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板以及燃料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029501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2:14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极板以及燃料电池,所述极板包括:气体分配区,气体分配区位于极板的气体入口和中央流场之间和/或气体出口和中央流场之间,气体分配区上设有多个突起的导向部,导向部的导向方向与中央流场的延伸方向之间形成导向夹角;其中,由靠近气体入口和/或气体出口的位置向中央流场的位置,导向夹角的角度逐渐减小,靠近气体入口和/或气体出口位置的导向夹角的角度变化率大于靠近中央流场位置的导向夹角的角度变化率。从而本技术中的极板以及燃料电池,在流场的各流道中均匀地分配气体,进而优化了燃料电池的性能和寿命,具有显著进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极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极板以及燃料电池


技术介绍

1、极板作为燃料电池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通常以一块阳极板和一块阴极板为一组,并且一块燃料电池中往往串联地包括有多个由阳极板和阴极板所构成的组。其中,阳极板和阴极板上设置有用于发生化学反应的流场,并且在阳极板和阴极板之间设置有质子交换膜。选用以氢为燃料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为例,上述流场中利用氢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将氢失去的电子导出,从而实现了燃料电池的供电。为了保证燃料电池的性能和寿命,如何妥善地将用于反应的气体均匀地分布到流场中的各个流道中,成为了现有技术中所要面对的主要难题。如果各流道中的气体分布不均匀,一方面是供应气体过多的流道处可能发生局部过热,甚至导致烧穿质子交换膜的毁灭性后果;另一方面是供应气体不足的流道难以被高效地用于反应,难以提供良好的产电性能,流道利用率低下,凭空浪费了极板上设置该流道所用的空间。因此,市场对于能够在流场的各流道中均匀地分配气体的极板以及燃料电池,从而优化燃料电池的性能和寿命,存在有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要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板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板,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导向部沿着垂直于所述中央流场的延伸方向呈列状分布,同一列中,所述导向部的导向夹角的角度由靠近所述气体入口和/或所述气体出口的位置向偏离所述气体入口和/或所述气体出口的位置逐渐减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分配区内分布有5至8列的所述导向部,所述导向夹角的数值范围为20-60°。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板,其特征在于,邻接所述中央流场的一列所述导向部为圆形绕柱,所述圆形绕柱为圆柱状的突起;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板,其特征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板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板,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导向部沿着垂直于所述中央流场的延伸方向呈列状分布,同一列中,所述导向部的导向夹角的角度由靠近所述气体入口和/或所述气体出口的位置向偏离所述气体入口和/或所述气体出口的位置逐渐减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分配区内分布有5至8列的所述导向部,所述导向夹角的数值范围为20-60°。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板,其特征在于,邻接所述中央流场的一列所述导向部为圆形绕柱,所述圆形绕柱为圆柱状的突起;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流场由多条曲折延伸且相互平行的流道凹槽所构成,所述流道凹槽的宽度为0.5-0.8mm;和/或,相邻的两条所述流道凹槽之间的流道脊的宽度为0.5-1mm。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军杨敏吴建波杨瑞江亚阳陈福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