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清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静态物料拌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35393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静态物料拌和装置,由一个或多个具有山形突起部件的拌和结构组成。拌和结构外壁截面为圆形或者多边形,内部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山形突起部件和排出口沿纵向和横向相间布置。相邻拌和结构之间的山形突起部件和排出口交错布置,多个拌和结构沿纵向相连构成物料拌和装置。这种物料拌和装置具有物料分割、混合、移动的作用,还具有物料与拌和装置内壁面撞击以及物料之间撞击的作用。采用这种拌和装置进行物料拌和,在物料没有充满拌和装置以及物料供应不稳定的情况下,会达到很好的拌和效果。不仅适用于粘度低的粘性体的拌和,也适用于粘度高的粘性体以及各种粉粒体、液体、骨料等一种或多种物料之间拌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的物料拌和结构构成的拌和装置,尤其适用于各种粉粒体、骨料、液体等一种或多种物料进行混合的施工设备。
技术介绍
现有的物料拌和装置包括两种,一种是用于拌和混凝土等材料的强制式拌和装置,一种是用于拌和液体和粘度比较低的粘性体的静态拌和装置。静态拌和装置是一种被广泛用来混合液体和粘度比较低的粘性体的混合装置。现在已有的静态拌和装置,由一个或多个拌和结构组成,拌和结构内部通常用隔板或棒等拌和部件分割成几个通路,在拌和结构之间的连接处,隔板或棒交叉布置。当物料进入拌和结构,通过隔板或棒所分割的几个通路时,物料被分割成几部分;在两个拌和结构的连接处,被分割的几部分物料又合并在一起。这样物料在通过每个拌和结构时,都发生分割和合并,实现了物料的均匀混合。对有的静态拌和装置,拌和结构内部的隔板在物料通过时会发生旋转,物料的旋转会对物料产生剪断作用。现有静态拌和装置的拌和原理是通过物料的不断分割、混合,使物料进行几何次数的混合作用,此外还有物料的剪断作用,物料的拌和是连续的。静态拌和装置适用于在端部施加压力连续供给物料,并且物料充满内部的情况。所以当拌和装置中充满物料时,可以得到好的拌和效果,而当物料不充满时,拌和效果不好。对粘度比较高的物料和像混凝土这种由骨料和大粒径组成的材料等进行拌和时,当拌和装置中充满物料时,容易发生堵塞的问题;拌和装置中未充满物料时,又得不到良好的拌和效果。另外,当供给到静态拌和装置中的物料供应量不稳定时,也会发生混合效果不好的问题。在利用施工工地现场的原材料进行物料的拌和时,物料的供应量会出现不稳定的情况,使得静态拌和装置内部的物料有时充满,有时未充满,这种情况在工地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用这种静态拌和装置拌和物料效果不好。此外,现有静态拌和装置还存在构造复杂,设计、制造成本大的问题。强制式拌和装置,其主要构造是在拌和结构中放置一个旋转轴,旋转轴上配置有搅拌叶片和螺旋形叶片,通过轴的转动,可以使物料混合、拌和。现有的强制式拌和装置在拌和物料时施加强制式的剪断力,因此需要很大的动力。拌和装置的构造复杂,运行时需要很大的能量,因而设备的设计、制造成本大,运行消耗大量的电力,设备运行和维护费用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静态物料拌和装置,以解决进行液体和粘度比较低的粘性体的拌和时,特别是当物料未充满拌和装置以及物料供给量不稳定的情况下,拌和效果不好的问题;对那些容易堵塞的物料,如粘性比较高的物料和粒径比较大的物料进行拌和时,在物料未充满拌和装置时,可以解决拌和效果差的问题,并且不容易发生堵塞。同时该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制作成本和运行费用低等优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静态物料拌和装置,所述的拌和装置由一个或多个拌和结构组成,在拌和结构内含有拌和部件,多个拌和结构沿长度方向依次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拌和部件采用山形突起部件,该山形突起部件为平面和/或曲面组成的几何体;每个拌和结构由筒形外壁、拌和结构入口、山形突起部件、由外壁和山形突起壁面包围的空间以及排出口组成;每个拌和结构至少含有两个山形突起部件和排出口,山形突起部件和排出口沿纵向和横向相间布置;一个拌和结构的排出口与下一个拌和结构的入口相连,上一个拌和结构中的山形突起部件和排出口与下一个拌和结构中的山形突起部件和排出口交错布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山形突起部件采用四棱锥型、三棱柱型、半球型或半圆柱型。所述的拌和结构的筒形外壁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或多边形。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拌和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是由四棱锥型或半球型山形突起部件组成的拌和结构沿长度方向依次连接而成。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技术特征还在于该装置是由采用四棱锥型或半球型山形突起部件组成的拌和结构和由采用三棱柱型或半圆柱型山形突起部件组成的拌和结构沿长度方向交替连接而成。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突出性效果在进行液体和粘度比较低的粘性体的拌和时,对物料未充满拌和装置和物料供给量不稳定的情况下,由于内部设置的山形突起部件,物料在通过拌和装置时,物料与物料之间、物料与山形突起部件之间以及物料与外壁之间的撞击,使物料产生压缩和剪断的作用,可得到良好的拌和效果。对那些容易堵塞的物料,如粘性比较高的物料和粒径比较大的物料进行拌和,当物料在拌和装置中未充满时,同样也可以得到好的拌和效果,使堵塞的危险减小。本专利技术的拌和装置使用范围广,可根据物料的特性、使用条件、场地条件来选择拌和装置的布置形式。对液体、粘塑性体等物料在混合的过程中不存在堵塞的问题,可以用泵送等外加压力的方式进行拌和。对粉粒体和由粉粒体、液体、骨料组成的混凝土等复合材料进行拌和时,垂直布置或者有一定倾斜角度竖向布置拌和装置,依靠物料自由落下的动力进行物料的拌和,设备运行时不需要大的动力,可以稳定而连续大量的制造,降低了运行时的电力能源以及维护费用。此外采用山形突起部件构成的拌和结构,其内部构造由平面组成,构造简单,设计和制造费用小。附图说明图1A是设置四棱锥型山形突起部件的拌和结构示意图;图1B是设置半球型山形突起部件的拌和结构示意图。图2A是设置三棱柱型山形突起部件的拌和结构示意图;图2B是设置半圆柱型山形突起部件的拌和结构示意图。图3A是设置两个以上四棱锥型或半球型山形突起部件的拌和结构示意图,图3B是设置两个以上三棱柱型或半圆柱型山形突起部件的拌和结构示意图。图4A是四棱锥型山形突起部件、图4B是三棱柱型山形突起部件、图4C是半球型山形突起部件、图4D是半圆柱型山形突起部件的示意图。图5A是设置四棱锥型或半球型山形突起部件拌和结构的拌和原理示意图,图5B是图5A的俯视图。图6A是设置三棱柱型或半圆柱型山形突起部件拌和结构的拌和原理示意图,图6B是图6A的俯视图。图7设置四棱锥型或半球型山形突起部件的拌和结构组成的拌和装置示意图。图8设置四棱锥型或半球型山形突起部件的拌和结构与设置三棱柱型或半圆柱型山形突起部件的拌和结构交替布置组成的拌和装置示意图。图9是图8所示的拌和装置的物料拌和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拌和结构包括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或者多边形的筒形外壁、拌和结构入口、山形突起部件、外壁和山形突起壁面包围的部分形成的空间、以及排出口。每个拌和结构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山形突起部件和排出口构成,山形突起部件和排出口沿纵向和横向相间布置,数量根据需要混合物料的物料特性决定。山形突起部件是由平面和/或曲面组成的几何体,形状有四棱锥型、三棱柱型、半球型和半圆柱型等。山形突起部件侧壁的角度、高度、形状根据要混合的物料的性能选择。拌和结构中设置四棱锥型或半球型山形突起部件,可以进行物料分割、混合以及物料与物料之间的撞击。从拌和结构入口进入的物料首先撞击到四棱锥型或半球型的山形突起部件的侧壁;同时物料运动的方向发生改变,被分散成两个部分,进入到排出口上的空间。物料在空间中再混合,混合的同时,物料之间发生撞击,发生撞击后物料的一部分撞击到外壁,弹回来后,也产生物料和物料的撞击。这样物料在空间中产生四个方向的撞击,这种撞击对物料产生压缩和剪断的作用。拌和结构中设置三棱柱型或半圆柱型山形突起部件,可以进行物料的混合和移动。从拌和结构入口进入的物料首先撞击到三棱柱型或者半圆柱型的山形突起部件的斜面;同时物料移动到排出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静态物料拌和装置,所述的静态拌和装置由一个或多个拌和结构(1)组成,在拌和结构内含有拌和部件,多个拌和结构沿长度方向依次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拌和部件采用山形突起部件(3),该山形突起部件为平面和/或曲面组成的几何体;每个拌和结构由筒形外壁(2)、拌和结构入口(5)、山形突起部件、由外壁和山形突起壁面包围的空间(4)以及排出口(6)组成;每个拌和结构至少含有两个山形突起部件和排出口,山形突起部件和排出口沿纵向和横向相间布置;一个拌和结构的排出口与下一个拌和结构的入口相连,上一个拌和结构中的山形突起部件和排出口与下一个拌和结构中的山形突起部件和排出口交错布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雪晖小原孝之前田又兵卫中岛良光秋山直一金峰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前田建设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