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小玻璃纤维池窑烤窑过程次梁热变形的装置和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466116 阅读:2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28 23: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减小玻璃纤维池窑烤窑过程次梁热变形的装置和方法,通过在距离玻璃纤维池窑底部距离较近的次梁(工字钢)上翼缘下表面安装冷却管,向冷却管不断注入冷却水,对次梁的上翼缘进行冷却,改善玻璃纤维池窑烤窑过程中次梁由于受热不均匀引起的上翘变形,避免烤窑过程中由于次梁变形对池窑底部平整度的影响,并且成本低廉且运行安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装置包括冷却管以及控制向冷却管注入的冷却水水量的水量控制管路,冷却管以工字形钢梁的腹板为中心线,对称地贴装在每根次梁距离玻璃纤维池窑底部距离较近的上翼缘下表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玻璃纤维生产
,特别是。
技术介绍
玻璃纤维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玻璃纤维成为建筑、交通、电子、电气、化工、冶金、环境保护、国防等行业必不可少的原材料,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而利用池窑法生产连续玻璃纤维,是当今世界范围内广泛采用的一种生产方法,其特点是产率高、质量好、能耗低,尤其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玻璃纤维池窑是池窑法生产连续玻璃纤维的核心设施,玻璃纤维池窑砌筑完毕或冷修后,必须升火烤窑, 然后才能投入正常生产,众所周知,成功的烤窑过程无论是对于延长池窑的使用寿命还是提高玻璃纤维产品的质量都具有重大的意义。玻璃纤维池窑烤窑过程中,位于玻璃纤维池窑正下方的次梁(工字钢),会由于受热不均勻引起变形,工字形的次梁上翼缘距离玻璃纤维池窑很近,温度很高;次梁的下翼缘距离玻璃纤维池窑较远,温度较低,次梁(工字钢)由于受热不均勻,引起上翘变形;由于次梁的热变形会直接影响玻璃纤维池窑底部的平整度, 所以次梁(工字钢)的变形量必须进行控制,以减小对池窑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玻璃纤维池窑烤窑过程中次梁由于受热不均勻引起的上翘变形,避免烤窑过程中由于次梁热变形对池窑底部平整度的影响,并且成本低廉且运行安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减小玻璃纤维池窑烤窑过程次梁热变形的装置,所述次梁为工字形钢梁,位于玻璃纤维池窑底部的正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冷却管以及控制向冷却管注入的冷却水水量的水量控制管路,所述冷却管以工字形钢梁的腹板为中心线,对称地贴装在每根次梁距离玻璃纤维池窑底部距离较近的上翼缘下表面。在每根次梁的上翼缘与腹板连接形成的两条顶角线之处各贴装有一根冷却管,两根冷却管之间通过连接管相互连接。所述水量控制管路包括与水源连接的应急保安水管,所述应急保安水管上设有若干大分水球阀,每个大分水球阀连接一个分水缸,每个分水缸上又设有若干小分水球阀,一个小分水球阀通过进水管与一根次梁上的冷却管进水口相连,冷却管的出水口通过出水管连接排水地沟。所述分水缸上的小分水球阀的总数量与需要冷却的次梁的根数相同。所述冷却管为镀锌管。所述连接管、进水管和出水管均为胶管。所述应急保安水管的直径为60mm,所述冷却管的直径为26. 8mm。所述大分水球阀和小分水球阀均为不锈钢球阀,所述大不锈钢球阀的规格DN40, 所述小不锈钢球阀的规格DN20。一种减小玻璃纤维池窑烤窑过程次梁热变形的方法,所述次梁为工字形钢梁,位于玻璃纤维池窑底部的正下方,其特征在于,在每根次梁距离玻璃纤维池窑底部距离较近的上翼缘下表面以工字形钢梁的腹板为中心线,对称地贴装有冷却管,通过向冷却管注入冷却水,对次梁的上翼缘进行冷却,并通过控制冷却水水量的大小,控制次梁上翼缘的上翘变形量。所述控制冷却水水量大小的方法,包括,将与水源连接的应急保安水管上设置若干大分水球阀,每个大分水球阀上再做一个分水缸,每个分水缸上再设置若干小分水球阀, 使小分水球阀的总数量和需要冷却的次梁的根数相同,一个小分水球阀连接一根次梁上的冷却管进水口,对应控制调节一根次梁上的冷却管;分别调节大分水球阀和小分水球阀,控制注入每根次梁上的冷却管的冷却水水量大小。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针对玻璃纤维池窑烤窑过程中,位于玻璃纤维池窑正下方的次梁会由于受热不均勻引起变形的情况,提出,通过在距离玻璃纤维池窑底部距离较近的次梁上翼缘下表面安装冷却管,向冷却管不断注入冷却水,对次梁的上翼缘进行冷却,改善玻璃纤维池窑烤窑过程中次梁上翼缘由于受热不均勻引起的上翘变形,避免烤窑过程中由于次梁热变形对池窑底部平整度的影响, 方法简单、成本低廉并且运行安全。本专利技术在需要进行烤窑时,在池窑下部安装应急保安水管,应急保安水管上设置大分水球阀,通过大分水球阀连接分水缸,在分水缸上再设立的小分水球阀,一个小分水球阀连接一根次梁上的冷却管进水口,使每个小分水球阀对应控制调节一根次梁上的冷却管,这样通过两级分水球阀的控制,能更好的调节对每根次梁冷却的冷却水水量的大小,从而更精确地控制每根次梁上翼缘的上翘变形量,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次梁上翼缘的上翘变形量由8-lOmm减小为l_2mm,大大减小了次梁上翘对窑炉底部平整度的影响。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装置的实施例示意图。图2为图1的A向视图。图3为图1的B向视图。附图标记列示如下1-池窑,2-次梁,3-冷却管,4-冷却管连接管,5-应急保安水管,6_分水缸,7_大分水球阀,8-小分水球阀,9-进水管,10-出水管,11-排水地沟。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图2、图3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减小玻璃纤维池窑烤窑过程次梁热变形的装置实施例示意图。玻璃纤维池窑1的底部正下方为次梁2,次梁2为工字形钢梁,即次梁的横截面为“工”字形,本专利技术的装置包括冷却管3以及控制向冷却管注入的冷却水水量的水量控制管路;冷却管3的长度与次梁的长度相当,以工字形钢梁的腹板为中心线,对称地贴装在每根次梁距离玻璃纤维池窑底部距离较近的上翼缘下表面。本实施例中,在每根次梁的上翼缘下表面以工字形钢梁的腹板为中心线,对称地贴装有两根冷却管,也即在每根次梁的上翼缘与腹板连接形成的两条顶角线之处通过角钢各贴装有一根冷却管3,两根冷却管之间通过连接管4相互连接;水量控制管路包括与水源连接的应急保安水管5,应急保安水管5上安装有若干大分水球阀7,每个大分水球阀7连接一个分水缸6,每个分水缸6上再安装若干小分水球阀8,大分水球阀7和小分水球阀8的数量根据需要冷却的次梁的数量确定,使一个小分水球阀8对应控制调节一根次梁上的冷却管,每根次梁上的冷却管的进水口通过进水管9与分水缸上的一个小分水球阀8相连,冷却管的出水口通过出水管10连接排水地沟11 ;本实施例中,根据位于玻璃纤维池窑1底部需要冷却的次梁的根数,应急保安水管上安装有10个DN40的大分水球阀,每个大分水球阀上做1个分水缸,每个分水缸上安装6个DN20的小分水球阀,因此小分水球阀的总数量为6*10 = 60个,能够分别控制60 根次梁的冷却情况。本实施例中,冷却管采用镀锌管,连接管、进水管和出水管均采用胶管, 应急保安水管的直径为60mm,冷却管的直径为26. 8mm,大分水球阀和小分水球阀均为不锈钢球阀,大不锈钢球阀的规格为DN40,小不锈钢球阀的规格为DN20。 一种减小玻璃纤维池窑烤窑过程次梁热变形的方法,所述次梁为工字形钢梁,位于玻璃纤维池窑底部的正下方,在每根次梁距离玻璃纤维池窑底部距离较近的上翼缘下表面以工字形钢梁的腹板为中心线,对称地贴装有冷却管,通过向冷却管注入冷却水,对次梁的上翼缘进行冷却,并通过控制冷却水水量的大小,控制次梁上翼缘的上翘变形量。本专利技术中,控制冷却水水量大小的方法,包括,将与水源连接的应急保安水管上设置若干大分水球阀,每个大分水球阀上再做一个分水缸,每个分水缸上再设置若干小分水球阀,使小分水球阀的总数量和需要冷却的次梁的数量一样,一个小不分水球阀连接一根次梁上的冷却管进水口,对应控制调节一根次梁的冷却情况;分别调节大分水球阀和小分水球阀,控制注入每根次梁上的冷却管的冷却水水量大小。具体做法是将每根次梁的上翼缘下表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震曾勇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国际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