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缘滚动轴承装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43246 阅读:3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16 22: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绝缘滚动轴承装配结构,其绝缘轴承套由轴承套和套圈组成,两者的径向配合面间隔有绝缘垫圈,轴向配合面间垫有聚酰亚胺薄膜层,两者的另一径向端面接缝处开有环形的凹槽,凹槽内填充有环状环氧树脂带;绝缘轴承套与端盖通过蝶形弹簧和六角螺栓把合,绝缘轴承套与端盖的径向配合面间隔有绝缘垫圈,六角螺栓与端盖的轴向配合处套装绝缘管,蝶形弹簧与端盖的径向配合面间隔有绝缘垫圈。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绝缘轴承套,绝缘轴承套与端盖径向贴合面以及两者紧固件与端盖贴合面间设置绝缘措施,可靠阻断轴承装配与端盖间的轴电流通路,保护轴承免于电腐蚀。本发明专利技术节省径向空间,特别适合于轴承装配径向空间受限的场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绝缘轴承装配结构,具体涉及一种使用滚动轴承的绝缘轴承装配结构。
技术介绍
电机运行过程中产生的轴电流由轴、轴承、端盖、机座形成回路,对轴承产生电腐蚀,严重破坏轴承工作面,进而影响电机运行性能。为阻断轴电流通过轴承,需要切断其回路,有效措施是采用绝缘轴承或等效绝缘结构。由于受绝缘轴承价格昂贵,货源有限的限制,采用等效绝缘结构是经济有效的措施。采用绝缘轴承套阻断轴承装配与端盖间的轴电流通路是常用的措施,现有的绝缘轴承套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套筒101和轴承套104,套筒101与轴承套104的轴向配合面用聚酰亚胺薄膜102垫紧,套筒101与轴承套104两端面接缝处开环状凹槽,凹槽内充满环氧树脂103,聚酰亚胺薄膜102和环状环氧树脂带103使套筒101与轴承套104轴向绝缘。如图2所示,绝缘轴承套的套筒101与轴承内盖105和轴承外盖106把合,绝缘轴承套的轴承套104与端盖107把合。根据强度和可靠性要求,绝缘轴承套的聚酰亚胺薄膜层102 与套筒101安装孔间应保证一定的距离,聚酰亚胺薄膜层102与轴承套104和端盖107轴向配合面间应保证一定的距离,因此在轴承内外盖、轴承不变的情况下,绝缘轴承套的径向尺寸必定大于非绝缘轴承套的尺寸,在某些轴承装配径向安装尺寸受限的场合,现有的绝缘轴承套结构就不适用,需要采用一种既可靠阻断轴电流又不增加径向空间的绝缘轴承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使用滚动轴承电机轴电流防护及轴承装配径向空间受限的问题,申请人经过研究改进,提供一种绝缘滚动轴承装配结构,该结构能够可靠阻断轴电流,使轴承免于电腐蚀,且适合于轴承装配径向空间受限的场合。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绝缘滚动轴承装配结构,包括套装在轴上的滚动轴承、甩油盘以及轴用弹簧挡圈, 所述滚动轴承的两端面分别设置轴承内盖和轴承外盖,滚动轴承的外圈套装有绝缘轴承套;所述绝缘轴承套由轴承套和套圈组成,套圈套装在轴承套外圈,轴承套和套圈的径向配合面间隔有绝缘垫圈,轴承套和套圈的轴向配合面间垫有聚酰亚胺薄膜层,轴承套和套圈的另一径向端面接缝处开有环形的凹槽,凹槽内填充有环状环氧树脂带;所述绝缘轴承套与端盖通过蝶形弹簧和六角螺栓把合,绝缘轴承套与端盖的径向配合面间隔有绝缘垫圈, 六角螺栓与端盖的轴向配合处套装绝缘管,蝶形弹簧与端盖的径向配合面间隔有绝缘垫圈。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环状环氧树脂带的外径大于所述轴承外盖的外径。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绝缘轴承套和轴承内盖、轴承外盖通过弹簧垫圈以及六角螺栓把合。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轴承外盖的左右两侧设有两个对称的注油孔,在任一侧注油孔上安装注油器,另一侧用螺栓封堵;轴承外盖的底部安装有导油管和盒体,盒体通过弹簧垫圈和六角螺栓安装在轴承外盖上。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采用绝缘轴承套,绝缘轴承套与端盖径向贴合面,以及两者紧固件与端盖贴合面间设置绝缘措施,可靠阻断轴承装配与端盖间的轴电流通路,有效保护轴承免于电腐蚀, 有利于电机的运行性能。由于绝缘轴承套的特殊设计使其节省径向空间,本专利技术特别适合于轴承装配径向空间受限的场合。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绝缘轴承套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绝缘滚动轴承装配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的绝缘轴承套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3中A处的放大图。图6是图3的B向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如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绝缘滚动轴承装配结构,主要包括轴承外盖1、轴用弹簧挡圈2、甩油盘3、滚动轴承4、轴承内盖5、绝缘轴承套6、绝缘垫圈7、绝缘管8、绝缘垫圈9、蝶形弹簧10、六角螺栓11、弹簧垫圈12以及六角螺栓13。滚动轴承4套装在轴上,滚动轴承4的内圈两端面分别用轴肩、甩油盘3轴向定位,滚动轴承4的外圈两端面分别用轴承内盖5、轴承外盖1定位。甩油盘3则由滚动轴承 4的内圈和轴用弹簧垫圈2定位。滚动轴承4的外圈套装在绝缘轴承套6内,绝缘轴承套6的内外两端面分别与轴承内盖5和轴承外盖1配合,绝缘轴承套6、轴承内盖5、轴承外盖1三者由紧固件弹簧垫圈 12以及六角螺栓13把合在一起。如图4所示,绝缘轴承套6由轴承套20和套圈22组成,套圈22套装在轴承套20 外,两者的径向配合面间隔有一层绝缘垫圈21,轴向配合面间用聚酰亚胺薄膜23垫紧,轴承套20和套圈22的另一径向端面接缝处形成环形凹槽,凹槽内充满环氧树脂M。绝缘垫圈21、聚酰亚胺薄膜层23和环状环氧树脂带M使轴承套20与套圈22轴径向配合面均形成电流开路。如图5所示,绝缘轴承套6与端盖25轴向把合,绝缘轴承套6与端盖25的径向配合面由绝缘垫圈7隔开,绝缘轴承套6与端盖25之间的紧固件为蝶形弹簧10和六角螺栓 11,六角螺栓11与端盖25的轴向配合处套有绝缘管8,蝶形弹簧10与端盖25的径向配合面由绝缘垫圈9隔开。绝缘垫圈7、绝缘管8和绝缘垫圈9使绝缘轴承套6与端盖25间轴径向均形成电流开路。绝缘轴承套6与轴承外盖1配合端面处的环状环氧树脂带M的外径大于轴承外盖1的外径,即轴承外盖1与绝缘轴承套6的套圈22之间绝缘,使轴电流也没有经轴承外盖传递给端盖可能。如图6所示,轴承外盖1的左右两侧设有两个对称的注油孔,在任一侧注油孔上安装注油器14,另一侧用螺栓15封堵。轴承外盖1的底部安装有导油管16和盒体17,用于容纳和排出废油脂。盒体17通过弹簧垫圈18和六角螺栓19安装在轴承外盖1上。以上所述的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以上实施例。可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基本构思的前提下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其他改进和变化, 均应认为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绝缘滚动轴承装配结构,包括套装在轴上的滚动轴承(4)、甩油盘(3)以及轴用弹簧挡圈(2),所述滚动轴承(4)的两端面分别设置轴承内盖(5)和轴承外盖(1),滚动轴承 (4)的外圈套装有绝缘轴承套(6);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轴承套(6)由轴承套(20)和套圈 (22)组成,套圈(22)套装在轴承套(20)外圈,轴承套(20)和套圈(22)的径向配合面间隔有绝缘垫圈(21),轴承套(20 )和套圈(22 )的轴向配合面间垫有聚酰亚胺薄膜层(23 ),轴承套(20)和套圈(22)的另一径向端面接缝处开有环形的凹槽,凹槽内填充有环状环氧树脂带(24);所述绝缘轴承套(6)与端盖(25)通过蝶形弹簧(10)和六角螺栓(11)把合,绝缘轴承套(6)与端盖(25)的径向配合面间隔有绝缘垫圈(7),六角螺栓(11)与端盖(25)的轴向配合处套装绝缘管(8),蝶形弹簧(10)与端盖(25)的径向配合面间隔有绝缘垫圈(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绝缘滚动轴承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环氧树脂带 (24)的外径大于所述轴承外盖(1)的外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绝缘滚动轴承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轴承套(6)和轴承内盖(5)、轴承外盖(1)通过弹簧垫圈(12)以及六角螺栓(13)把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绝缘滚动轴承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外盖(1)的左右两侧设有两个对称的注油孔,在任一侧注油孔上安装注油器(14),另一侧用螺栓(15)封堵;轴承外盖(1)的底部安装有导油管(16)和盒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嫦杰赵文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电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