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备机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11221 阅读:2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07 18:11
一种电子设备机壳,其包括一底座、一固定收容于所述底座内的主板及若干安装于所述主板的扩充卡,每一扩充卡包括一I/O遮片,所述I/O遮片包括一第一定位片,所述底座对应这些扩充卡设有一后窗,所述后窗枢转地安装一固定架,所述后窗包括一顶板,所述固定架包括一抵压部,抵压部包括一第一卡扣板及与所述第一卡扣板相对的第二卡扣板,所述第一定位片及所述顶板可夹置于所述第一卡扣板及第二卡扣板之间而将这些扩充卡的I/O遮片固定于所述后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子设备机壳。技术背景电子设备,如服务器(Server)或储存式服务器(Storage Server)通常设有 PCI (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标准 5 PCI-E(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 Express)标准的扩充卡。扩充卡的金手指插接于主板上的扩充卡插槽,同时电子设备的机壳的后窗设有固定装置以进一步固定扩充卡上的1/0遮片。1/0遮片一般包括一第一定位片及垂直于第一定位片的第二定位片。现有技术中,通常将1/0遮片的第二定位片插入后窗设置的限位孔中,再藉由螺钉将1/0遮片第一定位片固定于后窗。然而,此种固定方式费时费力且操作极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便于固定扩充卡的电子设备机壳。一种电子设备机壳,其包括一底座、一固定收容于所述底座内的主板及若干安装于所述主板的扩充卡,每一扩充卡包括一 1/0遮片,所述1/0遮片包括一第一定位片,所述底座对应这些扩充卡设有一后窗,所述后窗枢转地安装一固定架,所述后窗包括一顶板,所述固定架包括一抵压部,抵压部包括一第一卡扣板及与所述第一卡扣板相对的第二卡扣板,所述第一定位片及所述顶板可夹置于所述第一卡扣板及第二卡扣板之间而将这些扩充卡的1/0遮片固定于所述后窗。相较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电子设备机壳通过固定架将扩充卡上的1/0遮片固定于机壳的后窗,无需用螺钉固定方便简单。附图说明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图1为本专利技术电子设备机壳较佳实施方式的立体图,所述电子设备机壳包括一底座、一主板、若干扩充卡及一扩充卡固定装置。图2为图1中扩充卡及扩充卡固定装置的放大的组装图。图3为图2的分解图。图4为图3的扩充卡固定装置的分解图,该扩充卡固定装置包括一后窗、一固定架及两卡扣件。图5为图4的固定架及两卡扣件的另一方向视图。图6为图3的扩充卡固定装置的使用状态图。图7为图2的剖视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底座10底板12侧板14主板20扩充卡30主体32I/O 遮片34第一定位片340第二定位片342扩充卡固定装置 40后窗42固定架44卡扣件46固定片462卡扣片464铆柱4620卡扣4640后板48窗口480框架50底壁52侧壁54顶板56固定孔540、710凸起542、620、640卡槽544抵压部60第一"^扣板62第二卡扣板64容置空间65入口66开口76狭缝6 抵压片6 本体71挡止片72限制部74连接片740限制片742通孔71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电子设备机壳的较佳实施方式包括一底座10、一主板20、若干扩充卡30及一扩充卡固定装置40。该底座10包括一底板12及两垂直设置于底板12两长侧缘的侧板。主板20固定于底板12。电子设备机壳内的电子组件,如处理器、内存等,均固定于所述主板20并与主板 20电性连接。请参阅图2及图3,每一扩充卡30包括一固定于主板20并与主板20电性连接的主体32及一 I/O遮片34。所述I/O遮片34与现有的I/O遮片相同,包括一水平方向上的第一定位片340及一竖直方向上的第二定位片342。请同时参阅图4至图7,所述扩充卡固定装置40包括一设置于底座10的后窗42、 一固定架44及两卡扣件46。所述后窗42与电子设备机壳中现有的后窗相同,其包括一方形的后板48及一垂直组设于后板48的框架50。所述后板48开设若干对应扩充卡30的 I/O遮片34的I/O窗口 480。框架50包括一底壁52、两侧壁M及一顶板56。每一侧壁M 的内侧面包括一靠近底壁52的固定孔M0、一位于固定孔540斜下侧的凸起542及两靠近顶板56且自上而下排列的两卡槽M4。所述底壁52上开设有蜂巢孔。固定架44呈U形,包括一抵压部60及垂直于所述抵压部60两端的枢转片70。该抵压部60的截面大致呈U形且分为两层,其包括一第一卡扣板62、一位于第一卡扣板62下方且与第一卡扣板大致平行的第二卡扣板64、一由第一卡扣板62及第二卡扣板64形成的容置空间65及进入该容置空间65的入口 66。该第二卡扣板64由第一卡扣板62向一侧沿长度方向向下然后再向内弯折形成。第一卡扣板62的中心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地下凹形成若干面对第二卡扣板64的凸起620。第一卡扣板62于每一凸起620的两侧开设两狭缝 624。第一卡扣板62向另一侧沿长度方向向下然后再向内弯折形成一抵压片626。所述第二卡扣板64于中心沿其长度方向形成一条形的凸起640并于边缘处向外弯折以使入口 66 变大。每一枢转片70包括一片状的本体71、一突设于本体71远离第二卡扣板64的一端的挡止片72及一设置于本体71 一侧的限制部74。该限制部74呈U形,其包括两与本体 71连接的连接片740及一与本体71平行的限制片742。所述限制部74与本体71形成一供卡扣件46穿设的开口 76。本体71开设两位于限制部74 一侧的固定孔710,并开设一靠近挡止片72的通孔712。通孔712为沉头孔。 卡扣件46由弹性材料制成且呈T形,其包括一固定片462及一卡扣片464。固定片 462的两端分别垂直突设一铆柱4620。卡扣片464的两长侧缘分别垂直突设一卡扣4640。 铆柱4620与卡扣4640的延伸方向相同。 组装时,将两卡扣件46的卡扣片464分别穿过两枢转片70的开口 76,同时限制部74限制卡扣件46的固定片462使得两卡扣件46的铆柱4620正对两枢转片70的固定孔710。再将铆柱4620铆合于固定孔710内,使得两卡扣件46固定于两枢转片70。然后将两枢转片70的通孔712正对框架50的两侧壁M的固定孔MO,通过两铆钉80穿过两通孔712固定于固定孔MO内,使得固定架44可通过两枢转片70以铆钉80为轴心旋转。将扩充卡30固定于主板20,使得主体32与主板20电性连接,I/O遮片34的第一定位片340抵接框架50的顶板56,第二定位片342以现有的方式安装于后窗42设置的限位孔中,同时每一第二定位片342正对一窗口 480。最后向上旋转固定架44,使得顶板56及第二定位片342由入口 66进入固定架44的容置空间65内,凸起620及抵压片6 抵压第二定位片 342,凸起640抵压顶板56,从而使得I/O遮片34固定于后窗42。同时限制部74限制卡扣件46的卡扣片464,固定架44的卡扣4640卡扣于框架50两侧壁M的卡槽M4,使得固定架44固定于框架50。在向下旋转固定架44时,挡止片72可挡止于后窗42的凸起M2,以避免固定架 44过度向下旋转与后窗42碰撞使后窗42破损。本专利技术电子设备机壳通过固定架44将扩充卡30上的I/O遮片34固定于机壳的后窗42,无需用螺钉,固定方便简单。权利要求1.一种电子设备机壳,其包括一底座、一固定收容于所述底座内的主板及若干安装于所述主板的扩充卡,每一扩充卡包括一 I/O遮片,所述I/O遮片包括一第一定位片,所述底座对应这些扩充卡设有一后窗,所述后窗枢转地安装一固定架,所述后窗包括一顶板,所述固定架包括一抵压部,抵压部包括一第一卡扣板及与所述第一卡扣板相对的第二卡扣板, 所述第一定位片及所述顶板可夹置于所述第一卡扣板及第二卡扣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炫璋张家铭陈炳宏
申请(专利权)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