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入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348325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18 08: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经过改良的能够防止料盒内的止挡件的残余数量检测所涉及的误动作的打入工具。打入工具具有止挡件(N)的打入部件和收纳止挡件的料盒(105),具有:打入工具工作控制部件(135),其能够在允许打入工具的工作的工作位置与限制工作的限制位置之间切换,并且总是被从工作位置侧向限制位置侧施力;以及保持部件(131),其能够在将该打入工具工作控制部件保持在工作位置的保持位置与释放对该打入工具工作控制部件的保持的保持释放位置之间切换。保持部件根据料盒中的止挡件的残余数量而从保持位置向保持释放位置切换,伴随着该保持部件向保持释放位置的切换,打入工具工作控制部件从工作位置向限制位置切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备钉等止挡件的空打防止机构的打入工具
技术介绍
在例如日本特开2010-5714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具备空打防止机构的打入工具。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打入工具构成为在向作为打入部件的撞锤(driver)的动作线上供给作为止挡件的钉的料盒设置用于检测止挡件的残余数量的残余数量检测开关, 在止挡件的残余数量达到规定个数以下时,残余数量检测开关工作,停止对马达的电源供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打入工具中采用如下结构在向打入动作线上输送料盒内的钉的送钉部件(推进器)到达规定位置时,经由与该送钉部件连动地工作的杆使残余数量检测开关工作。因此,由于在应用于直径较细的钉的情况下,送钉部件每一次的输送间距也与钉的直径相应地减小,因此,残余数量检测开关的切换动作的时机容易受到外部扰乱的影响。即,存在发生残余数量检测开关在暂时切换到输出检测信号的检测状态之后,再次切换到不输出检测信号的非检测状态这种误动作的可能性。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10-571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打入工具,该打入工具经过改良而能够防止料盒内的止挡件的残余数量检测所涉及的误动作。为了达成上述课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最佳实施方式,打入工具构成为具有打入部件,其以直线状动作的方式进行止挡件对被加工件的打入作业;以及料盒,其收纳多个止挡件并且向打入部件的动作线上一个一个供给该止挡件。另外,本专利技术中的“打入工具”典型地说相当于打钉机或者切割器,作为“止挡件”是指前端尖锐的直线棒状物,在头部具有伞状物或者没有伞状物,此外也广泛地包含U字状的卡钉。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最佳实施方式,作为其特征性的结构,具有打入工具工作控制部件,其能够在允许上述打入工具工作的工作位置和限制工作的限制位置之间切换,并且总是被从工作位置侧向限制位置侧施力;以及保持部件,其构成为能够与上述打入工具工作控制部件卡合,并能够在以与上述打入工具工作控制部件卡合的方式将该打入工具工作控制部件保持在工作位置的保持位置、与解除卡合而释放对该打入工具工作控制部件的保持的保持释放位置之间切换。进而,保持部件的特征在于,根据料盒中的止挡件的残余数量相应地在保持位置与保持释放位置之间切换,打入工具工作控制部件伴随着该保持部件向保持释放位置的切换从工作位置向限制位置切换。另外,本专利技术中的“施力”相当于对该打入工具工作控制部件施加作用力,以使得打入工具工作控制部件切换到限制位置的状态,作为施加作用力的机构,典型地说,使用弹簧或者橡胶等弹性部件。并且,“根据止挡件的残余数量”典型地说相当于止挡件的残余数量达到包含零的规定的设定值时。根据本专利技术,保持部件构成为根据料盒中的止挡件的残余数量相应地在保持位置与保持释放位置之间切换,进而,基于向该保持释放位置的切换,打入工具工作控制部件的保持被释放。因此,对于总是被向限制位置侧施力的打入工具工作控制部件,当基于保持部件的保持被释放时,切换到限制位置的同时被维持在该限制位置。即,根据本专利技术,当止挡件的残余数量达到规定的设定值时,能够限制打入部件的工作,暂时切换到限制状态且维持该状态。因此,不会发生误动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其他实施方式,采用如下结构具有为了使打入工具工作控制部件从限制位置向工作位置复原而能够动作的凸轮部件,通过该凸轮部件进行动作,打入工具工作控制部件复原到工作位置。另外,作为本专利技术中的“使凸轮部件动作”的状态,适当地包含作业人员对凸轮操作用操作部件进行手动操作而使凸轮部件工作的状态、或者凸轮部件与向料盒装填(补充)止挡件的作业相关联地工作的状态中的任意一种。根据本专利技术,通过使凸轮部件工作而将打入工具工作控制部件复原到作为初始位置的工作位置,打入工具的动作成为可能。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其他实施方式,采用基于凸轮部件的打入工具工作控制部件的从限制位置向工作位置的复原动作与对料盒补充止挡件的动作连动地进行的结构。另外,本专利技术中的“止挡件的补充动作”典型地说相当于为了向料盒的内部补充止挡件而相对料盒主体打开滑动门的动作。根据本专利技术,由于能够与止挡件的补充动作连动地进行打入工具工作控制部件的从限制位置向工作位置的复原,因此,不需要另外进行复原操作,更加合理。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经过改良的能够防止料盒内的止挡件的残余数量检测所涉及的误动作的打入工具。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钉机的整体结构的右视图。图2是打钉机的左视图。图3是打钉机的立体图。图4是示出空打防止机构的局部图。图5是图3的A部分的放大图。图6是图3的B部分的放大图。图7是图4的C部分的放大图。图8是示出空打防止机构的动作状态的图,是在料盒内残余有钉的状态,(A)示出空打防止机构的整体,(B)将一部分放大后示出,(C)将各个部件抽出后示出。图9是示出空打防止机构的动作状态的图,是钉减少,推进器与滑动板接触后的状态,(A)示出空打防止机构的整体,(B)将一部分放大后示出,(C)将各个部件抽出后示出ο图10是示出空打防止机构的动作状态的图,是钉的残余数量达到规定数量后(开始空打防止工作)的状态,(A)示出空打防止机构的整体,(B)将一部分放大后示出,(C)将各个部件抽出后示出。图11是示出空打防止机构的动作状态的图,是空打防止动作结束后的状态,(A)示出空打防止机构的整体,(B)将一部分放大后示出,(C)将各个部件抽出后示出。图12是示出空打防止机构的动作状态的图,是开始向初始位置复原(复原板开始移动)的状态,(A)示出空打防止机构的整体,(B)将一部分放大后示出,(C)将各个部件抽出后不出O图13是示出空打防止机构的动作状态的图,是复原板移动结束后的状态,(A)示出空打防止机构的整体,(B)将一部分放大后示出,(C)将各个部件抽出后示出。图14是示出空打防止机构的动作状态的图,是向初始位置复原结束后的状态, (A)示出空打防止机构的整体,(B)将一部分放大后示出,(C)将各个部件抽出后示出。附图标记说明100 打钉机(打入工具);101 主体部;103 把持部;103a 扳机;105 料盒;107 主体外壳;109 马达外壳;110 电池组;115 撞锤引导件;121 料盒主体;123 滑动门; 125 推进器;125a 工作突起;127 门锁;127a 挂钩;130 空打防止机构;131 滑动板(保持部件);131a:受动部;132:槽部;132a:后壁;132b:前壁;133:第一弹簧(施力部件); 135 开关组(打入工具动作控制部件);13 卡合件;137 第二弹簧(施力部件);139 电气开关;139a 驱动件;141 复原板(凸轮);143 卡合孔;143a 后面;143b 底面;143c 倾斜面(凸轮面);145:第三弹簧(施力部件);147:止挡块;149:外罩部件;149a:钩挂部;150 螺钉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图1 14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使用充电式打钉机作为打入工具的一例进行说明。如图1 3所示,总体来看,打钉机100以作为形成打钉机100的外壳的工具主体的主体部101、供操作工握住的近似棒状的把持部103、以及收纳(装填)作为打入被加工件的止挡件的多个钉N的料盒105作为主体而构成。把持部103以从主体部101的侧部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下勋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牧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