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芳基-1,3-异喹啉二酮类抗肿瘤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和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7445950 阅读:3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20 11:13
一种2-芳基-1,3-异喹啉二酮类抗肿瘤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和用途,该类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式如下:结构式I结构式I中:R表示氢,羟基或甲氧基;Ar是苯基、一个或多个卤素原子取代的苯基、三氟甲基苯基、3-乙炔基苯基、6-苯并噻唑基、2-乙酰氨基吡啶基等。该类药物化合物结构新颖、合成方法容易实现。抗增殖活性测定表明,大多数化合物对人前列腺癌细胞PC3,人肾癌癌细胞786-0均有明显生长抑制作用。体内抗S180肿瘤活性试验表明,化合物21的活性明显强于吉非替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3-异喹啉二酮类抗肿瘤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和用途的制作方法 ’ 3-异喹啉二酮类抗肿瘤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和用途
本专利技术属于抗肿瘤药物领域,涉及一种抗肿瘤的化合物,特别涉及一类,3-异喹啉二酮类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化合物,合成方法及其制备抗肿瘤药物制剂的用途。
技术介绍
恶性肿瘤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近20年来,我国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上升,肿瘤发病率约为200/10万人,每年新发病例达220万人以上,在治患者600万人以上。目前肿瘤的治疗手段仍然是传统的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及药物治疗,但在很大程度上仍是以药物治疗为主。因此,研究开发新的抗肿瘤药物具有重要意义。抗肿瘤药物按照作用原理可以大致分为三类(1)直接作用于DNA,破坏其结构和功能的药物;(2)干扰DNA和核酸合成的药物;(3)影响蛋白质合成的药物。近年来,随着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进展,对肿瘤发病机理有了更多的认识,找到了许多抗肿瘤药物作用的新靶点,使抗肿瘤药物的发展取得许多新的成就,如拓扑异构酶抑制剂、抗微管药物、蛋白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等。在多数肿瘤细胞中,蛋白酪氨酸激酶呈现高表达。针对这一特点,已经开发了吉非替尼、伊马替尼、埃洛替尼、索拉非尼、舒尼替尼和拉帕替尼等靶向蛋白酪氨酸激酶的小分子抗肿瘤药物。这些药物应用于临床治疗肿瘤,有些临床有效率并不高,有些也已经产生耐药性。需要发展新的抗肿瘤药物。采用药物分子设计的方法,本专利技术设计并合成的,3(2H,4H)_异喹啉二酮类化合物与4-芳胺基喹唑啉类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吉非替尼等)具有相同的药效团,因而具有抗肿瘤活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3-异喹啉二酮类抗肿瘤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和用途,该类化合物结构新颖、简单、合成方法容易实现,并且其生物活性测试能够对人前列腺癌细胞PC3和人肾癌细胞786-0生长有抑制作用,且其效果优于或接近于吉非替尼。体内抗肿瘤活性试验表明,化合物21的活性明显强于吉非替尼。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解决的该类,3-异喹啉二酮类抗肿瘤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式如下权利要求1. 一种,3-异喹啉二酮类抗肿瘤化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类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式如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异喹啉二酮类抗肿瘤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R是6,8-二甲氧基,6-甲氧基-8-羟基或6-甲氧基。3.—种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合成方法以取代的高邻苯二甲酸酐与取代的芳香胺在醋酸有机溶剂中回流合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合成5. 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3-异喹啉二酮类抗肿瘤化合物在制备抗肿瘤药物制剂中的应用。全文摘要一种,3-异喹啉二酮类抗肿瘤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和用途,该类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式如下结构式I结构式I中R表示氢,羟基或甲氧基;Ar是苯基、一个或多个卤素原子取代的苯基、三氟甲基苯基、3-乙炔基苯基、6-苯并噻唑基、2-乙酰氨基吡啶基等。该类药物化合物结构新颖、合成方法容易实现。抗增殖活性测定表明,大多数化合物对人前列腺癌细胞PC3,人肾癌癌细胞786-0均有明显生长抑制作用。体内抗S180肿瘤活性试验表明,化合物21的活性明显强于吉非替尼。文档编号C07D217/24GK102503888SQ20111030080公开日2012年6月20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8日专利技术者丁雯, 吕社民, 康博瑞, 张三奇, 惠宏襄, 曹永孝 申请人:西安交通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三奇康博瑞惠宏襄丁雯曹永孝吕社民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