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类不对称吡啶二亚胺铁或钴配合物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7369265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27 07: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类含有三齿氮配体2,6-二亚胺吡啶的铁系和钴系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配合物的结构式如式I所示,其中,M为铁或钴,R1,R2均选自氢和烷基中的任意一种。制备方法如下:在无氧条件下,使式IV所示的配体与FeCl2·4H2O或CoCl2反应,得到式I所示的配合物。本发明专利技术合成了含有N^N^N配位基的不对称2,6-二亚胺吡啶配体以及铁金属配合物,该金属配合物用于催化乙烯聚合反应,表现出高的催化活性,所得聚合物分子量高,催化剂对高温有很强的耐受力,如在较高温度下(80℃),其中铁(II)配合物对乙烯表现出高的聚合活性,可达到2.2×107g·mol-1(Fe)·h-1,具有广泛的工业应用前景。(式I)(式IV)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一类不对称吡啶二亚胺铁或钴配合物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高分子材料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支柱,在尖端科技、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已成为不可缺少的重要材料。其中聚乙烯是发展最快、产量最大、用途极广的合成树脂。工业化的聚乙烯催化剂有Ziegler-Natta型催化剂(DE Pat 889229(1953); IT Pat 545332(1956)和 IT Pat 536899(1955) ;Chem. Rev.,2000,100,1169 及该特辑相关文献),Phillips 型催化剂(Belg. Pat. 530617(1955) ;Chem. Rev. 1996,96,3327)和茂金属型催化剂(W. Kaminsky, Metalorganic Catalysts for Synthesis and Polymerization, Berlin =Springer, 1999),以及近年来发展的后过渡金属配合物型的高效乙烯齐聚和聚合催化剂。1995年,Broolchart研究组报道了双亚胺配位镍、钯配合物催化乙烯聚合(J.Am. Che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文华于建刚张文娟刘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