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入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588728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22 20: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打入机,其撞击紧固件以将它打入到目标物体内,其具有气缸和打入机叶片,打入机叶片往复运动地容纳在气缸中并且由供应到气缸内的流体的压力驱动进行往复运动以撞击紧固件,打入机叶片由轴部和设置在轴部的一端处的活塞构成,阻尼部件并入在轴部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打入机,其撞击紧固件以将它打入到目标物体内,其具有气缸和打入机叶片,打入机叶片往复运动地容纳在气缸中并且由供应到气缸内的流体的压力驱动进行往复运动以撞击紧固件,打入机叶片由轴部和设置在轴部的一端处的活塞构成,阻尼部件并入在轴部中。【专利说明】打入机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主张2012年6月29号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号2012-146217的优先权,它的内容在此通过引用并入到该申请中。
本专利技术涉及将诸如钉或螺钉的紧固件打入到诸如木材或干式墙的目标物体内的打入机。
技术介绍
用往复运动的打入机叶片撞击紧固件以将它打入到木材或干式墙内的打入机为熟知的。日本专利号3211225描述利用压缩空气作为打入机叶片的动力源的打入机。在日本专利号3211225中描述的打入机具备包含打入机叶片的气缸。打入机叶片由供应到气缸的压缩空气的压力推下并且撞击紧固件的头部。特别地,打入机叶片由供应到在气缸中的打入机叶片上的空间(上腔)的压缩空气的压力推下并且撞击紧固件的头部。在此时,当打入机叶片推下到预定位置时,在上腔中的压缩空气的一部分排出到气缸的外部,并且在上腔中的压缩空气的另一部分通过止回阀传递到回流腔。已经撞击紧固件的头部的打入机叶片由传递到回流腔的压缩空气的压力推上并且返回到原始位置(初始位置)。上述打入机的操作生成噪音和振动。存在许多噪音源和振动源,并且它的一个示例为打入机叶片的振动。特别地,当打入机叶片撞击紧固件的头部时,打入机叶片由于它的冲击而振动,使得噪音生成。注意到日本专利号3211225还提到打入机的噪音的降低。然而,在日本专利号3211225中描述的主题涉及在排出推下打入机叶片的压缩空气的时候生成的噪音(排气噪音)的降低,并且日本专利号3211225没有描述以及建议打入机叶片的振动和由该振动生成的噪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抑制打入机叶片的振动降低打入机的噪音。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面的打入机具有打入机叶片,其被打入,以通过驱动源往复运动以撞击紧固件;和阻尼部件,其并入到打入机叶片中。根据本专利技术,打入机叶片的振动被抑制,并且打入机的噪音降低了。【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示出本专利技术应用到的打入机的示例的截面图;图2A为图1所示的打入机的部分放大截面图;图2B为图1所示的打入机的部分放大截面图;图3为图1所示的打入机叶片的放大截面图;图4为示出打入机叶片的更改示例的放大截面图;图5为示出打入机叶片的另一更改示例的放大截面图;图6为示出打入机叶片的另一更改示例的放大截面图;图7为示出打入机叶片的另一更改示例的放大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将参考附图详细地描述。图1所示的打入机10具有主体部11、打入部12、和工具箱13。主体部11具有外罩14、手柄15、头盖16、引导部17、和下盖18。外罩具有中空结构。引导部17设置在外罩14的一端侧上的开口中,下盖18设置在另一个端侧的开口中,并且头盖16放置在引导部17上。圆柱形气缸19容纳在外罩14中。气缸19的上端突出通过外罩14的一端侧上的开口并且进入引导部17。手柄15为由使用打入机10的工人抓握的部分,并且蓄压腔15a设置在其中。把柄15的一端固定到外罩14和引导部17,并且塞子15b设置在把柄15的另一端处。塞子15b为与蓄压腔15a连通的空气管道,并且通过空气软管(未示出)连接到压缩机(未示出)。引导部17具有外气缸17a和内气缸17b,并且外气缸17a围绕内气缸17b。控制蓄压腔15a和气缸19之间的连通的主阀20在引导部17内配置在气缸19上,以致能够竖直地移动。另外,膨胀腔21设置在引导部17的外气缸17a和内气缸17b之间。另一方面,当注意到气缸19的下侧时,阻尼器22从气缸19的内部配置在下盖18的内部上。阻尼器22以大概圆柱形形状由弹性橡胶形成。另外,止回阀23设置在气缸19的大概中心处,并且返回路径24设置在止回阀下。在气缸19中,打入机叶片30被容纳,以致上下移动。打入机叶片30包括轴部31和设置在轴部31的一端处的活塞32,并且通过被供应到气缸19并且从气缸19排出的压缩空气的压力被驱动以往复运动并且撞击紧固件。打入机叶片30将稍后详细地描述。工具箱13为包含多个连接的紧固件(钉、螺钉等)的容器。工具箱13具备供给机构,其相继地将多个包含的紧固件供给到打入部12。打入部12具有引导管12a,其保持由供给机构在预定位置处供给的紧固件并且引导紧固件,以致使紧固件的打入方向变直。推杆25设置在引导管12a的尖端处。推杆25可沿着引导管12a的外周上下移动,并且它当被推到紧固件被打入到的目标物体上时向上移动,并且当从推动释放时通过它本身的重力或来自偏置装置(未示出)的力而向下移动。接着,打入机10的操作将参考图1和图2描述。压缩空气通过连接到图1所示的塞子15b的空气软管(未示出)供应到蓄压腔15a。如图2A所示,工人将推杆25推到目标物体(在该实施例中为木材A)上并且操作(拉)触发器26。然后,主阀20向上移动,以从气缸19分离,并且蓄压腔15a和气缸19彼此连通。同时,向上移动的主阀20与引导部17的内壁接触,使得气缸19和膨胀腔21之间的连通阻塞。然后,填充在蓄压腔15a中的压缩空气在气缸19中的打入机叶片30 (活塞32)上的空间(上腔)中流动。如图2B所示,打入机叶片30由在气缸19的上腔中流动的压缩空气的压力推下,并且撞击由引导管12a保持的紧固件(在该实施例中为钉B),以将它打入到木材A中。如上所述,在打入机叶片30的向下移动的过程中,在气缸19中的打入机叶片30 (活塞32)下的空间(下腔)中的空气被压缩。如图2A所示,在下腔中压缩的空气通过止回阀23和返回路径24流出到回流腔27并且在回流腔27中填充。如图2B所示,当打入机叶片30进一步向下移动并且经过止回阀23时,推下打入机叶片30的上腔中的压缩空气通过止回阀23流出到回流腔27并且在回流腔27中填充。在下文中,当由于打入的反冲引起主体部11的向上移动进而导致推杆25的向下移动和通过工人进行的触发器26的操作的释放的条件中的一个或两者满足时,主阀20向下移动并且返回到初始位置(如图1所示的位置)。当主阀20返回到初始位置时,主阀20与气缸19接触并且蓄压腔15a和气缸19之间的连通被阻塞,并且同时,主阀20从引导部17的内壁分离并且气缸19和膨胀腔21彼此连通。因此,气缸19的上腔中的压缩空气排出到外部,并且打入机叶片30通过回流腔27中填充的压缩空气的压力被向上推并且返回到初始位置(如图1所示的位置)。当打入机10以上述方式操作时,打入机叶片30振动并且生成噪音。特别地,由打入机叶片30撞击的钉B与打入机叶片30大致一体化并且加速到几米每秒到几十米每秒,然后与木材A碰撞。该碰撞的冲击经由钉B传递到打入机叶片30,并且打入机叶片30振动。另外,向下移动到底部死中心的打入机叶片30邻接在阻尼器22上并且快速减速(见图2B)。在此时,阻尼器22和包含阻尼器22的外罩14振动,并且该振动传递到打入机叶片30并且打入机叶片30振动。打入机叶片30的振动的原因的示例在此已给出。打入机叶片30还由于不同于上述原因的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打入机,其具有打入机叶片,该打入机叶片通过驱动源被驱动进行往复运动以撞击紧固件,其特征在于,阻尼部件并入在所述打入机叶片中。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市川薰丹治勇平井升一驹崎义一
申请(专利权)人:日立工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