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溶胶凝胶法制备Gd2Zr2O7纳米粉体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451845 阅读:2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22 10:36
一种溶胶凝胶法制备Gd2Zr2O7纳米粉体的方法,涉及一种制备纳米粉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初始稀土溶液的配置、成胶、干燥以及干凝胶的煅烧过程,将ZrOCl2﹒8H2O和Gd2O3分别配置成硝酸盐溶液,混合均匀后,加入螯合剂柠檬酸,并加入乙二醇,在不断搅拌的情况下用浓氨水调节体系pH值,再加入无水乙醇,然后将上述溶液在水浴中加热,使之形成透明溶胶和凝胶,凝胶经过干燥得到干凝胶,干凝胶经研磨后煅烧2h得到Gd2Zr2O7纳米粉体。该方法工艺简单,所采用的原料简单易得损失少,制备周期短,所得Gd2Zr2O7粉体粒径小、分布均匀、基本呈球状,应用在热障涂层领域和高放射性废物固化体领域中有广阔的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备纳米粉体的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溶胶凝胶法制备GdJr2O7 纳米粉体的方法。
技术介绍
Gd2Zr2O7材料具有较高的熔点、热膨胀系数、化学稳定、抗辐射性和热稳定性,以及较低的导热系数等物理化学特性,因此可广泛应用在热障涂层领域和高放射性废物固化体领域。在热障涂层领域,可替代目前广泛使用的陶瓷隔热表层材料6wt9T8wt%氧化钇稳定的氧化锆(YSZ),提高热障涂层的使用温度和延长其使用寿命;在防辐射材料领域,Gd2Zr2O7 比目前公认的第二代高放废物固化体钛酸盐基陶瓷的承受辐射损伤性能更优越,是固化 ^9Pu(半衰期对50(^)的理想陶瓷基材。有研究表明,随着粉体颗粒尺寸的降低,其热学性能和力学性能会有很大的增强。因此,研究GdJr2O7纳米粉体的制备有其必要性。烧结用陶瓷粉体的形貌严重影响着陶瓷烧结体的性能,粒径小且均勻的近球形颗粒可明显提高烧结活性,降低烧结温度。目前,制备纳米粉体的方法主要有机械球磨反应法、高温固相法、燃烧法、共沉淀法、溶胶-凝胶以及微乳液法等。机械球磨反应法和水热法合成工艺十分复杂,合成时间较长(一般不短于48h)。燃烧法制备纳米粉体存在晶粒尺寸分布不均勻的情况。固相法虽然简单易行,但对于多组分材料体系,容易造成组分分布不均勻,而且存在合成温度较高等问题。共沉淀法操作简单,却容易出现颗粒团聚。溶胶凝胶法可以使原料在分子水平混合并在较低的温度合成,所得粉体分散性良好、近似球形、尺寸在30-100nm范围内。溶胶凝胶法简单易行,成本低廉,在纳米材料的制备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Gd^r2O7纳米粉体的制备文献报道共沉淀法和固相反应法较多,溶胶凝胶法制备GdJr2O7纳米粉体材料未见有关文献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溶胶凝胶法制备GdJr2O7纳米粉体的方法采用柠檬酸为螯合剂,在加入少量乙二醇和乙醇的情况下合成GdJr2O7纳米粉体。该方法工艺简单, 可以在较低的温度下制备,所得GdJr2O7粉体粒径小,分布均勻,基本呈球状。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溶胶凝胶法制备GdJr2O7纳米粉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初始稀土溶液的配置、成胶、干燥以及干凝胶的煅烧过程,采用柠檬酸为螯合剂,乙二醇为交联剂,乙醇为分散剂;初始溶液的PH值控制在1-6,水浴温度为70-90°C ;总的稀土离子和柠檬酸的摩尔比为1:2, 柠檬酸和乙二醇的摩尔比为1:1. 5,无水乙醇加入量为10% ;有机分散剂无水乙醇的加入量为59Γ15% ;将&0C12 . SH2O和Gd2O3分别配置成硝酸盐溶液,混合均勻后,加入螯合剂柠檬酸,并加入乙二醇,在不断搅拌的情况下用浓氨水调节体系pH值,再加入无水乙醇,然后将上述溶液在水浴中加热,使之形成透明溶胶和凝胶,凝胶经过干燥得到干凝胶,干凝胶经研磨后煅烧池得到GdJr2O7纳米粉体。所述的一种溶胶凝胶法制备GdJr2O7纳米粉体的方法,干燥温度控制在 100-130°C。所述的一种溶胶凝胶法制备GdJr2O7纳米粉体的方法,前驱体煅烧的温度范围控制在500-1100°C之间。本专利技术的优点与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原料简单易得损失少,制备周期短,操作简便,在实际应用中有广阔的前景。2.本专利技术通过控制原料的配比,调节pH值,调节有机分散剂乙醇的加入量,以及在不同温度下煅烧来控制产品的晶型、形貌以及尺寸。前驱体在较低煅烧温度(900°C )下保温池得到了尺寸在30-100nm左右的GdJr2O7纳米粉体,形貌基本为球形,分散性较好。附图说明图1为样品的XRD分析; 图2为样品的红外(IR)分析;图3为干凝胶前驱体经900°C煅烧浊后,粉体的SEM形貌。注本专利技术的图1一图3为产物状态的分析示意图,图中文字或影像不清晰并不影响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理解。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中的材料选用原料Gd2O3和&0C12 . 8H20纯度均为99. 99%,柠檬酸,乙二醇,无水乙醇,氨水和硝酸等均为分析纯试剂,蒸馏水为二次水。以上试剂均没有经过纯化处理。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制备过程首先将&0C12 . SH2O溶于过量氨水中,充分反应得到白色胶状沉淀物,将沉淀过滤, 并用去离子水多次洗涤,去除Cl_,将沉淀溶于过量稀硝酸,搅拌得到^O(NO3)2溶液。再将 Gd2O3按精确的化学配比溶于稀硝酸溶液中,形成Gd(NO3)3溶液,并与^O(NO3)2溶液混合, 形成含Gd3+和&4+金属阳离子的混合溶液。然后,向混合液中加入柠檬酸(C6H8O7 . H2O, AR), η (CA) = 2 :1,搅拌溶解后,加入乙二醇(C2H6O2,AR), η (EG) η(CA) = 1.5:1,用氨水调节?!1值(?!1=1-6),再加入10%的无水乙醇。然后在70_90°C水浴中加热形成透明溶胶和凝胶,凝胶经过100-130°C干燥得到干凝胶。最后,将干凝胶经研磨后于500-1100°C煅烧2h得到Gd2Zr2O7纳米粉体。其反应机理稀土离子(Gd3+)和在溶液中水解并与柠檬酸(CA)螯合得到 RE-CA螯合物,螯合物在一定温度下反应聚合并不断聚集成大分子物质,形成高分子网络状结构。经低温干燥去除游离水分子得到蓬松的干凝胶,干凝胶经高温煅烧获得锆酸钆纳米粉体。结合具体实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实施例按照制备过程,准确称量0. 529g, ZrOCl2 . 8H20溶于15ml蒸馏水中,滴加5. 5ml氨水, 充分搅拌得到白色胶状沉淀物,将沉淀过滤,并用去蒸馏水多次洗涤,去除Cl—,将沉淀溶于30ml,0. 05mol/L的稀硝酸中,搅拌得到ZrO(NO3)2溶液。再将0. 529g, Gd2O3溶于30ml,·0.05mol/L稀硝酸溶液中,形成Gd (NO3) 3溶液,并与ZrO (NO3) 2溶液混合。向混合液中加入·1.328g柠檬酸,搅拌溶解后,加入5. 37ml乙二醇,在不断搅拌的情况下用浓氨水调节体系 PH值为2,加入7ml无水乙醇,在80°C水浴中加热蒸发24h使其形成透明凝胶。将凝胶置于干燥箱中于120°C干燥至形成灰褐色蓬松多孔的干凝胶。干凝胶经碾磨过筛后再经900°C 煅烧得到样品。采用日本理学(Rigaku) D/MAX-RB型X射线衍射仪及HITACHI S-3400N型扫描电镜对样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粉体结构为典型的烧绿石结构如图1,2,形貌基本为球形,尺寸在30-100nm左右,如图3所示。权利要求1.一种溶胶凝胶法制备GdJr2O7纳米粉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初始稀土溶液的配置、成胶、干燥以及干凝胶的煅烧过程,采用柠檬酸为螯合剂,乙二醇为交联剂,乙醇为分散剂;初始溶液的PH值控制在1-6,水浴温度为70-90°C ;总的稀土离子和柠檬酸的摩尔比为1:2,柠檬酸和乙二醇的摩尔比为1:1. 5,无水乙醇加入量为10% ;有机分散剂无水乙醇的加入量为59Γ15% ;将ZrOCl2 . SH2O和Gd2O3分别配置成硝酸盐溶液,混合均勻后,力口入螯合剂柠檬酸,并加入乙二醇,在不断搅拌的情况下用浓氨水调节体系PH值,再加入无水乙醇,然后将上述溶液在水浴中加热,使之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伟民马雷孙旭东李权赵翔张倩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化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