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出料混合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38536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侧出料混合机,包括混合箱、搅拌浆、驱动机构和机架,其特征是:所述混合箱的一侧端与出料装置相连,该出料装置的出料筒内设有推进器,出料筒的一端与混合箱连通,出料筒的另一端为出料端。所述出料筒的出料端设有出料嘴。该混合机由于在混合箱的一侧端设有出料装置,克服了底部设出料口不易密封这一技术问题,物料经过混合之后,通过侧出料装置直接出料,无需人工转接,省时省力,避免了人为污染。另外,由于在出料筒的出料端设有出料嘴,使混合完的物料为条状,可直接进入下道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该侧出料混合机适合于制药、食品、化工等领域中各种需要混合物料的生产线。(*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制药、食品、化工等领域中的物料混合设备,具 体涉及一种侧出料混合机。技术背景混合机主要用于制药、食品、化工等领域中的粉料与粉料、粉料与 粘合剂、浸膏与粉料、浸膏与浸膏的混合。目前,传统的槽形混合机主要由混 合箱、搅拌浆、搅拌减速器、倒料减速器以及底座构成,其工作原理为将所 要混合的物料放入混合箱内,由搅拌减速器驱动搅拌浆在混合箱内开始搅拌物 料,待物料混合均匀后,搅拌浆停止工作,开启倒料减速器驱动混合箱翻转, 将物料从混合箱的进口倾倒出来,再用人工或中间设备将混合好的物料转送到 下道工序炼药机内进行炼制。这不但会造成人为污染,还费时费力,不能适应 自动化生产线的需要,而对于浸膏类的物料,混合之后物料成为一整体,在进 入下道工序时存在很大的弊端,因此本申请专利技术了一种侧出料混合机(申请号200720032628.5),其特点是在混合箱的底部设有出料口 ,出料口处设有由顶 杆支撑的封板封口,出料口还设有分料筋,可使物料从底部实现自动出料,其不足之处是在混合的过程中出料口不好密封,箱体底部存在漏液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出料口不用密封的侧 出料混合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侧出料混合机,包括混合箱、搅拌浆、驱动机构和机架,其特征是 所述混合箱的一侧端与出料装置相连,该出料装置的出料筒内设有推进器,出 料筒的一端与混合箱连通,出料筒的另一端为出料端。为更好地满足后续生产线自动化要求,所述出料筒的出料端设有出料嘴。所述的出料装置的出料筒通过一锥形过渡段与混合箱相连,以免物料被存 于死角。所述的混合箱内的搅拌浆与出料筒内的推进器为一体或分体结构。 为便于清洗,所述的混合箱的底部设有漏水嘴。本技术提供的上述侧出料混合机,由于在混合箱的一侧端设有出料装 置,克服了底部设出料口不易密封这一技术问题,物料经过混合之后,通过侧 出料装置直接出料,无需人工转接,省时省力,避免了人为污染。另外,由于 在出料筒的出料端设有出料嘴,使混合完的物料为条状,可直接进入下道工序, 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该侧出料混合机适合于制药、食品、化工等领域 中各种需要混合物料的生产线。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l一混合箱;2—搅拌浆;3—出料装置;31 —出料筒;32—推进器; 33—出料嘴;4—机架;5—漏水嘴;6—电机及减速器;7—带轮;8—联轴器; 9一箱盖;IO—把手。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侧出料混合机实施例一中,该 混合机整个机身支撑安装在机架4上,其混合箱1的箱体为槽形或圆柱形,容积范围一般为30升 1000升,箱体内设有搅拌浆2,搅拌浆2为螺旋形的,搅 拌浆2由驱动机构带动,即通过联轴器8、带轮7与电机及减速器6相连,既可 以正转,也可以反转;在混合箱l的另一侧端即出口端设有出料装置3,出料装 置3通过一锥形过渡段与混合箱1相通,锥形过渡段的作用是防止物料存于死 角,出料装置3中的出料筒31内设有推进器32,推进器32与混合箱1内的搅 拌浆2为一体结构,在出料筒31的另一端设有出料嘴33。为便于清洗,在混合箱1的箱体底部设有漏水嘴5,正常工作时漏水嘴5由密封装置封住。混合箱1可设箱盖9,箱盖9上设有把手10。本技术提供的上述侧出料混合机的工作过程为打开箱盖9,将物料从混合箱1的开口处加入,开启电机及减速器6使之正转来驱动搅拌浆2正传,使物料在搅拌浆2的作用下混合均匀;混合均匀后再使电机及减速器6反转来驱动搅拌浆2反转使得物料从混合箱1中被推至出料装置3中,在出料装置3 种推进器32再将物料往前推出,当物料被推到出料口时,物料受推进器32的 挤压从出料嘴33处被挤出为条状物料,等物料挤出干净之后,可进行下次混合, 若无需混合时可进行清洗,将水从加料处加入,清洗完之后,打开漏水嘴5,污 水可从漏水嘴5处流出。如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侧出料混合机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相比, 均在混合箱l的一侧端设有出料装置3,区别在于所述出料装置3不经过锥形 过渡段,而是直接与混合箱1端面相连;混合箱1内的搅拌浆2与出料装置3 中的推进器32为分体式结构。其工作原理与实施例一相同。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两个优选实施例,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并 不受此限制。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技术所提供 的技术启示下,还可以做出其它等同变型和改进,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 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侧出料混合机,包括混合箱、搅拌浆、驱动机构和机架,其特征是所述混合箱的一侧端与出料装置相连,该出料装置的出料筒内设有推进器,出料筒的一端与混合箱连通,出料筒的另一端为出料端。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侧出料混合机,其特征是所述出料筒的出料端 设有出料嘴。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侧出料混合机,其特征是所述的出料装置 的出料筒通过一锥形过渡段与混合箱相连。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侧出料混合机,其特征是所述的混合箱内 的搅拌浆与出料筒内的推进器为一体或分体结构。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侧出料混合机,其特征是所述的混合箱箱体为槽形或圆柱形,容积范围一般为30升 1000升。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侧出料混合机,包括混合箱、搅拌浆、驱动机构和机架,其特征是所述混合箱的一侧端与出料装置相连,该出料装置的出料筒内设有推进器,出料筒的一端与混合箱连通,出料筒的另一端为出料端。所述出料筒的出料端设有出料嘴。该混合机由于在混合箱的一侧端设有出料装置,克服了底部设出料口不易密封这一技术问题,物料经过混合之后,通过侧出料装置直接出料,无需人工转接,省时省力,避免了人为污染。另外,由于在出料筒的出料端设有出料嘴,使混合完的物料为条状,可直接进入下道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该侧出料混合机适合于制药、食品、化工等领域中各种需要混合物料的生产线。文档编号B01F7/02GK201182975SQ20082002829公开日2009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2008年1月25日 优先权日2008年1月25日专利技术者晟 李 申请人:天水华圆制药设备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侧出料混合机,包括混合箱、搅拌浆、驱动机构和机架,其特征是:所述混合箱的一侧端与出料装置相连,该出料装置的出料筒内设有推进器,出料筒的一端与混合箱连通,出料筒的另一端为出料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晟
申请(专利权)人:天水华圆制药设备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2[中国|甘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