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两性离子型沥青温拌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在温拌沥青中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两性离子浙青温拌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在温拌浙青中的应用,特别是一类含无机酸盐型两性离子的浙青温拌剂及其在温拌浙青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温拌浙青混合料始于上世纪90年代,是指一类拌和温度介于热拌浙青混合料(150°C -180°C )和冷拌(10°C -40°C )浙青混合料之间,性能达到热拌浙青混合料的新型浙青混合料。温拌技术的核心是采用物理或化学手段,增加浙青混合料的施工操作性,同时这些物理或化学添加剂不应对路面使用性能造成负面影响。浙青混合料的生产是道路工程中能量消耗与环境污染大户,当前我国道路工程建设正处于快速发展期研究与应用温拌浙青混合料无疑有益于降低浙青混合料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以及粉尘等污染物的排放。因此大力发展温拌技术对于我国公路发展将具有跨时代的意义。按照工作机理,温拌技术可以归为三大主要技术类型(I)降粘型温拌技术,使用有机降粘剂,降低热浙青拌和时的粘度,以蜡或蜡状物为主(2)发泡型温拌技术,通过水或有机发泡剂发泡浙青来降低浙青的粘度(3)表面活性温拌技术,采用少量的表面活性添加剂水与热浙青在拌和过程中共同作用,借助拌和的强大分散能力实现彼此交织由于水膜润滑作用不受温度影响,温度下降时,水膜润滑作用能够很大程度抵消浙青粘度增大的作用,从而实现温拌效果。国内外对三大类温拌技术做了大量的研究,其中GrahamC.Hurley和BrianD.ProweU对添加的Sasobit温拌浙青混合料做了较为全面的研究,研究发现=Sasobit的加入都可使旋转压实仪和振动压实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两性离子型沥青温拌剂,其特征在于:其分子含有三个季铵盐离子,其结构符合下述通式Ⅰ,?式Ⅰ中,R1为十二烷基、十四烷基、十五烷基、十六烷基、十八烷基或十九烷基,R2=R3=CH3、R2=R3=Et、R2=CH3,R3=H、R2=H,R3=CH3、R2=Et,R3=H、R2=Butyl,R3=H、R2=CH2CH2OH,R3=H、R2=CH3或R3=H;M为亚硫酸钠、亚硫酸钾、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钾、磷酸二氢钾、硫酸氢钠或硫酸氢钾。?2013106660528100001dest_path_image001.jpg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两性离子型浙青温拌剂,其特征在于:其分子含有三个季铵盐离子,其结构符合下述通式I, 2.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性离子型浙青温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I)制备双季铵盐型浙青乳化剂:将长链脂肪胺衍生物和环氧氯丙烷与溶剂混合构成反应体系,在10°c~50°C反应0.5小时~3小时,然后向反应体系中加入一定量的胺,在60°C~90°C反应3小时~6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香,洪锦祥,蔡广楠,耿磊,林俊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博特新材料有限公司,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