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利昂制冷装置用气液分离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390039 阅读:7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02 04: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氟利昂制冷装置用气液分离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实现润滑油、液态冷媒与气态冷媒分离的本体;向本体内导流两相冷媒和润滑油的冷媒流入管;只提取本体中气态冷媒的冷媒排出主管,排出主管无导流润滑油功能;以及提取本体中气态冷媒和润滑油的冷媒排出副管。在冷媒排出副管的底部设置回油孔,在上部设置压力平衡孔,防止停机期间液态冷媒因压力迁移至压缩机。这样设计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实现液态冷媒和气态冷媒分离的前提下,既保证了润滑油及时回流至压缩机,又实现了降低气液分离器阻力损失,提高制冷装置效率的目的。(*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氟利昂制冷装置用气液分离器
本技术是有关氟利昂制冷装置用的气液分离装置,用于空调制冷行业。技术背景通常,在氟利昂制冷装置中,一般有压缩机、冷凝器、节流装置、蒸发器等四大主要部件组成。其中,压缩机是整个装置的心脏,需要重点保护。在压缩机和蒸发器之间一般设置气液分离器,将从蒸发器导出的未完全蒸发的液态冷媒分离出来,防止液态冷媒进入压缩机而导致压缩机损伤。同时,从蒸发器导出的两相状态冷媒夹带润滑油,在气液分离器内,润滑油滴与液态冷媒一起被分离出来而贮存在分离器底部,如果不将这部分润滑油导流入压缩机内,将会使压缩机缺少润滑油不能正常工作甚至发生烧毁等严重事故。如图2所示,传统的气液分离器M包括向本体内导流两相冷媒和润滑油的冷媒流入管21,提取本体中气态冷媒和润滑油的冷媒排出管22。其中,为了将贮存在分离器底部的润滑油导流入压缩机,需要将气态冷媒排出管下伸至分离器底部,然后再上延至分离器顶部,并在排出管底部设置回油小孔220,气态冷媒在排出管22内必须以不小于某一额定值的流速流动,才能将润滑油夹带至压缩机内。因此,冷媒排出管因流速限制导致管径不能选择太大,同时,在分离器内,排出管路弯头部分很多,管路很长,这些缺点均导致冷媒在分离器内产生很大的阻力损失,导致压缩机吸气能力下降,进而使制冷装置制冷能力下降,装置效率降低,即空调制冷机组输出同样的制冷量下降,耗电量上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制冷装置用气液分离器,克服传统气液分离器的技术缺陷,大幅降低冷媒在分离器内的阻力损失,进而提高空调制冷装置的制冷能力和效率,达到机组节能的目的。为实现所述目的的氟利昂制冷装置用气液分离器,包括分离器本体、向分离器本体内导流两相冷媒和润滑油的冷媒流入管,其特点是,还包括排出主管和排出副管,该排出主管由出口接管构成,排出副管包括依次连接出口接管、向下延伸直管段、弯管部分和向上延伸直管段,在向下延伸直管段上部开压力平衡孔,在弯管部分开回油孔,排出主管的排量大于排出副管的排量。气液分离器本体实现润滑油、液态冷媒与气态冷媒分离;冷媒流入管向气液分离器本体内导流两相冷媒和润滑油;该排出主管由出口接管构成,只提取气液分离器本体中气态冷媒的冷媒排出主管,排出主管不再有导流润滑油功能;冷媒排出副管的弯管部分设置回油孔,通过向上延伸直管段流来的液态冷媒提取气液分离器本体中气态冷媒和润滑油,在上部设置压力平衡孔,防止停机期间液态冷媒因压力迁移至压缩机,排出主管和排出副管在实现液态冷媒和气态冷媒分离的前提下,即保证了润滑油及时回流至压缩机,又实现了降低气液分离器阻力损失,提高制冷装置效率的目的。冷媒排出主管只提取本体中气态冷媒,大部分气态冷媒通过排出主管被吸入压缩机。冷媒排出主管不需要直管路、弯头等部分流经本体底部以导流润滑油,结构简单,无管路弯头等部件,使气态冷媒阻力损失大幅降低。提取本体中气态冷媒和润滑油的冷媒排出副管,其作用专为导流本体底部的润滑油,因此排出副管直径远小于排出主管直径,需要经直管路、弯头等部分流经本体底部,并在管路底部设置回油孔,气态冷媒在排出副管2内必须以不小于某一额定值的流速流动, 将润滑油顺利夹带至压缩机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气液分离器结构图。图2为传统技术气液分离器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在分离器本体14内,设置有向本体内导流两相冷媒和润滑油的冷媒流入管11,提取本体中气态冷媒的冷媒排出主管12和提取本体中气态冷媒和润滑油的排出副管13。排出主管12只有一个出口接管,即由出口接管组成,其设置在气液分离器14的上部,无向下、向上延伸直管段和弯管部分。排出副管3中包含出口接管130,向下延伸直管段131,向上延伸直管段132和弯管部分133,在向下延伸直管段131上部开压力平衡孔 121,在弯管部分133开回油孔120。从蒸发器出来的包含两相冷媒和润滑油的冷媒通过流入管11进入分离器本体14 内,由于流通面积大,冷媒流速陡降,使液态冷媒和润滑油滴受重力作用落入本体4底部并贮存,被分离出的气态冷媒大部分通过排出主管12流出气液分离器,通过吸气管路进入压缩机,与传统技术气液分离器相比,由于其管路减少了弯管部分,流经管路长度减短,因此阻力损失得以大幅下降。另一部分气态冷媒在分离器本体14内上部进入排出副管13,经过底部弯管部分时,将贮存在底部的润滑油吸入并流出气液分离器,通过吸气管路进入压缩机,保证压缩机的正常工作和安全运行。排出主管12和排出副管13内,气态冷媒流速大致相等,并且不小于额定值,以保证排出副管13内冷媒流速能正常夹带润滑油。上述实例为本技术的实施方案之一,除此之外,本技术还可以以其他方式实现,如冷媒流入管11的入口、排出主管12的出口位于分离器本体14顶部等,在不脱离本技术的技术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或修改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氟利昂制冷装置用气液分离器,包括分离器本体、向分离器本体内导流两相冷媒和润滑油的冷媒流入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出主管和排出副管,该排出主管由出口接管构成,排出副管包括依次连接出口接管、向下延伸直管段、弯管部分和向上延伸直管段,在向下延伸直管段上部开压力平衡孔,在弯管部分开回油孔,排出主管的排量大于排出副管的排量。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氟利昂制冷装置用气液分离器。本技术包括实现润滑油、液态冷媒与气态冷媒分离的本体;向本体内导流两相冷媒和润滑油的冷媒流入管;只提取本体中气态冷媒的冷媒排出主管,排出主管无导流润滑油功能;以及提取本体中气态冷媒和润滑油的冷媒排出副管。在冷媒排出副管的底部设置回油孔,在上部设置压力平衡孔,防止停机期间液态冷媒因压力迁移至压缩机。这样设计的本技术,在实现液态冷媒和气态冷媒分离的前提下,既保证了润滑油及时回流至压缩机,又实现了降低气液分离器阻力损失,提高制冷装置效率的目的。文档编号F25B43/00GK202254538SQ20112028620公开日2012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8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8日专利技术者曾仲国 申请人:堃霖冷冻机械(上海)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仲国
申请(专利权)人:堃霖冷冻机械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