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光鼓及其减振方法、以及感光鼓单元技术

技术编号:7408048 阅读:2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03 06: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感光鼓及其减振方法、以及感光鼓单元。所述感光鼓具备能够在不追加新部件的情况下降低成为噪声原因的振动的构造。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感光鼓(2)具备:在表面形成有感光层(12)的筒状的导电性基体(11)、和通过从导电性基体(11)的两端插入而安装在该两端的凸缘(13)。在导电性基体(11)的筒长方向(Z)上,凸缘(13)的前端部(13a)在感光层(12)的带电区域(Le)内与导电性基体(11)的内面(11a)接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组装到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等利用了电子照相工艺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感光鼓的减振构造及减振方法。特别是,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降低成为噪声原因的振动的感光鼓的构造及减振方法。
技术介绍
在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等图像形成装置中组装的感光鼓,用于进行电子照相工艺中的带电、曝光、显影及转印。为了降低该感光鼓中产生的振动,已经提出了多种技术。例如,提出了如以下的专利文献1、2记载的技术。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下述技术按照感光鼓的固有振动频率比激振力的频率高的方式,确定圆筒状鼓的刚性。这是为了避免由于感光鼓的固有振动频率与激振力的频率一致而产生的感光鼓的共振的技术。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内置有例如铝等填充物的感光鼓(参照专利文献2的图3)。 这是通过内置的填充物来增加感光鼓的重量及刚性,从而降低感光鼓的振动的技术。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 日本国特开平10-222011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国特开平6-95560号公报另一方面,详细内容后述,本专利技术者们以感光鼓为对象实施了其噪声调查的结果, 发现来自感光鼓的噪声的主要原因是伴随于带电的来自带电器的激振力所引起的鼓的强制振动。由于感光鼓的固有振动频率与带电频率相比足够高,因此感光鼓的共振在其噪声原因中并不特别成问题。即,如专利文献1那样着眼于感光鼓的共振(固有振动频率)的技术,作为感光鼓的噪声对策意义不大。在此,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技术如上所述是通过增加感光鼓的重量及刚性来降低感光鼓的振动的技术。这样单纯地增加感光鼓的重量及刚性,结果是能够抑制伴随于带电的鼓的振动。然而,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技术中,需要向感光鼓内部插入填充物(新部件的追加)及通过发泡剂等固定填充物(新部件固定工序的追加),会导致感光鼓的制造成本上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情况而实现,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能够在不追加新部件的情况下降低成为噪声原因的振动的构造的感光鼓。(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者们发现通过利用加长了向筒状导电性基体插入的插入部长度的凸缘, 并使该凸缘的前端部在带电区域的内侧与导电性基体的内面接触,能够降低伴随于带电的激振力所引起的导电性基体的强制振动。本专利技术基于该发现而完成。S卩,本专利技术的感光鼓的特征在于具备筒状的导电性基体,其表面形成有感光层; 和凸缘,其通过从所述导电性基体的端部插入而安装在所述端部,在所述导电性基体的带电区域内,所述凸缘与所述导电性基体的内面接触。根据该结构,通过在带电区域的内侧使导电性基体(感光鼓)的内面与凸缘接触, 能够将导电性基体的强制振动抑制得较小。即,能够降低成为噪声原因的导电性基体的振动。另外,在制造感光鼓时无需增加部件数量。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第2方式的感光鼓单元的特征在于具备所述感光鼓;和用于使所述感光层带电的带电器,在形成于所述导电性基体的表面的所述感光层与所述带电器的接触区域内,所述凸缘与所述导电性基体的内面接触。根据该结构,通过在感光层与带电器接触的区域的内侧,使导电性基体(感光鼓) 的内面与凸缘接触,能够将导电性基体的强制振动抑制得较小。即,能够降低成为噪声原因的导电性基体的振动。另外,在制造感光鼓时无需增加部件数量。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第3方式的感光鼓的减振方法中,所述感光鼓具备表面形成有感光层的筒状的导电性基体、和安装在所述导电性基体的端部的凸缘,该感光鼓的减振方法的特征在于,从所述导电性基体的端部插入所述凸缘,在所述导电性基体的带电区域内使所述凸缘与所述导电性基体的内面接触,从而降低伴随于带电的激振力所引起的所述导电性基体的强制振动。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在形成于所述导电性基体的表面的所述感光层与用于使所述感光层带电的带电器的接触区域内,使所述凸缘与所述导电性基体的内面接触。(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可在不追加新部件的情况下将成为噪声原因的振动降低至与现有技术同等程度或以上的感光鼓。附图说明图1是具备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感光鼓的感光鼓单元的剖视图。图2 (a)是图1的A-A向视图,图2 (b)是图2 (a)的B-B向视图。图3是表示凸缘的插入部长度与感光鼓的固有振动频率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图4是表示凸缘的插入部长度与感光鼓的激振线上的强制振动振幅的总和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效果的实际验证结果(基于打印机实际设备的评价结果)的曲线图。图6是用于表示凸缘的变形例的感光鼓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具备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感光鼓2的感光鼓单元1的剖视图。图2(a)是图1的A-A向视图(感光鼓单元1 的主视图)。另外,图2(b)是图2(a)的B-B向视图(感光鼓单元1的侧视图)。(感光鼓单元的结构)如图1所示,感光鼓单元1是具备感光鼓2和带电辊3 (带电器)的接触带电式的感光鼓单元。此外,本专利技术还可应用于利用了电晕放电等的非接触带电式的感光鼓单元。(带电辊)带电辊3具备导电性芯部14和在其外周形成的导电性弹性层15。导电性芯部14 是由铁或不锈钢等导电性材料形成的棒状体。导电性弹性层15是由含有碳的氨基甲酸乙酯等导电性材料形成的筒状的层。带电辊3随着感光鼓2的旋转而从动旋转。S卩,带电辊 3与感光鼓2接触。通过带电辊3以接触方式对后述的感光层12进行带电处理。此外,也可使用带电辊3以外的带电器,例如可使用叶片型、刷型等的带电器。(感光鼓)感光鼓2具备表面形成有感光层12的筒状的导电性基体11、和从导电性基体11 的两端插入而分别安装在该两端的两个凸缘13。如图1所示,感光鼓2例如沿顺时针方向以规定的周速度被旋转驱动。此外,也可仅在导电性基体11的两端部中的任一个端部安装凸缘13。(导电性基体)筒状的导电性基体11是铝制的管。此外,导电性基体11由导电性材料形成即可, 例如还可以是不锈钢制的管。导电性基体11的直径比带电辊3的直径大。在导电性基体11的表面形成的感光层12例如是有机感光层。在导电性基体11 的全周范围内形成了感光层12。在筒长方向Z上,从导电性基体11的一端到另一端为止形成有感光层12。该感光层12被带电辊3带电处理而带负电荷或正电荷。(带电区域)为了使感光层12均勻带电,对带电辊3施加叠加了直流电压和交流电压的电压。 若对带电辊3施加该电压,则会在感光鼓2 (导电性基体11)与带电辊3之间作用基于静电力的引力。该引力的大小周期性变动,从而感光鼓2(导电性基体11)振动。由于静电力而周期性变动的该引力是伴随于带电的激振力。由该激振力引起的感光鼓2(导电性基体 11)的振动是伴随于带电的噪声的原因。对带电辊3施加的上述的交流电压的频率是带电频率。在本专利技术中,带电区域是指通过带电辊3而直接被带电的区域(范围)。换而言之,在感光鼓2(导电性基体11)与带电辊3(带电器)之间作用上述引力的导电性基体11 的区域(范围)是带电区域。进而,在导电性基体11的表面形成的感光层12直接被带电辊3(带电器)带电(受到激振力)的区域是带电区域。该带电区域由导电性基体11与带电辊3的相互位置关系、带电辊3中产生静电力的区域(范围)等决定。本实施方式的带电区域Le如图2(a)所示,在导电性基体11的筒长方向Z上,是除导电性基体11的两端部(长度Ll部分)的中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次桥一树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