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幅卷材压光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06864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03 05:01
一种宽幅卷材压光辊,它包括内胆、设置在所述内胆外侧的辊面、分别焊接固定在所述内胆和辊面的两端部的一对轴头法兰,所述的轴头法兰上分别固定有轴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胆包括多个沿轴向排布并焊接固定的内筒和设置在所述内筒中的芯管,所述芯管上套接有多个沿径向延伸的内胆撑板,所述的内胆撑板焊接固定于相邻两个所述内筒之间,所述辊面包括多个沿轴向排布并焊接固定的外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内胆和辊面分别采用多个分段内筒和外筒焊接而成,该结构能够制作出超长压光辊,并保证压光辊的直线度、提高压光辊的强度,用于生产超宽型PE防水卷材。(*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防水材料加工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超宽型防水卷材的压光棍。
技术介绍
聚乙烯(PE)不溶于水,具有良好的防水特性,即使在一些化学溶剂中,如甲苯、醋酸等,也只有在70摄氏度以上温度时才略有溶解,因此被广泛用于防水领域。目前PE卷材的生产主要是通过将固体颗粒状的PE原料融化成胶状,然后经过挤出机的成型模具挤出到用于光洁片材表面的压光辊装置,进而将PE卷材加工成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防水卷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大多生产防水卷材的生产线,加工出来的制品都是窄幅卷材,受辊筒加工技术的制约,超宽型防水卷材非常鲜见。由于辊筒宽度太宽一方面不好进行整体加工,辊筒加长以后如何保证辊面的直线度、辊筒的同心度是技术难题,而辊筒表面直线度偏大、同心度不好,将导致卷材制品的平整性不好、厚薄不均;另一方面由于辊筒宽度过宽无法解决冷却均勻性的问题, 辊筒两端温度不均或温度控制不好,会使防水卷材粘辊,影响卷材的光滑性,并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好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的不足,提供一种宽幅防水卷材压光辊,可用于生产超宽型防水卷材。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宽幅卷材压光辊,它包括内胆、设置在所述内胆外侧的辊面、分别焊接固定在所述内胆和辊面的两端部的一对轴头法兰,所述的轴头法兰上分别固定有轴头,所述的内胆包括多个沿轴向排布并焊接固定的内筒和设置在所述内筒中的芯管,所述芯管上套接有多个沿径向延伸的用于支撑所述内筒的内胆撑板,所述的内胆撑板焊接固定于相邻两个所述内筒之间,所述辊面包括多个沿轴向排布并焊接固定的外筒。本技术更进一步地技术方案是在所述压光辊的轴向上,相邻两个所述的外筒之间的焊接点与相邻两个所述内筒之间的焊接点相错开。优选地,所述的外筒的轴向延伸长度大于所述内筒轴向延伸的长度。更进一步地,各所述的轴头上分别开设有可供进水内管插入的轴头孔,所述的内胆的外圆周表面上设置有沿螺旋方向延伸的第一螺旋槽和第二螺旋槽,所述的第一螺旋槽和第二螺旋槽分别将所述内胆和辊面之间的空隙分隔形成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位于所述压光辊前端的轴头和轴头法兰上均开设有第一进水孔和第二出水孔,位于所述压光辊后端的轴头和轴头法兰上均开设有第二进水孔和第一出水孔,各所述的轴头孔的孔壁与各内管的外壁面之间分别形成回水孔;所述第一流道的前端通过所述第一进水孔连通位于所述压光辊前端的内管的内腔,所述的第一流道的后端通过所述第一出水孔连通位于所述压光辊后端的回水孔;所述第二流道的后端通过所述第二进水孔连通位于所述压光辊后端的内管的内腔,所述第二流道的前端通过所述第二出水孔连通位于所述压光辊前端的回水孔。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进水孔、第一出水孔、第二进水孔、第二出水孔分别有多个, 且多个所述的第一出水孔、多个第一进水孔、多个第二出水孔、多个第二进水孔均分别沿周向均勻分布在所述的轴头和轴头法兰上。优选地,所述的轴头的端部还设置有分流锥,所述的分流锥堵在所述轴头孔和芯管之间,所述的分流锥具有朝向所述内管开口方向的锥形凸起。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内胆和辊面分别采用几个分段内筒和外筒焊接而成,该结构能够制作出超长压光辊,并保证压光辊的直线度、提高压光辊的强度, 用于生产超宽型PE防水卷材;另外,本技术采用双向进出水原理,可保证压光辊前后端部的温度分布均勻,使制品两端厚薄均勻,且辊面温度更易于控制,因此制品表面更加光滑;最后,本技术通过设置内胆撑板和芯管,内胆通过多段内筒分别与内胆撑板焊接在一起,因此增加了压光辊的内部强度,从而保证辊面的强度、保证压光辊的直线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内胆组件的外形图;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图(第一流道工作示意);图3为图2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图2中B区域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的剖视图(第二流道工作示意);图6为图5中D区域的放大图;图7为图5中C区域的放大图;图8为本技术的外形图。其中1、轴头;2、轴头法兰;3、内管定位管;4、分流锥;5、芯管;6、内胆撑板;7、螺旋片;8、内胆;9、辊面;11、轴头孔;15、第一进水孔;16、第二出水孔;17、回水孔;18、内筒; 19、外筒;31、内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本说明书中所述的“前”方与附图2中的左侧相对应,说明书中所述的“后”方与附图2中的右侧相对应。如附图1、2、5、8所示,一种宽幅卷材压光辊,它包括内胆8、套设在所述内胆8夕卜侧的辊面9、分别焊接固定在所述内胆8和辊面9的两端部的一对轴头法兰2,各所述的轴头法兰2上分别固定有轴头1,轴头法兰2与轴头1焊接成整体,便于支撑辊面9。所述的轴头1上分别开设有可供进水内管31插入的轴头孔11,所述的内胆8包括几个沿轴向排布并焊接固定的内筒18和设置在所述内筒18中的芯管5,所述芯管5的两端部分别焊接在前后轴头上,因此可以保证两端轴头1的同心,芯管5上套接有多个沿径向延伸的内胆撑板6,内胆撑板6自芯管5延伸至内筒18的内壁面,且该内胆撑板6位于相邻两个内筒18 之间,并分别与两侧内筒18相焊接固定。所述辊面9包括几个沿轴向排布焊接的辊身19,本实施例中,为减少辊面上的焊接点,提高压光辊的强度,外筒19的长度大于内筒18的长度,且在所述压光辊的轴向上,相邻两个所述的外筒19之间的焊接点与相邻两个所述内筒 18之间的焊接点相错开。参见附图2、3、4、5、6、7所示,内胆8的外表面焊接有沿螺旋方向延伸的螺旋片7, 螺旋片7使轴头法兰2径向上的水流入辊面9和内胆8之间的流道,螺旋片7用于使水的流道分道行驶,使水的流向更加均勻。该螺旋片7在所述的内胆8的外圆周表面上形成第一螺旋槽和第二螺旋槽,所述的第一螺旋槽和第二螺旋槽分别将所述内胆8和辊面9之间的空隙分隔形成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位于所述压光辊前端的轴头1和轴头法兰2上均开设有第一进水孔15和第二出水孔16,位于所述压光辊后端的轴头1’和轴头法兰2’上均开设有第二进水孔15’和第一出水孔16’,轴头孔11的孔壁与内管31的外壁面之间形成回水孔17’轴头孔11’的孔壁与内管31’的外壁面之间形成回水孔17’ ;所述第一流道的前端通过所述第一进水孔15连通位于所述压光辊前端的内管31的内腔,所述的第一流道的后端通过所述第一出水孔16’连通位于所述压光辊后端的回水孔17’ ;所述第二流道的后端通过所述第二进水孔15’连通位于所述压光辊后端的内管31’的内腔,所述第二流道的前端通过所述第二出水孔16连通位于所述压光辊前端的回水孔17。优选地,所述的第一进水孔15、第一出水孔16’、第二进水孔15’、第二出水孔16分别有多个,且多个所述的第一进水孔15沿周向均勻分布在所述的轴头1和轴头法兰2上, 多个第二出水孔16沿周向均勻分布在所述的轴头1和轴头法兰2上,多个第二进水孔15’ 沿周向均勻分布在所述的轴头1’和轴头法兰2’上,多个第一出水孔16’沿周向均勻分布在所述的轴头1’和轴头法兰2’上,这能够保证冷却水更加均勻地分布在压光辊的圆周表面上,从而使辊面9上各处冷却更均勻。优选地,为进一步用于将冷却水分散,使其均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海潮刘红彬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杰威尔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