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防止浆料或熟料粘结在螺旋筒内壁上的食品成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355315 阅读:10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24 09: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防止浆料或熟料粘结在螺旋筒内壁上的食品成型机,包括底座(1)、支架(2)、料斗(9)和设置在支架(2)上并通过减速电机(3)驱动的螺旋推料系统,该螺旋推料系统主要为螺旋筒(4),螺旋筒(4)内设置有与减速电机(3)连接并驱动的螺旋芯轴(5),螺旋芯轴(5)上设置有螺叶(6),螺旋筒(4)外设置有加热器(7),所述螺旋芯轴(5)上设置有刮板(8),该刮板(8)的一端固定于螺旋芯轴(5)上,另一端与螺旋筒(4)的内壁接触。该食品成型机可有效防止浆料或熟料粘结于螺旋筒的内壁而导致的加热不均匀和熟化不充分,保证了后续二次加热熟化和产品成型的进一步顺利进行。(*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食品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食品成型机。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普遍使用的食品成型机主要包括底座、支架和设置在支架上并通过减速电机驱动的螺旋推料系统,该螺旋推料系统主要为螺旋筒,螺旋筒内设置有与减速电机连接并驱动的螺旋芯轴,螺旋筒外设置有加热器,待加工浆料通过料斗进入到螺旋推料系统中后,螺旋芯轴旋转以推动浆料向前运动,并在运动过程中通过加热器加热熟化,然后通过输料管进入到成型模具中,最后从模具成型孔中挤出成型。对于上述食品成型机而言,待加工浆料通过料斗进入到螺旋推料系统中后便开始加热熟化成熟料,其粘黏度也迅速增大,因此,这些熟料很容易粘结在螺旋筒的内壁而不易被推进,从而进一步导致浆料或熟料受热不均勻,熟化不充分。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可防止浆料或熟料粘结在螺旋筒内壁上的食品成型机。本技术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可防止浆料或熟料粘结在螺旋筒内壁上的食品成型机,包括底座、支架、料斗和设置在支架上并通过减速电机驱动的螺旋推料系统,该螺旋推料系统主要为螺旋筒,螺旋筒内设置有与减速电机连接并驱动的螺旋芯轴,螺旋芯轴上设置有螺叶,螺旋筒外设置有加热器,所述螺旋芯轴上设置有刮板,该刮板的一端固定于螺旋芯轴上,另一端与螺旋筒的内壁接触,以防止浆料或熟料粘结在螺旋筒的内壁上。为了延长浆料或熟料的受热时间,所述螺旋筒的长度大于螺旋芯轴的长度。所述螺旋筒的末端通过法兰盘与输料管连接,该法兰盘与螺旋芯轴的自由端之间形成空腔,待加工浆料在通过该空腔时理论上应为熟料,但其中难免因受热不充分还夹杂有生浆料,因此还可进一步对其加热,从而熟化更加充分。所述空腔内自由放置有带螺帽的内胆,该螺帽将该内胆的外壁与螺旋筒的内壁之间隔开并形成间隙,因此,待加工浆料在通过该空腔时理论上应为熟料,但其中难免因受热不充分还夹杂有生浆料,从而还可进一步对其加热,使其熟化更加充分。所述螺帽设置在内胆的圆柱面上和靠近输料管的端面,防止内胆在来自螺旋芯轴的熟料推动下将输料管堵塞。进一步的是,所述内胆的横向中心线与螺旋筒的横向中心线重合,从而使内胆的外壁与螺旋筒的内壁之间形成的间隙保持恒定,因此,熟料不管是从内胆外壁的哪个位置被挤入输料管,其受热都十分均勻。实践证明,所述内胆的外径与螺旋筒的内径差值最好为3mm 6mm。所述螺旋芯轴自与减速电机连接的一端到其自由端的直径逐渐增大,螺叶沿该方向的深度也逐渐减小,螺旋筒的内直径和螺旋的外直径保持不变,从而螺旋芯轴上的螺叶深度从与减速电机连接的一端到其自由端逐渐减小,进而其对浆料或熟料的推力也逐渐减小,以使从料斗进入到螺旋芯轴自由端的浆料或熟料逐渐减少,浆料或熟料减少,才能保证其受热均勻和充分熟化,因为由流体力学可知一根管道的任何一个截面其流量都是统一的,螺叶深度越大,其与浆料或熟料的接触面积大,从而产生的推力大,因此与减速电机相连接的一端浆料所受的推力最大,流体总是从压力大之处往小之处流动,前面的浆料或熟料固然受到螺叶的推力,同时还受到后面浆料或熟料向前的推挤力,前面的浆料熟化粘黏度变大,而仅有螺叶的推力是不够的,还需后面的浆料帮助推进,螺叶深度变浅,即螺旋芯轴与螺旋筒内壁的间隙变小,即熟料或浆料层变薄,有利于受热均勻。所述输料管的末端连接成型模具,该成型模具包括模具孔板和设置在模具孔板中的出料塞,该出料塞上设置有将输料管与外界连通的成型孔。所述出料塞为聚四氟乙烯制品,当然也可根据需要采用其他塑料材质制作出料塞,其进口端大于出口端,以防止在加工成型过程中出料塞由于受到挤压掉落,所述出料塞采用T型或梯形或其他形状,只要其进口端大于出口端即可。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食品成型机而言,其在螺旋芯轴上固定设置有若干刮板,该刮板随着螺旋芯轴的旋转而旋转,其未固定端与螺旋筒的内壁接触,因此,刮板在旋转的过程中可将粘黏在螺旋筒内壁上的浆料或熟料刮下,有效防止了这些浆料或熟料粘结于螺旋筒的内壁而导致的加热不均勻和熟化不充分,保证了后续二次加热熟化和产品成型的进一步顺利进行;更进一步的是,本技术还将螺旋筒的长度设置为大于螺旋芯轴的长度,并且还在两者长度差部分形成的空腔中自由放置的内胆,从而使熟料受热更加充分,进一步改善其口感和香味;并且,本技术提供的食品成型机将现有食品成型机上螺旋芯轴的等直径结构改良为渐变结构,通过改变螺叶深度的方式增大螺叶和浆料对熟料的推力,其结构简单,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且易于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食品成型机的结构图。图2为图1所示成型模具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加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限定在以下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可防止浆料或熟料粘结在螺旋筒内壁上的食品成型机,包括底座1、支架2和设置在支架2上并通过减速电机3驱动的螺旋推料系统,该螺旋推料系统主要为螺旋筒4,螺旋筒4内设置有与减速电机3连接并驱动的螺旋芯轴5,螺旋芯轴5 上设置有螺叶6,螺旋筒4外设置有两个环状的加热器7,长度为450mm,两者均套装在所述螺旋筒4的外壁上,并且两个加热器7之间存在间隙,该间隙值为150mm,靠近料斗9 一端的加热器与料斗9之间的中心距为700mm,另一加热器与料斗9之间的中心距为1300mm ;所述螺旋芯轴5上设置有刮板8,该刮板8的一端固定于螺旋芯轴5上,另一端与螺旋筒4的内壁接触;所述螺旋筒4的长度大于螺旋芯轴5的长度;所述螺旋筒4的末端通过法兰盘与输4料管10连接,该法兰盘与螺旋芯轴5的自由端之间形成空腔;所述空腔内自由放置有带螺帽11的内胆12,该螺帽11将该内胆12的外壁与螺旋筒4的内壁之间隔开并形成间隙;所述螺帽11设置在内胆12的圆柱面上和靠近输料管10的端面;所述内胆12的横向中心线与螺旋筒4的横向中心线重合;所述内胆12的外径与螺旋筒4的内径差值为3mm 6mm ; 所述螺旋芯轴5自与减速电机3连接的一端到其自由端的直径逐渐增大,螺叶6沿该方向的深度也逐渐减小,螺旋筒4的内直径和螺旋的外直径保持不变,均为Φ90πιπι,螺旋芯轴5 与减速电机3连接端的轴直径为Φ50πιπι,螺叶6的深度为20mm,螺旋芯轴5的自由端的轴直径为Φ80mm,螺叶6的深度为5mm,螺叶6的螺距为70mm ;所述输料管10的末端连接成型模具13,该成型模具包括模具孔板16和设置在模具孔板16中的出料塞14,该出料塞14 上设置有将输料管10与外界连通的成型孔15 ;所述出料塞14为聚四氟乙烯制品,其进口端大于出口端。权利要求1.一种可防止浆料或熟料粘结在螺旋筒内壁上的食品成型机,包括底座(1)、支架 (2)、料斗(9)和设置在支架(2)上并通过减速电机(3)驱动的螺旋推料系统,该螺旋推料系统主要为螺旋筒(4),螺旋筒(4)内设置有与减速电机(3)连接并驱动的螺旋芯轴(5),螺旋芯轴(5)上设置有螺叶(6),螺旋筒(4)外设置有加热器(7),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芯轴 (5)上设置有刮板(8),该刮板(8)的一端固定于螺旋芯轴(5)上,另一端与螺旋筒(4)的内壁接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建辉
申请(专利权)人:德御坊创新食品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