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块及其框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305186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29 09: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背光模块及其框架,其中框架包含一边框与一底板,且边框围绕形成有一开口,底板则连结于边框的下周缘并遮蔽该开口,该底板具有一反光面;前述框架设置于背光模块的一背框内侧,且供收容光学膜片,光学膜片并面对该底板的反光面。至此,该框架整体的抗变形能力获得提升,且兼具有反光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显示器的组成,更详而言之是指一种背光模块及其框架
技术介绍
光学显示器,例如液晶显示器,是于液晶面板下方装设一如背光模块的面光源装置,通过其产生分布均勻且辉度充分的面光源来达到显示目的。图1揭示一种已知的背光模块10,该背光模块10具有一金属制背框11及一塑料类材料所制成的边框12,该边框12嵌设于背框11内侧,且边框12内收容包括扩散片、棱镜片与增亮膜等光学膜片13,以及收容导光板14、反射片15与发光元件16。其中,导光板14 用以将发光元件16产生的“点”光源扩散放大成“面”光源,光学膜片13位于导光板14上方而具有强化集中“面”光源的效果,反射片15设置于导光板14下方,用以反射朝下散射的光,且反射片15是呈薄面状以降低组装的厚度。上述背光模块10虽能产生并提供显示时必要的“面”光源,惟其边框12的制作需另制模具,再以射出成形方式制得,不仅制作时间长,模具尺寸要求精度高,且制作成本相对偏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收容光学膜片的框架,具有降低成本及兼具反光效果。缘以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框架包含一边框与一底板,其中,边框围绕形成有一开口,底板连结于边框的下周缘且遮蔽该开口,该底板并具有一反光面面对光学膜片。本专利技术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块,具有快速组装对位的效。达成前述目的的背光模块包括一背框、一框架、至少一光学膜片与一光源,其中,框架设置于该背框的内侧,且具有一边框及一底板,底板连结于边框下周缘,并具有一反光面;光学膜片收容于该框架的边框中,光源设置于光学膜片与该框架底板之间。一种框架,用于收容光学膜片,其中,该框架包含有一边框,该边框围绕形成有一开口,且边框具有一下周缘;一底板,连结于该边框的下周缘且遮蔽该开口,该底板具有一反光面面对光学膜片。所述的框架,其中,该边框与该底板其中至少的一者是以塑料材料制成。所述的框架,其中,该边框是以聚对苯二甲酸乙酯或聚丙烯其中之一而制成。所述的框架,其中,该底板是以聚对苯二甲酸乙酯或聚丙烯其中之一而制成。所述的框架,其中,该边框经热压处理而与该底板连结,且边框具有多个用于组装对位的定位部。一种背光模块,其包括一背框;一框架,设置于该背框的内侧,该框架具有一边框与一底板,该底板连结于边框的下周缘,且具有一反光面;至少一光学膜片,收容于该框架的边框中,且位于该底板上方并面对该反光面;以及一光源,设置于该光学膜片与该框架底板之间。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该背框为金属材质制成;该框架是以塑料材料制成,其边框更具有多个定位部用于与背框结合。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该框架是以聚对苯二甲酸乙酯或聚丙烯其中之一而制成。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该框架的边框系经热压处理而与该底板连结。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该背框为塑料材料制成;该框架亦以塑料材料制成。附图说明图1为一般背光模块的分解立体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背光模块的分解立体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上述较佳实施例背光模块的框架立体图;图4为图3的局部放大立体图;图5为图4的5-5方向剖视图;图6为一立体图,揭示用以制作本专利技术框架的素材;图7为本专利技术另一较佳实施例背光模块的剖视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0、200 背光模块20 框架22 边框22f下周缘24a反光面30 背框40导光板50光学膜片60发光二极管70 背框具体实施例方式为能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示详细说明如后。图2揭示具有本专利技术框架20的背光模块100,该背光模块100尚包括有一金属背框30、一导光板40、多片光学膜片50与多个以发光二极管60为例但不以此为限的光源。该框架20先被放置于该背框30的内侧,接着依序将导光板40及该些光学膜片50叠放在框架20中,发光二极管60相对设置于导光板40的一侧,由于金属背框30、导光板40、光学膜片50及发光二极管60为现有技艺,于此容不赘述。22a 22d边墙 2 开口 22g定位部M底板图3至图5进一步揭示本专利技术框架的一较佳实施例结构,该框架20具有两个主要的构成部分,分别为一矩形边框22与一薄型底板24,且边框22与底板M是选用轻量化的塑料材料制成,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ET)、聚丙烯 (Polypropylene,PP)、聚碳酸酯树脂(Polycarbonate,PC)、聚苯乙烯(Polystyrene,PS)或丙烯晴-丁二烯-苯乙烯共聚合物(Acrylonitrile-Butadene-Myrene,ABS),但不以此为限。上述边框22是由边墙2 边墙22d所围绕形成的封闭式框体,其中间部位具有一大面积的开口 2 提供导光板40、光学膜片50及发光二极管60自该处置入其中,该边框 22并具有一沿着该些边墙底缘所形成的下周缘22f,且边框22于特定边墙上预设有多个凹凸结构或开孔所构成的定位部22g,定位部22g用于结合在该背框30的相对应结构上(图未示),使得边框22更牢固地嵌设于背框30内侧。底板M具有一平直的反光面Ma,且连结于该边框22的下周缘22f并遮蔽该开口 22e,该底板M上承放有该导光板40与光学膜片50,且其反光面2 正对着设置有导光板 40及光学膜片50的一侧。本较佳实施例的框架20因以具有反光效果的底板M连结于边框22底缘,可确保背光模块100具备反光结构,而无一般背光模块在装设过程中可能因疏失导致遗漏反光片的缺失;其次,底板M与边框22连结成一体,以强化了框架20整体的抗变形能力而有益于拾取,且不易因过度的挠曲变形而导致损坏;再者,因边框22的边墙预设有凹凸结构的定位部22g,辅以框架20的抗变形能力被提升,促使框架20在与背框30结合的过程中,具有稳定且快速组装对位的效果。图6表示用于制得上述框架20的素材示意图,包括以塑料材料预制成矩形框体A 与薄型板材B,且框体A厚度大于板材B厚度,接着经模具的热压处理,使得该框体A与板材 B结合成一体,后经裁切成型即得该框架20,易言之,框体A最终构成该边框22,板材B最终构成该底板对。前述框体A厚度大于板材B厚度的目的在于热压时便于一并对框体A制作有组装定位用的凹凸结构,于本实施例中,框体A厚度以0. 5mm为例,板材B厚度以0. 188mm 为例,但不以此为限,端视框架尺寸再予调整。其次,框架20经由热压成形,该成形方式不仅易于加工更可降低成本支出。另强调的是,框架的组成方式不以上述为限,例如可选择已预制成型的边框及平直底板,再将彼此以胶合或黏合等方式予以固结即可。图7为本专利技术另一较佳实施例的背光模块200,与上述实施例的背光模块100不同处在于本背光模块200的背框70是以塑料材料制成具有坚固特性的壳体,因塑料具有良好的塑形性,以有利于成形特定结构,与金属材质相较,本塑料背框70更具有降低成本支出的效。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可行实施例而已,举凡应用本专利技术说明书及申请专利范围所为的等效结构及制作方法变化,理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专利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框架,用于收容光学膜片,其特征在于该框架包含有一边框,该边框围绕形成有一开口,且边框具有一下周缘;一底板,连结于该边框的下周缘且遮蔽该开口,该底板具有一反光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胜志
申请(专利权)人:山汰科技企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