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式湿法超细研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6293 阅读:2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立式湿法超细研磨机,包括研磨筒体(7)、主轴(4)和研磨盘(10),所述的研磨筒体(7)为正多边形筒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容积大、正多边形、有效长径比较大的筒体,叶片角度可调的叶片式研磨盘,解决了原有立式湿法超细研磨机运行速度高、单机容量小、产量低、无法一次生产出合格的产品,生产工艺难以控制、介质磨耗和易损件损耗大、能耗高,生产成本难以控制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结构紧凑、运行速度低、筒体有效容积大、有效长径比大、能耗低且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操作简单的立式湿法超细研磨机。(*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立式湿法超细研磨机,应用于粉体超细领域湿法生产高细度、高浓度、低粘度的粉体浆料产品。
技术介绍
目前,湿法生产超细粉体要求达到高细度、高浓度、低粘度,而公知的小型立式湿法超细研磨机结构是在支承座上设有研磨筒体,该研磨筒体为圆形,在研磨筒体上设有加砂口、出浆口和进浆口,在研磨筒体内设有研磨盘,研磨盘由叶片和连接套组成安装在主轴上,主轴由电机通过皮带轮减速后驱动,这种小型立式湿法超细研磨机运行速度高、单机容量小、产量低、无法一次生产出合格的产品。现有的圆筒形小型立式湿法超细研磨机作为技术人员因为习惯思维,仍在持续使用,也没有去考虑应有所改进,更谈不是如何进行改进。而现有的设备却存在着效率低、磨损大、产量低的问题。要生产高细度的产品必须多台研磨机串联连续研磨或一台研磨机研磨多次,因粉浆须经多次研磨造成过程温升高使产品粘度增高;产品的浓度达不到要求;产品的粒径分布极不稳定;有白度要求的产品其白度下降严重。并且,生产工艺难以控制、介质磨耗和易损件损耗大、能耗高,生产成本难以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运行速度低、筒体有效容积大、有效长径比大、能耗低的可长久使用的立式湿法超细研磨机。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立式湿法超细研磨机,包括研磨筒体、主轴和研磨盘,所述的研磨筒体为正多边形筒体。所述的研磨筒体为正三至八多边形筒体,其中正六边形筒体最好,研磨筒体的长径比为8~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的研磨盘的叶片的角度可调,叶片的角度为15°~3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研磨盘的叶片的结构为带锋口的扁平片式、圆棒式和锥棒式。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立式湿法超细研磨机,采用结构紧凑的立式机型,由于采用了正多边形研磨筒体,在小型机基础上提高了有效研磨容积,降低运行速度,研磨筒体的长径比为8~10,有效容积达到3000升至5000升,正多边形研磨筒体较园型研磨筒体能提高研磨效率15-20%,单机产量高,一次研磨即可生产出合格产品,介质磨耗和易损件损耗小、能耗低,生产成本大幅度下降,经一次研磨生产出高细度、高浓度、低粘度的合格浆料产品,生产能力和能效比在小型机基础上成倍提高。综上所述,本技术是一种结构紧凑、运行速度低、筒体有效容积大、有效长径比大、能耗低且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操作简单的立式湿法超细研磨机。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筒体结构图;图3是图2的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研磨盘结构图;图5是图4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图2、图3和图4,在支承座9上设有正六边形研磨筒体7,在正六边形研磨筒体7内壁设有导流板14,在正六边形研磨筒体7上设有加砂口5、出浆口6和进浆口8,在正六边形研磨筒体7内设有研磨盘10,研磨盘10由叶片12和连接套13组成安装在主轴4上,研磨盘10的叶片12为带锋口的扁平片式且角度为20°,主轴4由电机1通过行星摆线针轮减速机2和联轴器3驱动,研磨筒体7的长径比为10。研磨筒体7也可以是为正三边形筒体、正四边形筒体、正五边形筒体、正七边形筒体和正八边形筒体。研磨盘10的叶片12的结构也可以为圆棒式和锥棒式,其叶片角度对于不同物料性能有不同的角度,对于软物料为15°,对于硬物料为20°~30°,研磨筒体7的长径比为8。在图1所示中,325目粗浆从进浆口8进入磨机内,研磨介质(瓷珠)和助剂从加砂口5加入,电机1通过行星摆线针轮减速机2、联轴器3拖动主轴4和主轴4上的研磨盘10对正六边形筒体7内由粗浆、研磨介质和助剂组成的物料11进行搅拌、研磨,使粗浆变成超细浆料,细浆从上部的出浆口6溢出经筛分后即为合格产品。电机1、行星摆线针轮减速机2、主轴4分布在同一轴线,较低的线速度,利于降低介质磨损,延长易损件寿命,降低生产成本,降低噪音。图2和图3所示的筒体为正六边形结构,在正六边形研磨筒体7内壁设有导流板14,使物料在研磨盘10带动下作紊流运动,物料在被搅拌研磨的过程中,受离心力作用被抛向筒壁时受到筒壁的切向阻力后,产生回流和冲击剪切的反作用力,使物料受到多重力的作用,形成物料受冲击、剪切、研磨的多重作用力,有利于提高研磨效率。在原有设备的圆筒内的物料则是作规则运动,对筒体撞击损伤较大,设备易坏,需经常更换。而本专利技术采用是多边形结构,因而在筒壁处形成物料紊流自垫层,不规则运动的物料对筒体损伤作用力互相抵消,使筒壁几乎不磨损,从而保持筒体长久使用。专利技术人的实验也证明,多边形筒体较园型筒体能提高研磨效率15-20%。筒体的长径比大于8,有效容积达到3000升5000升,经一次研磨生产出高细度、高浓度、低粘度的合格浆料产品,生产能力和能效比在小型机基础上成倍提高。图4和图5所示的研磨盘为角度可调的叶片式结构,叶片结构为带锋口的扁平片式、圆棒式和锥棒式等。改变了传统的园盘开孔式结构,有效解决了研磨过程中因摩擦发热严重,降低研磨效率以及因物料夹盘严重增大设备启动负荷的问题。有利于提高研磨效率,降低启动负荷。利于降低设备的启动转矩、提高研磨效率。叶片的材料为硬质耐磨合金材料(耐磨硬质合金),保证研磨盘的使用寿命。权利要求1.一种立式湿法超细研磨机,包括研磨筒体(7)、主轴(4)和研磨盘(10),其特征是所述的研磨筒体(7)为正多边形筒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式湿法超细研磨机,其特征是所述的研磨筒体(7)为正三至八边形筒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立式湿法超细研磨机,其特征是所述的研磨筒体(7)为正六边形筒体。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立式湿法超细研磨机,其特征是所述的研磨盘(10)的叶片(12)的角度可调,其角度为15°~30°。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立式湿法超细研磨机,其特征是所述的研磨盘(10)的叶片(12)的结构为带锋口的扁平片式、圆棒式和锥棒式。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立式湿法超细研磨机,其特征是所述的研磨盘(10)的叶片(12)的结构为带锋口的扁平片式、圆棒式和锥棒式。7.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立式湿法超细研磨机,其特征是所述的研磨筒体(7)的长径比为8~10。8.根据权利要求4或6所述的一种立式湿法超细研磨机,其特征是所述的研磨筒体(7)的长径比为8~10。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立式湿法超细研磨机,包括研磨筒体(7)、主轴(4)和研磨盘(10),所述的研磨筒体(7)为正多边形筒体。本技术有效容积大、正多边形、有效长径比较大的筒体,叶片角度可调的叶片式研磨盘,解决了原有立式湿法超细研磨机运行速度高、单机容量小、产量低、无法一次生产出合格的产品,生产工艺难以控制、介质磨耗和易损件损耗大、能耗高,生产成本难以控制的问题。本技术是一种结构紧凑、运行速度低、筒体有效容积大、有效长径比大、能耗低且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操作简单的立式湿法超细研磨机。文档编号B02C17/00GK2799075SQ200520051060公开日2006年7月26日 申请日期2005年6月10日 优先权日2005年6月10日专利技术者冯建明, 史兴顺 申请人:湖南超牌化工有限公司, 冯建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立式湿法超细研磨机,包括研磨筒体(7)、主轴(4)和研磨盘(10),其特征是:所述的研磨筒体(7)为正多边形筒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建明史兴顺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超牌化工有限公司冯建明史兴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