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粒子转移制品、金属修饰基底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350131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18 17: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金属粒子转移制品和金属修饰基底以及制备和使用所述制品和基底的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需要生产用于以膜格式包装、保护和储存金属粒子并将单层的这些金属粒子最终递送到基底上的制品,其可以是刚性的(例如,精确平坦的刚性研磨表面)或柔性的,以产生金属修饰基底。当使用刚性基底时,可以制备研磨基底或板。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流线型和经济有效的解决方法以产生此类转移制品和金属修饰基底或板。金属修饰基底随后可与磨粒(例如,浆液)一起使用,以用作磨料制品。如本文所用,术语“固定制品”一般是指一种状态,其中金属粒子被固定在固化的第一粘结剂(研磨剂领域技术人员有时称为“底胶”)中和任选地在固化的第二粘结剂(研磨剂领域技术人员有时称为“复胶”)中。术语“固化”包括第一和第二粘结剂的部分固化或完全固化状态。术语“部分固化”是指树脂粘结剂的一种状态,其中树脂己开始聚合并且已经历分子量的增加,但其中树脂继续至少部分地可溶解于合适溶剂中。术语“完全固化”是指树脂粘结剂的一种状态,其中树脂己聚合并处于固态,并且其中树脂不可溶于溶剂中。在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金属粒子转移制品,所述制品包含:第一衬垫,其具有相对的第一和第二表面,其中根据ASTMD3330/D3330M-04,第一表面具有小于约700克/英寸的剥离值;和一层金属粒子,其设置在第一衬垫的第一表面上。在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备金属修饰基底或制品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具有相对的第一和第二表面的刚性基底;将第一粘结剂涂覆在所述刚性基底的第一表面上;提供金属粒子转移制品,其包含具有相对的第一和第二表面的第一衬垫,其中根据ASTMD3330/D3330M-04,第一表面具有小于约700克/英寸的剥离值,以及一层金属粒子,其设置在第一衬垫的第一表面上;将金属粒子转移制品施加到刚性基底的第一表面,其中金属粒子与第一粘结剂接触;从刚性基底上移除第一衬垫;以及固化第一粘结剂,从而将金属粒子固定到刚性基底的第一表面。在又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金属修饰基底,所述基底包含:刚性基底,其具有第一和第二表面;在基底的第一表面上的第一粘结剂;和一层金属粒子,其设置在第一粘结剂中。在又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金属修饰基底,所述基底包含:刚性基底,其具有第一和第二表面;在基底的第一表面上的第一粘结剂;和一层金属粒子,其设置在第一粘结剂中,其中该层包含在第一粘结剂上的至少两个同心区域,其中至少一个同心区域包含具有与至少一个其它同心区域的金属粒子的特征不同的特征的金属粒子。在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金属修饰基底,所述基底包含:刚性基底,其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在基底的第一表面上的第一粘结剂;一层金属粒子,其设置在第一表面的第一粘结剂上;在基底的第二表面上的第一粘结剂;和一层金属粒子,其设置在第二表面的第一粘结剂中。在又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打磨工件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工件连接到允许工件旋转的静止制品;在存在研磨剂浆液的情况下将金属修饰基底施加到工件;和研磨该工件。具体来说,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认识并利用了隔离衬垫中存在的静电力来暂时将金属粒子粘结到衬垫,无论这种衬垫是否基于纸张、聚合物膜(包括非织造膜或织物)。然而,在转移衬垫和金属粒子之间的静电吸引并未强烈到使粒子不会从衬垫上释放。此外,本专利技术的金属粒子未嵌入到隔离衬垫中,而是粘附于隔离衬垫的剥离涂层面上。在一个专利申请中,例如由本文所述转移制品制备的金属修饰基底可用于打磨、研磨或修饰制品(在工业中有时称为“工件”)。在一些专利申请中,非常期望的是用于打磨、研磨或修饰工件的制品基本上平坦并且在打磨期间保持基本上平坦。如果制品中存在不平坦、粗糙、或波浪,则其在打磨期间的使用可能导致工件出现凸面或“滚落”。出现凸面是使工件边缘变成不期望的圆形状。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点在于,以基本上平坦和优选刚性基底开始从而提供有效和高性价比的方式来制备打磨、研磨或精修制品。此外,使用转移制品允许极大的柔韧性,因为可将金属粒子施加到不同的几何形状的基底。只要转移制品是柔性的,则其可适形于基底(特别是刚性基底)的形状。附图说明将结合以下附图进一步描述本专利技术,其中: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的转移制品的示意性剖视图;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的制备磨料制品的示例性方法的示意性剖视图;图3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的转移制品的卷的透视图;图4为具有不同的金属粒子密度的同心区域的转移制品的透视图;图4a为具有不同的金属粒子密度的同心区域的转移制品的透视图,其中一个区域为不连续的;图5为在基底两侧上均具有金属粒子并连接到工具台板的金属修饰基底的示意性剖视图;图6为静电连接到隔离衬垫的100微米锡/铋球体的照片;图7为由实例1的转移制品制成的台板A在打磨兰宝石工件若干小时后的照片;图8为在实例部分中制备和使用的制品的移除克数与打磨时间关系的图表;图9为具有不同的金属粒子密度的同心区域的台板的照片;和图10为示出不同的金属粒子密度的图9的相同台板的近观照片。这些图是示例性的,不是按比例绘制,仅为示例性的目的。具体实施方式本文的所有数字均假定被术语“约”修饰。由端点表述的数值范围包括该范围内的所有数字(如,1至5包括1、1.5、2、2.75、3、3.80、4和5)。本文所述的所有份数(包括在以下实例部分中那些)均以重量计,除非另外指明。转移制品转移制品包含至少第一衬垫和一层金属粒子。转移制品可以呈卷的形式(并且随后被转变成片和盘)或可以呈片或盘形式。转移制品可以用于修饰具有精确成形、精确设置的金属粒子的独特表面分布的刚性和柔性基底。示例性刚性基底包括环状刚性台板。本专利技术的转移制品提供用于表面修饰和重铺制品(例如可延展的金属台板)的新技术。传统方法例如液态分散体的模具涂布法或刮涂可能不适合于涂覆不连续的刚性表面例如环状台板。本文所述转移制品利用在薄柔性膜上卷对卷涂覆的有益效果,并可以用于修饰精确和刚性表面(例如金属研磨/打磨台板)的表面。参照附图,图1示出示例性双衬垫转移制品10的示意性剖视图,该制品具有第一衬垫12、第二衬垫14、和设置或夹置在两个衬垫之间的金属粒子16。第一衬垫和第二衬垫分别具有第一表面12a和14a,以及相对的第二表面12b和14b。剥离涂层(未示出)设置在第一衬垫的第一表面12a上和任选地在第二衬垫的第一表面14a上。金属粒子通过静电力附着于衬垫。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09.04.17 US 61/170,1311.一种金属粒子转移制品,其包括:
第一衬垫,其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其中根据ASTM
D3330/D3330M-04,所述第一表面具有小于约700克/英寸的剥离值;

一层金属粒子,其设置在所述第一衬垫的第一表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移制品,所述制品进一步包括第二衬
垫,其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
其中如根据ASTM D3330/D3330M-04测量,所述第一表面具有小
于约700克/英寸的剥离值,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衬垫设置在金属粒子层上,使得所述第二衬垫的第
一侧面与所述金属粒子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移制品,其中所述第一衬垫和所述第
二衬垫中的至少一个包括柔性背衬和设置在所述第一衬垫和第二衬垫
的所述第一表面中至少一个上的剥离涂层,所述剥离涂层包括含氟材
料、含硅材料、含氟聚合物、有机硅聚合物或聚(甲基)丙烯酸酯,所述
聚(甲基)丙烯酸酯衍生自包含具有12至30个碳原子的烷基的(甲基)丙
烯酸烷基酯的单体。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移制品,其中所述柔性背衬选自由下
列组成的组:致密牛皮纸、聚合物涂覆纸和聚合物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移制品,其中所述聚合物膜选自由下
列组成的组:聚酯、聚碳酸酯、聚丙烯、聚乙烯、纤维素、聚酰胺、
聚酰亚胺、聚硅氧烷和聚四氟乙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移制品,其中所述金属粒子为如下物
质中的任何一者:锡、铜、铟、锌、铋、铅、锑和银和它们的合金以
及它们的组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移制品,其中所述衬垫为纹理化的。
8.一种制备金属修饰基底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刚性基底;
将第一粘结剂涂覆在所述刚性基底的第一表面上;
提供金属粒子转移制品,所述制品包括
第一衬垫,其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其中根据
ASTM D3330/D3330M-04,所述第一表面具有小于约700克/英寸的剥
离值,和
一层金属粒子,其设置在所述第一衬垫的第一表面上;
将所述金属粒子转移制品施加于所述刚性基底的第一表面,其中
所述金属粒子与所述第一粘结剂接触;
从所述刚性基底上移除所述第一衬垫;和
固化所述第一粘结剂,从而将所述金属粒子固定到所述刚性基底
的第一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转移制品进一步包括第
二衬垫,其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如根据ASTM
D3330/D3330M-04测量,所述第二表面具有小于约700克/英寸的剥离
值。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在将所述金属转移制品施加到所述刚性基底之前,从所述转移制品上
移除所述第二衬垫,留下附着于所述第一衬垫的第一表面的金属粒子。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将所述金属转移制品施
加到所述刚性基底之前,所述第一粘结剂被至少部分地固化。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粘结剂基本上不
含溶剂。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在固化所述第一粘结剂之后,将第二粘结剂涂覆在所述基底的第一粘
结剂上。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刚性基底选自由下列
组成的组:金属、金属合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保罗·S·勒格蒂莫西·D·弗莱彻
申请(专利权)人:三M创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