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基材料自干燥效应的测试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477027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04 22: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水泥基材料自干燥效应的测试方法,可以测试水泥基材料在终凝以后到加水1d龄期内的湿度变化,以反映其内部的水分消耗和自干燥过程。所述水泥基材料自干燥效应的测试方法为,在水泥基材料终凝之后至加水成型1d的时间段内,测试水泥基材料内部露点温度,再利用公式(3)计算出水泥基材料内部的相对湿度。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测试水泥基材料在终凝以后到加水1d龄期内的湿度变化,以反映其内部的水分消耗和自干燥过程,并进一步提出一种分阶段、全过程的测试方法,可以测试水泥基材料自加水成型开始,在密封的条件下,相对湿度从100%开始不断下降的全过程,为其自干燥收缩的定量计算提供理论依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水泥基材料的自干燥是指在其凝聚结构形成以后,在密封、与外界隔绝物质交换的条件下,由于内部水化作用伴随的化学减缩形成空孔,而进一步的水化引起相对湿度的下降的过程。在密封条件下,由于水化作用,水泥基材料内部的相对湿度会从饱和(100%) 变到不饱和(< 100% ),逐渐减小,故称为自干燥。自干燥效应是水泥基材料自收缩的驱动力,自干燥程度的高低,是计算水泥基材料自收缩的依据。自收缩是引起水泥基材料早期开裂的重要原因。传统的测试自干燥效应的方法主要是测试密封条件下水泥基材料内部的相对湿度,采用湿度计进行测量。随着现代测试技术的不断发展,湿度计的精度和可靠性也在不断提高。然而,受测试原理的限制,湿度计的可靠测试范围在99%以下,而且平衡时间也相当地长,早龄期混凝土的相对湿度多99%以上,这种高湿环境下的湿度测量是测湿领域公认的一个国际难题。采用传统的湿度计测试的混凝土自初凝开始时的典型的湿度曲线,在初凝之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湿度计仍然处在平衡时间内,无法测试真实的湿度值。因此, 采用湿度计进行测量必须要等到水泥基材料硬化以后,通常在Id以后才能测量。而在自水泥基材料加水成型到Id龄期这段时间内,采用湿度计的方法无法进行测量。本专利技术的研究者曾尝试采用张力计的原理,测试出了自加水成型开始到孔隙负压 SOltfa左右的自干燥过程(对应的相对湿度范围100% -99. 98% ),但是,研究的结果发现, SOkPa也就是只能在水泥基材料终凝附近,在终凝以后到加水Id龄期内的水分消耗和自干燥过程(孔隙负压在80kPa-2000kPa,对应的相对湿度范围99. 98% -99. 5% ),采用张力计的原理也仍然没有办法进行测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以测试水泥基材料在终凝以后到加水Id龄期内的湿度变化,以反映其内部的水分消耗和自干燥过程。本专利技术基于以下原理水泥基材料由于水化作用和化学减缩引起的自干燥本质上是多孔介质材料内部孔隙负压不断增加和相对湿度不断下降的热力学过程,用热力学上面的两个经典方程表示权利要求1.一种,其特征在于,在水泥基材料终凝之后至加水成型Id的时间段内,利用露点温度计测试水泥基材料内部露点温度,再利用公式(3)计算出水泥基材料内部的相对湿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露点温度计测量范围为0到40°C,精度不小于士0. 005°C,灵敏度不小于0. 001°C。3.如权利要求1或2或所述的,其特征在于,利用露点温度计测试水泥基材料内部露点温度时,所述热电偶探头埋入深度不小于1cm。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其特征在于,在水泥基材料加水成型至终凝的时间段内,采用张力计原理的毛细管负压测试装置测试毛细管负压,再利用公式(1)和( 计算出水泥基材料内部的相对湿度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其特征在于,在水泥基材料加水成型Id以后的时间段采用湿度计测试硬化水泥基材料的相对湿度。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可以测试水泥基材料在终凝以后到加水1d龄期内的湿度变化,以反映其内部的水分消耗和自干燥过程。所述为,在水泥基材料终凝之后至加水成型1d的时间段内,测试水泥基材料内部露点温度,再利用公式(3)计算出水泥基材料内部的相对湿度。本专利技术可以测试水泥基材料在终凝以后到加水1d龄期内的湿度变化,以反映其内部的水分消耗和自干燥过程,并进一步提出一种分阶段、全过程的测试方法,可以测试水泥基材料自加水成型开始,在密封的条件下,相对湿度从100%开始不断下降的全过程,为其自干燥收缩的定量计算提供理论依据。文档编号G01N25/70GK102539475SQ20111045100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30日专利技术者刘加平, 姚婷, 张建业, 张航, 王育江, 田倩, 郭飞 申请人:江苏博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加平田倩姚婷王育江张航郭飞张建业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博特新材料有限公司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