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线端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370461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27 11: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接线端子,包括:一管部以及与管部底部相连的板部;在所述的板部上设置一板孔;在所述的管部的一侧顶端连接一窥口的一端;所述的窥口与管部底部垂直;所述的窥口的另一端通过一斜过渡鼻子与所述的板部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有窥口作为电缆的观察窗,防止导体穿不到位的隐患,保证了接触传导性能;通过增加窥口以减少斜坡长度,以缩短过渡区长度,节约了成本,也节省了电能。(*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接线端子,尤其涉及该接线端子的结构。
技术介绍
接线端子是一种在低压电力系统中,用于将电缆与设备端连接,以持续传导电力的设备。由图1可见现有技术中的接线端子由管部1、过渡鼻子2、板部3、板孔4、管内孔 5组成。使用时首先将电缆按施工要求处理,再将处理的电缆导体插入到管部1的管内孔 5内。第二、选择适配的工具压接管部1,以靠近过渡鼻子2 —端向管口部压接。第三、压接施工完成,选适配的螺栓通过板孔4与设备的连接端将板部3紧密连接,即安装完成。但上述结构存在的问题是第一,由于采用铜管制造,因受材料的硬度、拉伸强度、延伸率的影响,过渡鼻子2 的斜度不能做得很大,为方便冷压加工,其过渡鼻子2只能往加长的方向设计生产,这样增加了产品的长度,浪费原材料,增加了成本;同时产品的电阻增加,电能损耗增大。第二,过渡鼻子2在加工制作过程中,易塌陷,有导致电缆穿不到位的隐患,影响接触传导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接线端子,旨在解决上述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包括一管部以及与管部底部相连的板部;在所述的板部上设置一板孔;在所述的管部的一侧顶端连接一窥口的一端;所述的窥口与管部底部垂直;所述的窥口的另一端通过一斜过渡鼻子与所述的板部相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有窥口作为电缆的观察窗,防止导体穿不到位的隐患,保证了接触传导性能;通过增加窥口以减少斜坡长度,以缩短过渡区长度,节约了成本,也节省了电能。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接线端子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由图2可见本技术包括一管部10以及与管部10底部相连的板部11 ;在所述的板部11上设置一板孔12 ;在所述的管部10的一侧顶端连接一窥口 13的一端;所述的窥口 13与管部10底部垂直;所述的窥口 13的另一端通过一斜过渡鼻子14与所述的板部 11相连。本产品采用铜管制造,在管部1不用特殊加工通过材料本身形成管内孔5,在板部 3约中间位置设计有板孔4,以便用过螺栓将板部3与设备端连接,在管部1与板部3的过渡区设计有窥口 2,作为电缆的观察窗。本技术的积极效果表现在第一,本技术在管部与板部的过渡区设计有窥口,作为电缆的观察窗,以观察电缆导体是否穿入管内孔15的整长度,如未穿到底立即修正,防止导体穿不到位的隐患, 保证了接触传导性能。采用本技术设计的接线端子首先,将电缆按施工要求处理,将处理的电缆导体插入到管部的管内孔内,并观察电缆导体是否穿入到管内孔的整长度,如未穿到底立即修正。第二、选择适配的工具压接管部,在靠近窥口一端向管口部压接。第三、压接施工完成,选适配的螺栓通过板孔与设备的连接端将板部紧密连接,即完成安装。权利要求1. 一种接线端子,包括一管部以及与管部底部相连的板部;在所述的板部上设置一板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管部的一侧顶端连接一窥口的一端;所述的窥口与管部底部垂直;所述的窥口的另一端通过一斜过渡鼻子与所述的板部相连。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接线端子,包括一管部以及与管部底部相连的板部;在所述的板部上设置一板孔;在所述的管部的一侧顶端连接一窥口的一端;所述的窥口与管部底部垂直;所述的窥口的另一端通过一斜过渡鼻子与所述的板部相连;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有窥口作为电缆的观察窗,防止导体穿不到位的隐患,保证了接触传导性能;通过增加窥口以减少斜坡长度,以缩短过渡区长度,节约了成本,也节省了电能。文档编号H01R11/11GK202231174SQ20112034244公开日2012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13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13日专利技术者施小锋, 施希锋 申请人:江苏嘉盟电力设备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小锋施希锋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嘉盟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