膨化重油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39765 阅读:4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膨化重油反应釜。其主要解决以往此类反应釜设备分散,安装复杂,造价较高,重油膨化效果不理想,生产不够稳定的弊端。本装置采用大容积一体化结构设计,即将重油膨化、水膨化、重油和水的搅拌的配制工艺集中于一个大容器中完成。布置的偏心搅拌器组件可获得理想搅拌效果;通过进料环管扩大油与水的接触面以强化反应;同时设计有保温装置稳定生产质量。适于制备高效、节能、价廉的膨化重油。(*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燃料节能
,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使重油掺水膨化而节油的膨化重油反应釜。膨化重油的工业生产设备已经过多年的研制,以往的反应器需要水罐、油罐和动态、静态混合器等多种设备,或者采取在管道上安装动、静态混合器的生产方式,这些方式存在着设备分散、造价较高,安装复杂,膨化重油效果不够理想,生产不够稳定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一体化的膨化重油反应釜,它能克服上述不足,提高膨化重油生产效率和质量,同时节约开支,管理方便。为实现此目的本技术所设计的膨化重油反应釜采取一体化设计措施,即将重油膨化、水膨化、重油和水的搅拌的配制工艺集中于一个容器(16)中完成。该容器(16)由隔板(3)分为上下隔离的两部分,上部分构成重油罐(15),下部构成反应釜体(6);在重油罐(15)上部设有重油入口管(2),下部设有重油出口管(4);在反应釜体(6)上壁设有加水和加膨化剂的入口管(13),底部设有与重油出口管(4)相通的重油入口管(9),该入口管(9)与设置在反应釜体(6)内的进料环管(8)相连,进料环管(8)上设计满了喷油小孔,反应釜体(6)最底部还设有成品膨化重油出口管(10);推进式搅拌器组件(7)伸入到容器(16)的上下两部分,即重油罐(15)和反应釜体(6)中,与容器(16)的中心轴线呈偏心平行安装,可同时搅拌容器(16)上下两部分中的反应物。减速机(1)安装在容器(16)顶部,由它来带动推进式搅拌器。本技术所设计的膨化重油反应釜,还可以在所述容器(16)的外壁设计一夹层保温筒体(5),该保温筒体(5)上设有热工质入口(14),用于保持反应釜内反应温度的稳定。本技术所设计的膨化重油反应釜,还可在所说重油出口管(4)与反应釜体(6)上的重油入口管(9)之间加装一台齿轮泵,以提高进料环管(8)的喷油压力,使重油以小油柱的形式进入反应釜体(6)中与水反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采用了大容积一体化的设计,改变了以往需多个设备的状况,使得布置紧凑,安装方便,设备造价仅为原来的30%;采用的搅拌器组件偏离容器中心轴线,使搅拌形成湍流,克服了整体流,获得了较理想的搅拌效果;搅拌器桨叶为推进式,使油水沿轴向上下翻腾,克服了油水分别在上下转动而不相互混合反应的弊病;重油在重油罐(15)中初步膨化后被齿轮泵强制送入进料环管(8),以小油柱的形式进入反应釜体,克服了重油粘度大而与水接触面小的状况,大大强化了反应,使反应时间从40分钟降至6分钟;容器(16)外壁设计有保温筒,使反应温度稳定,因而生产稳定。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方案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补充说明。附图为膨化重油反应釜的结构示意图。减速机(1)可采用行星摆线齿轮减速机,由它带动推进式搅拌器组件(7)转动。搅拌器组件(7)的推进桨叶取三个,一个布置在重油罐(15)中,另外二个布置在反应釜体(6)中。在重油出口管(4)与反应釜体(6)上的重油入口管(9)之间加装一台齿轮泵,以提高进油压力;重油入口管(9)与进料环管(8)的连接口可取二个,以加快进油速度;进料环管(8)上的喷油小孔直径可选1~3mm。在反应釜体(6)的侧壁上还设计有三个水位指示孔(12),底部与成品出口管(10)邻近的部位设计有凝结水出口管(11)。本技术膨化重油反应釜的工作过程为1.从热工质入口管(14)往保温筒体(5)中通入加热工质(蒸汽或热水),使容器(16)内侧壁温度达85℃以上;2.开启行星摆线齿轮减速机(1);3.将85℃~90℃的重油通过重油入口管(2)注入到重油罐(15)至规定液位,在注油过程中将A组份膨化剂分均匀加进重油中;4.同时将85℃~90℃的热水和B组份膨化剂通过加料入口管(13)注入到反应釜体(6)中至规定液位;5.一分钟后重油罐(15)中已加膨化剂的重油通过重油出口管(4)、重油入口管(9)、进料环管(8)进入反应釜体(6)中,继续反应六分钟后即得膨化重油成品,通过成品出口管(10)排出。权利要求1.一种膨化重油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它具有一个整体容器(16),该容器(16)由隔板(3)分为上下隔离的两部分,上部构成重油罐(15),下部构成反应釜体(6);在重油罐(15)上部设有重油入口管(2),下部设有重油出口管(4);在反应釜体(6)上壁设有加水和加膨化剂入口管(13),底部设有与重油出口管(4)相通的重油入口管(9),该入口管(9)与反应釜体内的进料环管(8)相连,进料环管(8)上设计满了喷油小孔,反应釜体(6)最底部还有成品出口管(10);推进式搅拌器组件(7)伸入到容器(16)的上下两部分,与容器(16)的中心轴线呈偏心平行安装,由顶部减速机(1)控制搅拌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膨化重油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容器(16)外壁还设计有一夹层保温筒体(5),该保温筒体上设有热工质入口(14)。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膨化重油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说重油出口管(4)与反应釜体(6)上的重油入口管(9)之间还可安装一台齿轮泵以提高进料环管(8)的喷油压力。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膨化重油反应釜。其主要解决以往此类反应釜设备分散,安装复杂,造价较高,重油膨化效果不理想,生产不够稳定的弊端。本装置采用大容积一体化结构设计,即将重油膨化、水膨化、重油和水的搅拌的配制工艺集中于一个大容器中完成。布置的偏心搅拌器组件可获得理想搅拌效果;通过进料环管扩大油与水的接触面以强化反应;同时设计有保温装置稳定生产质量。适于制备高效、节能、价廉的膨化重油。文档编号B01F7/22GK2181327SQ9422610公开日1994年11月2日 申请日期1994年1月20日 优先权日1994年1月20日专利技术者贺平亚, 朱洪兴, 毕克意, 柳学文, 高庆龙 申请人:贺平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膨化重油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它具有一个整体容器(16),该容器(16)由隔板(3)分为上下隔离的两部分,上部构成重油罐(15),下部构成反应釜体(6);在重油罐(15)上部设有重油入口管(2),下部设有重油出口管(4);在反应釜体(6)上壁设有加水和加膨化剂入口管(13),底部设有与重油出口管(4)相通的重油入口管(9),该入口管(9)与反应釜体内的进料环管(8)相连,进料环管(8)上设计满了喷油小孔,反应釜体(6)最底部还有成品出口管(10);推进式搅拌器组件(7)伸入到容器(16)的上下两部分,与容器(16)的中心轴线呈偏心平行安装,由顶部减速机(1)控制搅拌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平亚朱洪兴毕克意柳学文高庆龙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新科实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