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制动力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449014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21 15:51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制动力控制装置,即便在利用发动机制动的较大的制动力进行作用的状况下,也能够按照驾驶者的意图来使制动装置制动。装载于车辆、在通常时车轮的滑动率(L2)为预定的阈值(L3)以上时进行防抱死制动控制的车辆制动力控制装置中,从所述发动机控制部获取与加速器开度对应的加速器开度信号、与离合器的连接状态对应的离合器连接信号、与变速器的动力传递状态对应的动力传递信号,在基于所述加速器开度信号、所述离合器连接信号、以及所述动力传递信号,判定为发动机制动的作用较大时,将所述预定的阈值(L3)变更为偏移阈值(L7),所述偏移阈值(L7)使所述防抱死制动控制与所述通常时相比难以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对制动装置进行防抱死制动控制的车辆制动力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已知对供给至制动装置的制动液的液压进行控制,进行制动装置的防抱死制动控制的车辆制动力控制装置。这种车辆制动力控制装置在检测到车轮的滑动时,进行防抱死制动控制。装载有车辆制动力控制装置的车辆除了利用制动装置的制动力以外,还有利用发动机制动的制动力在作用。即便在利用发动机制动的制动力进行作用的情况下,也与使制动装置工作时同样,由于车体的负载向前轮侧移动而使后轮的负载减少,后轮处于容易滑动的状态。因此,例如对于后轮驱动的汽车或摩托车等,在转弯时后轮由于发动机制动而滑动的情况下,重新开始向发动机的燃料供给并减少利用发动机制动的制动力。由于这样无法得到驾驶者期待的减速感,因此,提出了根据后轮的滑动状态,控制前轮的制动力的车辆制动力控制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平9 - 26773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然而,对于上述以往的车辆制动力控制装置,例如在由于降挡等使发动机制动进行作用且驱动轮成为滑动状态时,即便不使制动装置进行制动,防抱死制动控制也会介入。 在这样的状态下,即便驾驶者使制动装置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川贵洋山田和浩
申请(专利权)人:博世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