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流器的并联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376320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29 08: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流器的并联结构,包括在电网和负载之间系统级并联的第一子变流器和第二子变流器,所述第一子变流器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二子变流器的输出端和负载之间的连接是由三对共模电抗器完成的;每对共模电抗器均包括第一绕组和第二绕组,所述第一绕组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绕组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子变流器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二子变流器的同相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绕组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绕组的第二端分别与负载连接,所述第一绕组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绕组的第二端互为同名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是:变流器的输出端只需使用电抗值为原来0.5倍的电抗器,即可达到相同的零序环流的抑制效果。并且对基波的输出基本没有任何影响。(*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电力电子领域的变流器的并联结构
技术介绍
如图1所示的是一种目前所惯用的变流器并联结构,图1中目所用的变流器为背靠背变流器,包括在电网和负载之间级并联的第一子背靠背变流器10和第二子背靠背变流器20,其中所述第一子背靠背变流器10包括第一网侧变流器11和第一负载侧变流器 12,第二子背靠背变流器20包括第二网侧变流器21和第二负载侧变流器22 ;第一网侧变流器11和第二网侧变流器21分别通过第一输入端三相电抗器Lgl和第二输入端三相电抗器Lg2与电网连接;第一网侧变流器11的直流输出端接第一电容Cl,所述第一电容Cl的正负端子侧接有第一负载侧变流器12;第二网侧变流器21的直流输出端接第二电容C2,所述第二电容C2的正负端子侧接有第二负载侧变流器22 ;第一负载侧变流器12和第二负载侧变流器22分别通过第一输出端三相电抗器Ltl和第二输出端三相电抗器Lt2与负载连接。其中,第一输出端三相电抗器Ltl包括绕组L1,绕组L3和绕组L5 ;所述绕组L1、绕组L3和绕组L5的第一端连接第一负载侧变流器12的输出端,所述绕组L1、绕组L3和绕组 L5的第二端连接负载;第二输出端三相电抗器Lt2包括绕组L2,绕组L4和绕组L6 ;所述绕组 L2、绕组L4和绕组L6的第一端连接第二负载侧变流器22的输出端,所述绕组L2、绕组L4和绕组L6的第二端连接负载。当两个背靠背变流器并联时,由于两个背靠背变流器完全独立,发出的高频脉冲不同,所以存在零序环流,如果不对零序环流进行抑制的话,会影响系统的稳定性。传统的方法采用电抗值较大电抗器对零序环流进行抑制,但是电抗值较大的电抗器会影响变流器基波输出能力,降低直流电压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变流器的并联结构。其抑制了变流器并联结构中的零序环流,又不会对变流器并联结构中直流低压的利用率产生影响。实现上述目的的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变流器的并联结构,包括在电网和负载之间系统级并联的第一子变流器和第二子变流器,所述第一子变流器的输入端和所述第二子变流器的输入端分别通过第一输入端三相电抗器和第二输入端三相电抗器与电网连接;所述第一子变流器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二子变流器的输出端和负载之间的连接是通过三对共模电抗器完成的;每对共模电抗器均包括第一绕组和第二绕组,所述第一绕组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绕组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子变流器和所述第二子变流器的同相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绕组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绕组和第二绕组的第二端分别与负载连接,其中所述第一绕组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绕组的第二端互为同名端。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子变流器和所述第二子变流器分别为第一子背靠背变流器和第二子背靠背变流器;所述第一子背靠背变流器包括第一网侧变流器、第一负载侧变流器和第一直流电容,所述第一网侧变流器的输入端为所述第一子背靠背变流器的输入端,所述第一负载侧变流器的输出端为所述第一子背靠背变流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二子背靠背变流器包括第二网侧变流器、第二负载侧变流器和第二直流电容,所述第二网侧变流器的输入端为所述第二子背靠背变流器的输入端,所述第二负载侧变流器的输出端为所述第二子背靠背变流器的输出端。采用了本技术的背靠背变流器的并联结构的技术方案,即在两个子变流器的输出端与负载之间,用三组共模电抗器连接。其取得的技术效果是变流器的输出端只需使用电抗值为原来0. 5倍的电抗器,即可达到相同的零序环流抑制效果。并且对基波的输出基本没有任何影响。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背靠背变流器的并联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变流器的并联结构的示意图;图3a为本技术的一种变流器的并联结构的单相等效电路图;图北现有技术变流器的并联结构的单相等效电路图;图4本技术的一种变流器的并联结构的单相等效电路基波电流输出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为了能更好地对技术方案进行理解,下面通过具体地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进行详细地说明请参阅图2,本技术的一种变流器的并联结构,包括在电网和负载之间系统级并联的第一子变流器1和第二子变流器2,第一子变流器1的输入端和第二子变流器2的输入端分别通过第一输入端三相电抗器Lgl和第二输入端三相电抗器Lg2与电网连接;所述第一子变流器1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二子变流器2的输出端与负载之间的连接由三对共模电抗器完成的;每对共模电抗器均包括第一绕组和第二绕组,所述第一绕组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绕组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子变流器1和所述第二子变流器2的同相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绕组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绕组的第二端分别与负载连接,所述第一绕组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绕组的第二端互为同名端,同理,所述第一绕组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绕组的第一端也互为同名端。实施例中,第一对共模电抗器的第一绕组为绕组L1,第二绕组为绕组L2,第一对共模电抗器的同名端用符号“*”表示;第二对共模电抗器的第一绕组为绕组L3,第二绕组为绕组L4,第二对共模电抗器的同名端用符号“Δ”表示;第三对共模电抗器的第一绕组为绕组 L5,第二绕组分别为绕组L6,第三对共模电抗器的同名端用符号“ ”表示。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所述第一子变流器1和所述第二子变流器2的输出端与负载之间只需使用电抗值为原来0. 5倍的电抗器,即可达到相同的零序环流抑制效果。并且4对基波的输出基本没有任何影响。请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中优选的技术方案中,第一子变流器1和第二子变流器2可以分别为第一子背靠背变流器10和第二子背靠背变流器20。所述所述第一子背靠背变流器10包括第一网侧变流器11和第一负载侧变流器 12,所述第二子背靠背变流器20包括第二网侧变流器21和第二负载侧变流器22 ;所述第一网侧变流器11和所述第二网侧变流器21的输入端分别为所述第一子背靠背变流器10和所述第二子背靠背变流器20的输入端,所述第一网侧变流器11和所述第二网侧变流器21分别通过第一输入端三相电抗器Lgl和第二输入端三相电抗器Lg2与电网连接;所述第一网侧变流器11的直流输出端接第一电容Cl,所述所述第一电容Cl的正负端子侧连接所述第一负载侧变流器12 ;所述第二网侧变流器21的直流输出端接第二电容C2,所述所述第二电容C2的正负端子侧连接所述第二负载侧变流器22。所述第一子背靠背变流器10和所述第二子背靠背变流器20的输出端分别为所述第一负载侧变流器12和所述第二负载侧变流器22的输出端。所述第一负载侧变流器12 和所述第二负载侧变流器22的输出端与电网之间由三对共模电抗器完成的;每对共模电抗器均包括第一绕组和第二绕组,所述第一绕组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绕组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负载侧变流器12和所述第二负载侧变流器22的同相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绕组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绕组的第二端分别与负载连接,所述第一绕组的第一端和所述所述第二绕组的第二端互为同名端。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变流器并联系统可以向负载输出三相交流电流。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网侧变流器11、所述第一负载侧变流器12、所述第二网侧变流器21和第二负载侧变流器22均是由绝缘栅双极型功率管组成的。下面结合图3a、图北和图4、以本技术一种变流器的并联结构的单相等效电路为例,具体说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恩星孔洁缪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