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线端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185923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09 00: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接线端子,包括底座及与底座插接的第一探头与第二探头;底座上设有第一插接孔与第二插接孔,第一插接孔内设有第一弹性导电端子,第一插接孔内具有面对第一弹性导电端子的第一限位面,第二插接孔内设有第二弹性导电端子,第一弹性导电端子与第二弹性导电端子电连接;第一探头的侧壁上的设有第一卡位部;第一插接孔用以供第一探头自由插接至第一弹性导电端子,当第一探头自由插接至第一弹性导电端子内,并旋转时,第一卡位部可随同第一探头一同旋转至第一限位面与第一弹性导电端子之间,并限位于第一限位面与第一弹性导电端子之间;第二插接孔用以供第二探头自由插接至第二弹性导电端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一种接线端子,尤其涉及一种可以快速接线的接线端子。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产效率与成本的要求越来越高,而现有许多电气设备的接线端子的接线方法都是通过螺钉拧紧来固定连接线,每条线都需要有一颗螺钉与其他铁片来固定,成本相对较高,且每接一条线都要打一次螺钉,操作较为繁琐,接线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线端子,旨在解决现有的接线方式操作较为繁琐,接线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接线端子,包括底座及与所述底座插接的第一探头与第二探头;所述底座上设有第一插接孔与第二插接孔,所述第一插接孔内设有第一弹性导电端子,所述第一插接孔内具有面对所述第一弹性导电端子的第一限位面,所述第二插接孔内设有第二弹性导电端子,所述第一弹性导电端子与所述第二弹性导电端子电连接;所述第一探头的侧壁上的设有第一卡位部;所述第一插接孔用以供所述第一探头自由插接至所述第一弹性导电端子,当所述第一探头自由插接至所述第一弹性导电端子内,并旋转时,所述第一卡位部可随同所述第一探头一同旋转至所述第一限位面与所述第一弹性导电端子之间,并限位于所述第一限位面与所述第一弹性导电端子之间;所述第二插接孔用以供所述第二探头自由插接至所述第二弹性导电端子。优选地,所述第一插接孔的侧壁上沿所述第一插接孔的轴向方向设有第一导向槽、环设于所述侧壁上且与所述第一导向槽连通的第一滑动槽及与所述第一滑动槽连通的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面形成于所述第一限位槽的槽壁上。优选地,所述第一插接孔与所述第二插接孔之间设有第一线槽,一导线容置于所述第一线槽内,并将所述第一弹性导电端子与所述第二弹性导电端子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弹性导电端子与所述第二弹性导电端子为均弹簧。优选地,所述弹簧的直径由所述插接孔的开口端朝向封闭端逐渐增大。优选地,所述第二插接孔内具有面对所述第二弹性导电端子的第二限位面;所述第二探头的侧壁上的设有第二卡位部;当所述第二探头自由插接至所述第二弹性导电端子内,并旋转时,所述第二卡位部可随同所述第二探头一同旋转至所述第二限位面与所述第二弹性导电端子之间,并限位于所述第二限位面与所述第二弹性导电端子之间。优选地,所述第二插接孔的侧壁上沿所述第二插接孔的轴向方向设有第二导向槽、环设于所述侧壁上且与所述第二导向槽连通的第二滑动槽及与所述第二滑动槽连通的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面形成于所述第二限位槽的槽壁上。优选地,还包括与所述底座插接的第三探头,所述底座上对应所述第三探头设有第三插接孔,所述第三插接孔内设有第三弹性导电端子,所述第三弹性导电端子与所述第一弹性导电端子或第二弹性导电端子电连接。优选地,还包括与所述底座插接的第三探头与第四探头,所述底座上对应所述第三探头设有第三插接孔,所述第三插接孔内设有第三弹性导电端子,所述第三插接孔用以供所述第三探头自由插接至所述第三弹性导电端子;所述底座上对应所述第四探头设有第四插接孔,所述第四插接孔内设有第四弹性导电端子,所述第四插接孔用以供所述第四探头自由插接至所述第四弹性导电端子;所述第三弹性导电端子与所述第四弹性导电端子电连接。优选地,所述底座上还设有用于将所述底座固定安装的螺纹孔。本技术的接线端子,通过设置与带有插接孔的底座,并在插接孔设置弹性导电端子及与弹性导电端子面对的限位面,在探头上设置卡位部,组装时,只需要将探头插入插接孔,并旋转,以使得卡位部限位于弹性导电端子与限位面之间即可,操作简单方便,有效提升了接线效率;拆卸时,只需将探头向下压,以使得所述卡位部脱离所述限位面与弹性导电端子之间的限位,并反向旋转,并将探头拔出即可,相比现有的,用过弹性件过盈卡合的连接方式,本技术的探头与插接孔的插拔方式更为顺畅,且不会应为由于多次插拔而导致卡合松动,进而导致电连接可靠性降低的状况发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接线端子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接线端子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接线端子的第三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本技术目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技术提供一种接线端子,参照图1,一实施例中,包括底座100及与所述底座100插接的第一探头200与第二探头300 ;所述底座100上设有第一插接孔120与第二插接孔140。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插接孔120内设有第一弹性导电端子122,所述第一插接孔120内具有面对所述第一弹性导电端子122的第一限位面320 ;所述第一探头200的侧壁上的凸设有第一卡位部220 ;所述第一插接孔120用以供所述第一探头200自由插接至所述第一弹性导电端子122,当所述第一探头200自由插接至所述第一弹性导电端子122内,并旋转时,所述第一卡位部220可随同所述第一探头200 —同旋转至所述第一限位面320与所述第一弹性导电端子122之间,并限位于所述第一限位面320与所述第一弹性导电端子122之间。本技术的接线端子,通过设置与带有第一插接孔120的底座100,并在第一插接孔120设置第一弹性导电端子122及与第一弹性导电端子122面对的第一限位面320,在第一探头200上设置第一卡位部220,组装时,只需要将第一探头200插入第一插接孔120,并旋转,以使得第一卡位部220限位于第一弹性导电端子122与第一限位面320之间即可,操作简单方便,有效提升了接线效率;拆卸时,只需将第一探头200向下压,以使得第一卡位部220脱离第一限位面320与第一弹性导电端子122之间的限位,并反向旋转,并将第一探头200拔出即可,相比现有的,用过弹性件过盈卡合的连接方式,本技术的第一探头200与第一插接孔120的插拔方式更为顺畅,且不会应为由于多次插拔而导致卡合松动,进而导致电连接可靠性降低的状况发生。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插接孔120的侧壁上沿所述第一插接孔120的轴向方向凹设有第一导向槽121、环设于所述侧壁上且与所述第一导向槽121连通的第一滑动槽123及与所述第一滑动槽123连通的第一限位槽125,所述第一限位面320形成于所述第一限位槽125的槽壁上。电连接时,将所述第一卡位部220对应所述第一导向槽121插入所述第一插接孔120内,当所述第一卡位部220到达所述第一滑动槽123时,所述第一弹性导电端子122处于被压缩状态;转动所述第一探头200,以使得所述第一卡位部220沿着第一滑动槽123旋转至所述第一限位槽125内时,在所述第一弹性导电端子122的弹力作用下限位于第一限位槽125内。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插接孔140内设有第二弹性导电端子142,第二插接孔140及第二探头300的结构可与所述第一插接孔120及第一探头200的结构相同,在此不作赘述。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导电端子122与所述第二弹性导电端子142电连接,以将第一探头200与所述第二探头300电连接,进而将连接于所述第一探头200的第一电缆150与连接于第二探头300的第二电缆250电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及与所述底座插接的第一探头与第二探头;所述底座上设有第一插接孔与第二插接孔,所述第一插接孔内设有第一弹性导电端子,所述第一插接孔内具有面对所述第一弹性导电端子的第一限位面,所述第二插接孔内设有第二弹性导电端子,所述第一弹性导电端子与所述第二弹性导电端子电连接;所述第一探头的侧壁上的设有第一卡位部;所述第一插接孔用以供所述第一探头自由插接至所述第一弹性导电端子,当所述第一探头自由插接至所述第一弹性导电端子内,并旋转时,所述第一卡位部可随同所述第一探头一同旋转至所述第一限位面与所述第一弹性导电端子之间,并限位于所述第一限位面与所述第一弹性导电端子之间;所述第二插接孔用以供所述第二探头自由插接至所述第二弹性导电端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彩凤李波
申请(专利权)人: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