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身侧围外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87612 阅读:2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09 22: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身侧围外板,其包括前板、横梁、纵梁以及后板;其中,所述纵梁位于前板和后板之间;所述前板和后板通过所述横梁连接至纵梁上;所述前板、横梁、纵梁以及后板为一体成型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车身侧围外板采用一次性成型,减少了冲压工序,取消外板件拼焊工序,保证了门洞尺寸质量要求,降低了生产成本,大大提高了外观和装配质量。(*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身侧围外板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零组件,具体涉及一种车身侧围外板。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车身侧围外板由三个零件拼焊而成。这样,首先在质量上不能达到美观的要求,因为车身侧围外板是车身的外表面件,外观质量要求极其严格,容不得出现半点瑕疵,虽然在后续拼焊工序上做了很多改进,但做出的产品还是不尽人意。其次,模具数量多,该车身侧围外板要通过七道工序的模具冲压才能最后完工,模具制造投入资金量大;第三,生产周期长,要压制这个件,最少要占用七台大型压机。再有,各零件焊接之后门洞尺寸难以控制,不稳定,直接影响装配质量。因此,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确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改良结构的车身侧围外板,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产成本低、工序简单且外观质量高的一次成型的车身侧围外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车身侧围外板,其包括前板、横梁、纵梁以及后板;其中,所述纵梁位于前板和后板之间;所述前板和后板通过所述横梁连接至纵梁上;所述前板、横梁、纵梁以及后板为一体成型结构。本技术的车身侧围外板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前板、横梁和纵梁围成一前门洞; 所述后板、横梁和纵梁围成一后门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车身侧围外板采用一次性成型,减少了冲压工序,取消外板件拼焊工序,保证了门洞尺寸质量要求,降低了生产成本,大大提高了外观和装配质量。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车身侧围外板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说明书附图I所示,本技术为一种车身侧围外板,其由前板I、横梁2、 纵梁3以及后板4等几部分构成。其中,所述纵梁3位于前板I和后板4之间;所述前板I和后板4通过所述横梁2 连接至纵梁3上。本技术的最大改进之处在于所述前板I、横梁2、纵梁3以及后板4为一体成型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前板I、横梁2和纵梁3围成一前门洞51 ;所述后板4、横梁2和纵梁3围成一后门洞52。本技术的车身侧围外板采用一次性成型,减少了冲压工序,取消外板件拼焊工序,保证了门洞尺寸质量要求,降低了生产成本,大大提高了外观和装配质量。以上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为本创作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创作,凡在本创作的精神及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创作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车身侧围外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板、横梁、纵梁以及后板;其中,所述纵梁位于前板和后板之间;所述前板和后板通过所述横梁连接至纵梁上;所述前板、横梁、纵梁以及后板为一体成型结构。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车身侧围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板、横梁和纵梁围成一前门洞;所述后板、横梁和纵梁围成一后门洞。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车身侧围外板,其包括前板、横梁、纵梁以及后板;其中,所述纵梁位于前板和后板之间;所述前板和后板通过所述横梁连接至纵梁上;所述前板、横梁、纵梁以及后板为一体成型结构。本技术的车身侧围外板采用一次性成型,减少了冲压工序,取消外板件拼焊工序,保证了门洞尺寸质量要求,降低了生产成本,大大提高了外观和装配质量。文档编号B62D25/04GK202294996SQ20112041088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26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26日专利技术者刘科明, 朱军桥, 章铁军, 罗典, 蒋建良 申请人:湖南同心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典章铁军刘科明朱军桥蒋建良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同心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