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电线压接到端子的压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457391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03 12:13
在将电线(90)压接到压接金属端子(10)来形成将电线压接到端子的压接构造时,首先,将电线(90)的末端的覆层(92)剥落,使芯线(91)露出,将芯线(91)的末端加工成在整个圆周为锥形,形成锥形部(95)。接着,以电线(90)的被剥落覆层(92)后的芯线(91)被收容在芯线套管(30)中的方式将电线(90)配置在电线套管(40)内。此时,芯线(91)的末端的圆锥形状的端部被收容在芯线套管(30)内。利用芯线压接部(30)的压接片(31)对芯线(91)进行凿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专利摘要】在将电线(90)压接到压接金属端子(10)来形成将电线压接到端子的压接构造时,首先,将电线(90)的末端的覆层(92)剥落,使芯线(91)露出,将芯线(91)的末端加工成在整个圆周为锥形,形成锥形部(95)。接着,以电线(90)的被剥落覆层(92)后的芯线(91)被收容在芯线套管(30)中的方式将电线(90)配置在电线套管(40)内。此时,芯线(91)的末端的圆锥形状的端部被收容在芯线套管(30)内。利用芯线压接部(30)的压接片(31)对芯线(91)进行凿紧。【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作为,在下述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如下的方法。首先,将对电线进行剥皮而得到的芯线的末端相对于芯线的中心轴方向倾斜地切断。接着,以斜剖面朝向套管(barrel)的开放端侧的方式配置在套管内,并将套管凿紧。在专利文献I中,电线被如上地压接于端子。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6187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欲解决的技术问题然而,在上述方法中,在压接工序中,在将电线配置在套管内时,需要将电线的朝向确定为芯线的斜剖面朝向套管的开放端侧而进行配置,并需要正确地进行电线的定位。因此,导致压接工序繁杂化。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能够解决上述课题的。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为了实现这样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的特征在于,在中,将电线的被剥皮后的芯线的末端在整个圆周加工成锥形,形成锥形部,将电线压接到端子。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也可以以锥形部的端部被收容在端子的套管内的方式将电线配置在套管内,并将电线压接到所述端子。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也可以将电线的被剥皮后的芯线的末端在整个圆周加工成阶梯形状,形成锥形部。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也可以将电线的被剥皮后的芯线的末端在整个圆周加工成圆锥形状,形成锥形部。【附图说明】图1(a)、图1(b)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将电线压接到端子的压接构造的图,图1(a)是电线的压接构造的俯视图,图1(b)是电线的压接构造的侧视图。图2是示出将电线压接到压接金属端子的方法的第一图。图3是示出将电线压接到压接金属端子的方法的第二图。图4是示出将电线压接到压接金属端子的方法的第三图。图5是示出将电线压接到压接金属端子的方法的第四图。图6是示出将电线压接到压接金属端子的方法的第五图。图7是示出将电线压接到压接金属端子的方法的比较例的图。图8是示出电线的变形例的图。附图标记说明10 压接金属端子20 电接触部30 芯线套管31 压接片31a 完全压缩部33 后侧喇叭口部34 前侧喇叭口部40 电线套管81 上压接模82 下压接模83、84 锥部85 压接面86 压接面90 电线91 芯线92 覆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a)、图1(b)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将电线压接到端子的压接构造的图,图1(a)是电线的压接构造的俯视图,图1(b)是电线的压接构造的侧视图。本实施方式的将电线压接到端子的压接构造如图1(a)、图1(b)所示,被构成为利用压接金属端子10对电线90进行凿紧。压接金属端子10是通过对导电性的基板进行冲裁弯曲加工而形成的,并由电接触部20、芯线套管30和电线套管40构成。电接触部20是长边方向的一侧(图示左侧)为开口的箱状阴型。将阳型的压接金属端子的电接触部插入到电接触部20。电线套管40在收容有电线90的覆层92的状态下被端子压接机凿紧,并与覆层92压接。另外,芯线套管30被形成在电接触部20与电线套管40之间。芯线套管30在收容有电线90的被剥落了覆层92后的芯线91的状态下,被端子压接机凿紧,并与芯线91压接。芯线套管30的压接片31的中央部分是上表面被形成为大致水平的完全压缩部31a。在完全压缩部31a,芯线91被紧固于压接片31,成为完全的压缩状态。在完全压缩部31a的两侧,形成有作为多余壁部(excess thickness part)的后侧喇机口部33和前侧喇机口部34。后侧喇叭口部33和前侧喇叭口部34是芯线套管30的压接片31未被端子压接机完全凿紧的部分,并成为芯线91未被压接片31完全压缩的状态。因此,对于后侧喇叭口部33和前侧喇叭口部34,芯线套管30的压接片31的后侧部分和前侧部分的上表面从完全压缩部31a向上方延伸。如图1(b)所示,芯线91的末端部分从前侧喇叭口部34朝向上方倾斜地延伸。如图2所示,电线90的芯线91的被剥皮后的末端在整个圆周被加工成圆锥形状,并设置有锥形部(tapered part)95。即,锥形部95围绕芯线91的中心轴大致轴对称,并具有随着靠近芯线91的端部而其直径变小的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锥形部95具有圆锥形状,该圆锥形状具有使相对于芯线91的中心轴既不平行也不垂直地倾斜的线段相对于芯线91的中心轴旋转而得到的曲面。锥形部95具有圆锥形状,因此,从前侧喇叭口部34的前端突出的芯线91的长度从压接片31的上下方向的中央部到上表面侧逐渐地变短。同样地,从前侧喇叭口部34前端突出的芯线91的长度从压接片31的上下方向的中央部到下表面侧逐渐地变短。从前侧喇叭口部34前端突出的芯线91的长度从芯线91的被覆盖的表面侧,越靠近芯线91的中心轴越长。电线套管40的压接片41的整体由端子压接机完全凿紧,并成为用压接片41将覆层92与芯线91 一并完全压缩的状态。因此,被电线套管40的压接片41紧固后的覆层92发生变形,并在从压接片41突出的部分形成有多余壁部。接着,针对将电线90压接到压接金属端子10而形成将电线压接到端子的压接构造的方法进行说明。在将电线90压接到压接金属端子10时,首先,如图2所示,剥落电线90的末端的覆层92,进行剥皮,露出芯线91的末端。然后,将芯线91的末端在整个圆周加工成圆锥形状,从而在芯线91的末端设置锥形部95。该加工是通过用相对于芯线91的中心轴方向倾斜的面对被剥皮后的芯线91的末端在整个圆周连续地切断来进行的。接着,如图3所示,以电线90的被剥落覆层92后的芯线91被收容在芯线套管30中的方式将电线90配置在电线套管40内。此时,锥形部95被收容在芯线套管30内。接着,如图3所示,将芯线套管30的压接片31配置在端子压接机的上压接模81与下压接模82之间,并利用上压接模81和下压接模82对芯线套管30进行凿紧。上压接模81在压接面85前后的端部设置有锥部83、84。另一方面,下压接模82的压接面86被形成为平齐。因此,如果利用上压接模81和下压接模82将芯线套管30凿紧,则如图4所示,在压接片31上形成有上述的后侧喇叭口部33和前侧喇叭口部34。另外,如图4所示,芯线91的末端弯曲,并从前侧喇叭口部34向斜上方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芯线91的末端在整个圆周被加工成圆锥形状,因此,无论电线90朝向哪个方向,如图4所示,从前侧喇叭口部34的前端突出的芯线91的长度从压接片31的上下方向的中央部到上表面侧逐渐地变短。接着,如图5所示,将电线套管40的压接片41配置在端子压接机的上压接模87和下压接模88之间,并利用上压接模87和下压接模88将电线套管40凿紧。如果利用上压接模87和下压接模88将电线套管40凿紧,则如图6所示,被压接片41紧固的覆层92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将电线压接到端子的压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电线的被剥皮后的芯线的末端在整个圆周加工成锥形,形成锥形部,将所述电线压接到所述端子。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寺坂丰
申请(专利权)人: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