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机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44546 阅读:2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计算机机壳。该计算机机壳包括一机壳本体以及一承载件,该机壳本体供一主机板设置;该承载件设置于该机壳本体,并供多个第一硬件设置,该些第一硬件电性连接于该主机板;其中该些第一硬件的至少一第一硬件可更换为至少一第二硬件,该第二硬件电性连接于该主机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计算机机壳具有该承载件,根据使用者需求,在该承载件上设置或更换硬件,形成不同的硬件组合,无需更换该机壳本体,而且不会造成该机壳本体的空间浪费。当该些硬件皆设置于该承载件时,压缩该些硬件设置于该计算机机壳的体积,使该计算机机壳小型化。(*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计算机机壳,特别是指一种可设置各种硬件组合的计算机机tJXi O
技术介绍
目前一般计算机机壳发展趋势均朝向小型计算机机壳化方向发展,对小型计算机机壳而言,由于空间的限制,通常将主机板设置集中在单一角落中,而然后主要零件(如 CPU、电源供应器、硬盘、散热片、接口卡等)设置于固定的位置,并与主机板连接。由上述可知,公知计算机机壳的内部零件设置位置为固定的,如此原本位置上的零件卸下后,无法装置另一零件,导致计算机机壳内空间的浪费。因小型计算机机壳内未设置多的扩充空间,所以使用者无法根据其需求增加计算机机壳内的零件,如果需要增加其他零件时,必须更换计算机机壳,如此造成使用者使用上的不便。有鉴于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计算机机壳,可根据使用者需求,在计算机机壳内形成不同硬件组合,无需更换计算机机壳,而且不会造成计算机机壳内空间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机壳,其主要提供一承载件,其供多个硬件设置及置换,可根据使用者需求形成不同的硬件组合,无需更换计算机机壳,而且不会造成计算机机壳内空间的浪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机壳,该些硬件设置于该承载件上,压缩该些硬件设置于该计算机机壳的体积,使该计算机机壳小型化。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计算机机壳,该计算机机壳包括一机壳本体,该机壳本体供一主机板设置;以及一承载件,该承载件设置于该机壳本体,并供多个第一硬件设置,该些第一硬件电性连接于该主机板;其中,该些第一硬件的至少一第一硬件可更换为至少一第二硬件,该第二硬件电性连接于该主机板。本技术可根据使用者的需求在承载件上置换及设置符合其需求的硬件,以形成不同的硬件组合,无需更换机壳本体,而且不会造成机壳本体内空间的浪费。并可使该计算机机壳小型化。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组装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的另一组装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剖面图;图5为本技术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组装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组装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图8为本技术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计算机机壳163固定孔10机壳本体165散热组件101下盖2硬件103上盖21第一硬件11扩充插槽23第二硬件12承载件25固定部121固定孔251固定件13支撑件3主机板131凸柱31插座14预留空间4接口卡16连接架41插件161连接部5转接卡具体实施方式为使审查员对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及所达到的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 谨佐以较佳的实施例及配合详细的说明,说明如后请参阅图1及图2,是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组装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机壳1,计算机机壳1供多个硬件2设置,其中该些硬件2分为多个第一硬件21及第二硬件23,该些硬件2不会一次设置于计算机机壳1内,而是根据使用者的需求设置。计算机机壳1包含一机壳本体10及一承载件12,机壳本体10包含一下盖101 及一上盖103,承载件12设置于下盖101,本实施例仅将该些第一硬件21设置于承载件12, 如此下盖101容置该些第一硬件21。然后一主机板3设置于下盖101,并位于承载件12的下方。该些第一硬件21与主机板3电性连接,藉由主机板3上的处理器(图中未示)控制该些第一硬件21。最后上盖103设置于下盖101,以覆盖并保护该些第一硬件21及主机板 3。本实施例的该些第一硬件21包含一读卡机及一网络卡,但第一硬件21的种类不以此为限。请一并参阅图3,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然后可根据使用者的需求更换该些第一硬件21的一第一硬件21为第二硬件23,举例来说,本实施例将网络卡(第一硬件21)卸下更换为一 POE接口卡(第二硬件23),本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不应当以此为限。上述第一硬件21更换为第二硬件23的方式是先将第一硬件21从承载件12上卸下,然后第二硬件23设置于承载件12,并位于第一硬件21从承载件12卸下的位置。第一硬件21与第二硬件23间可如此更换,再参阅图2,主要因为承载件12具有多个固定孔121, 该些第一硬件21及第二硬件23分别具有多个固定部25,该些固定孔121与该些固定部25 对应。所以该些第一硬件21及第二硬件23设置于承载件12,通过该些第一硬件21及第二硬件23的该些固定部25设置于对应的该些固定孔121,以固定该些第一硬件21及第二硬件23于承载件12。当第二硬件23的该些固定部25与第一硬件21的该些固定部25相对应时,第二硬件23的该些固定部25对应的该些固定孔121,与第一硬件21的该些固定部25对应的该些固定孔121 —样,则不须在承载件12上另外设置对应第二硬件23的该些固定部25的该些固定孔121。本实施例的第二硬件23 (Ρ0Ε接口卡)的该些固定部25与第一硬件21 (网络卡)的该些固定部25相对应,所以第二硬件23的该些固定部25可设置于第一硬件21 的该些固定部25原本设置的该些固定孔121。此外,当第二硬件23的该些固定部25与第一硬件21的该些固定部25不相对应时,承载件12在先前制造时已设置对应第二硬件23的该些固定部25的该些固定孔121,虽然第二硬件23与第一硬件21固定于承载件12的同一位置上,承载件12已有对应第二硬件23的该些固定部25的该些固定孔121,使第二硬件23的该些固定部25固定于该些固定孔121,即使具有不同固定部25的第一硬件21及第二硬件23可容易地在承载件12上相互置换。上述每一固定部25包含一固定件251,当第一硬件21或第二硬件23固定于承载件12时,固定部25的固定件251固定于对应的固定孔121。再参阅图2,本实施例的计算机机壳提供承载件12可承载各种硬件2,主要因为承载件12的该些固定孔121供该些硬件2设置。此外,因为硬件2的该些固定部25固定于承载件12,固定部25微凸出承载件12,所以承载件12未设有该些硬件2的一表面与下盖 101间具有一预留空间14,固定部25不会受到下盖101的阻碍而无法固定于承载件12。然后承载件12与下盖101间的预留空间14亦提供该些硬件2散热的空间,防止该些硬件2 过热,导致该些硬件2损坏。而且该些硬件2具有一连接线路,可塞于预留空间14内,不会影响该些硬件2的设置。请参阅图4,是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剖面图;如图所示,当硬件2无法直接设置于承载件12时,硬件2通过一连接架16固定于承载件12。举例来说,本实施例的读卡机(硬件幻通过连接架16设置于承载件12。连接架16具有至少一连接部161,连接部161设置于承载件12的固定孔121,以固定连接架16于承载件12。上述对应连接部 161的固定孔121为先前制造承载件12时设置。连接架16具有两固定孔163,硬件2的两固定部25的两固定件251设置于两固定孔163内,进而使硬件2固定于连接架16,进而通过连接架16固定于承载件12。上述连接架16主要用于无法直接设置于承载件12的该些硬件2,该些硬件2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计算机机壳,该计算机机壳包括:一机壳本体,该机壳本体供一主机板设置;以及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机壳还包括一承载件,该承载件设置于该机壳本体,并供多个第一硬件设置,该些第一硬件电性连接于该主机板;其中,该些第一硬件的至少一第一硬件可更换为至少一第二硬件,该第二硬件电性连接于该主机板。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若樵
申请(专利权)人:建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