2的反作用力只能驱使手柄2继续顺时针转动,手柄2不会弹开,处于自锁状态;此时,导线6被锁线弹片3的直线部35锁紧到端子7的接触面71上,形成通路,电流从导线6传入端子7的接触面71,并由端子7的引脚72导出,实现电连接。本专利技术手柄的防误操作结构参阅图1、图6,为防止误操作,本专利技术在手柄2上设置了凸起37,外壳1上设置了锁孔38。当手柄2关闭时,手柄2上的凸起37进入到外壳1上的锁孔38中,当用户打开手柄2时,需要克服凸起37与锁孔38之间的阻力才能打开。这种结构有效防止了用户在使用快速锁线端子座的过程中发生误操作的现象。参阅图1、图3,本专利技术所述锁线弹片3为一弹片与支座的连接件,其支座上设有弹片轴孔36,弹片绕弹片轴孔36设置,使锁线弹片3占用的空间最小,从而减小了连接器的整体尺寸。参阅图1、图2、图4,本专利技术所述手柄2为一杠杆设计,其手柄转轴孔21为支点,第一触点23和第二触点24为作用点,手柄2的末端为施力点;该设计只需施加较小的力扳动手柄,即可实现导线6的快速锁紧和分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实现快速锁线的端子座,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外壳(1)、手柄(2)、锁线弹片(3)、扭簧(4、) “U”型部件(5)及端子(7),所述外壳(1)为箱体件,其上方依次设有手柄转轴(12)及弹片转轴(11),下方设有导线插孔(13)及端子插孔(14),中部设有“U”型部件座(15);所述手柄(2)为板状件,其板面设有手柄转轴孔(21),围绕手柄转轴孔(21)的外缘依次设有凹槽(22)、第一触点(23)和第二触点(24);所述锁线弹片(3)为一弹片与支座的连接件,其支座上设有弹片轴孔(36),弹片绕弹片轴孔(36)设置,弹片上依次设有与支座的连接部(31)、第一折弯部(32)、第二折弯部(34)及直线部(35);所述端子(7)为一端设有接触面(71)、另一端设有引脚(72)的导体;所述手柄(2)经手柄转轴孔(21)设于外壳(1)的手柄转轴(12)上,锁线弹片(3)经弹片轴孔(36)设于外壳(1)的弹片转轴(11)上,且手柄(2)的第二触点(24)与锁线弹片(3)的连接部(31)触及,“U”型部件(5)设于外壳(1)“U”型部件座(15)上,扭簧(4)设于外壳(1)的弹片轴孔(36)上,扭簧(4)的一端与锁线弹片(3)的连接部(31)触及,另一端与“U”型部件(5)卡接,端子(7)的接触面(71)设于外壳(1)的导线插孔(13)内,且端子(7)的引脚(72)由外壳(1)的端子插孔(14)穿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现快速锁线的端子座,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外壳(1)、手柄(2)、锁线弹片(3)、扭簧(4、)“U”型部件(5)及端子(7),所述外壳(1)为箱体件,其上方依次设有手柄转轴(12)及弹片转轴(11),下方设有导线插孔(13)及端子插孔(14),中部设有“U”型部件座(15);所述手柄(2)为板状件,其板面设有手柄转轴孔(21),围绕手柄转轴孔(21)的外缘依次设有凹槽(22)、第一触点(23)和第二触点(24);所述锁线弹片(3)为一弹片与支座的连接件,其支座上设有弹片轴孔(36),弹片绕弹片轴孔(36)设置,弹片上依次设有与支座的连接部(31)、第一折弯部(32)、第二折弯部(34)及直线部(35);所述端子(7)为一端设有接触面(71)、另一端设有引脚(72)的导体;所述手柄(2)经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翔王宏吉曾腾飞贾琳琦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航天科工电器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