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尾撬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292367 阅读:8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26 03: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飞机尾撬装置,包括:支座,其固定在飞机底部的外侧;立柱,其安装在飞机内部;摇臂,其枢轴连接于支座,并具有触地端;以及缓冲元件,其一端穿过飞机底部枢轴连接于立柱,另一端枢轴连接于摇臂的触地端,其中:触地端的末端设有预警告装置,预警告装置包括弹簧片和固定在弹簧片末端的触地信号开关,弹簧片从末端向下倾斜延伸,触地信号开关用于在所述弹簧片触地时产生警告信号;触地端的底侧上设有再警告装置,再警告装置包括摩擦块和固定在摩擦块上的擦地信号开关,擦地信号开关用于在摩擦块擦地时产生警告信号。(*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飞机结构设计,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飞机尾撬装置
技术介绍
飞机在起飞时前轮抬得过高或最小速度离地或大攻角着落时,飞机尾部均有可能擦地而损坏飞机,甚至会发生更严重的事故。为了避免这样的事故,需要在飞机后部的适当部位加装擦地保护装置,即尾撬装置。尾撬装置的主要用途是用于最小离地速度试验,此时飞机将采用大迎角起飞,飞机尾部极有可能擦地,因此需要设计尾撬来保护机身。尾撬装置必须具备防机尾擦地、吸收高能量、防坠撞、耐摩擦、防火等功能。尾撬装置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缓冲元件,擦地元件,连接机构元件等部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飞机尾撬装置,其设置有预警告装置来警告飞行员飞机的角度状态。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飞机尾撬装置包括支座,其固定在飞机底部的外侧;立柱,其安装在飞机内部;摇臂,其枢轴连接于所述支座,并具有触地端;以及缓冲元件,其一端穿过飞机底部枢轴连接于所述立柱,另一端枢轴连接于所述摇臂的触地端,其中所述触地端的末端设有预警告装置,所述预警告装置包括弹簧片和固定在所述弹簧片末端的触地信号开关,所述弹簧片从所述触地端的末端向下倾斜延伸,所述触地信号开关用于在所述弹簧片触地时产生警告信号;所述触地端的底侧上设有再警告装置,所述再警告装置包括摩擦块和固定在所述摩擦块上的擦地信号开关,所述擦地信号开关用于在所述摩擦块擦地时产生警告信号。优选地,所述触地信号开关和所述擦地信号开关这样设置,使得飞机从所述弹簧片触地到所述摩擦块擦地向上抬头1°。优选地,所述飞机尾撬装置包括限位套筒,所述限位套筒安装在所述缓冲器内,并枢轴连接于所述立柱,用于防止飞机抬头过猛而损坏飞机。优选地,所述摩擦块由高温合金钢制成。优选地,所述缓冲元件为油针式的油气缓冲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飞机尾撬装置简单实用,针对试飞的具体要求,设置了预警告装置。 预警告装置上安装有触地开关,触地后给驾驶舱一预警告信号,警告飞行员飞机的角度状态,同时弹簧片的刚度不会影响尾撬触地提供尾撬触地信号。 之所以要进行预警告,一方面可以给飞行员足够的时间反应,另一方面可以加大触地角度,使得最小离地速度测试尽可能准确。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飞机尾撬装置的优选实施例的侧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飞机尾撬装置的优选实施例的透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00飞机尾撬装置10支座20立柱30摇臂31触地端311末端40预警告装置41弹簧片42触地开关50再警告装置51摩擦块52触地开关60缓冲器70限位套筒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技术的飞机尾撬装置的优选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飞机尾撬装置100包括支座10、立柱20、摇臂 30、预警告装置40、再警告装置50、缓冲器60。支座10固定在飞机底部的外侧上,立柱20安装在飞机内部。优选地,将尾撬安装区域内的蒙皮、长桁和二个加强框连接在一起,组成主承力结构,支座10和立柱20可固定在该主承力结构上。摇臂30枢轴连接于支座10,并具有触地端31。触地端31的末端311上设有预警告装置40,该预警告装置40包括弹簧片41和固定在弹簧片末端的触地开关42,弹簧片41 从端面311向下倾斜延伸,其末端位置保证触地开关在飞机抬头角度为13度时接地。弹簧片刚度调配适当,能使触地开关刚接地即接通开关,给驾驶员接地信号,同时又不至于刚度过大而损坏。触地端31的底侧上设有再警告装置50,该再警告装置50包括摩擦块51和固定在摩擦块51上的触地开关52。优选地,摩擦块51的材料为高温合金钢,其具有耐摩性和阻燃性,这样在飞机尾撬擦地时摩擦块与地面摩擦,承受载荷,且不会使跑道损坏。触地开关42、 52可以是BK2-1微动开关,通过导线与驾驶舱内的声、光装置相连,在接地时该触地开关闭合,从而连通电路,激发声、光装置。缓冲器60的一端穿过飞机底部枢轴连接于立柱20,另一端枢轴连接于触地端31 的内侧。该缓冲器60优选是油针式的油气缓冲器,内充液压油及氮气,氮气的初始压力为 4301^土。优选地,触地开关42和触地开关52的位置这样设置,使得从弹簧片触地到摩擦块擦地飞机向上抬头1度。这样,尾撬击地前1°时预告警,当尾撬擦地时再告警,同时缓冲器压缩吸收能量,保证飞机平稳起飞,并能采集有效数据。优选地,飞机尾撬装置100还设置有保护装置,例如限位套筒70,其安装在缓冲器 60内部,并枢轴连接于立柱20,用来防止飞机抬头过猛而损坏飞机。飞机尾撬在擦地时,需要吸收很大的飞机抬头的能量,因此需要缓冲器,本技术的缓冲器采用油针式油气缓冲器。采用缓冲器、摇臂等组件组成能吸收巨大能量的机构。 同时根据试飞要求设计了弹簧片式的预警告装置。预警告装置上安装有触地开关,触地后给驾驶舱一预警告信号,警告飞行员飞机的角度状态,同时弹簧片的刚度不会影响尾撬触地提供尾撬触地信号。之所以要进行预告警,一方面可以给飞行员足够的时间反应,同时又可加大触地角度,使得最小离地速度测试尽量准确。飞机在进行最小离地速度试验时,会以很大的迎角起飞,此时尾部很容易着地,从而造成飞机结构损坏。本技术的飞机尾撬装置的作用就是吸收飞机的抬头能量,保证后机身的安全。飞机尾撬装置的预警告触地开关和尾撬的触地开关的几何位置在飞机抬头角度上相差一度,在结构上通过一外伸的弹簧片来实现。当预警告触地开关触地后,弹簧片弹起,紧接着尾撬将着地,尾撬触地开关提供信号。同时,尾撬摇臂绕轴转动,使尾撬缓冲器压缩并吸收抬头能量,实现尾撬功能,保护后机身结构。本技术中所述具体实施案例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案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的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飞机尾撬装置,包括支座,其固定在飞机底部的外侧;立柱,其安装在飞机内部;摇臂,其枢轴连接于所述支座,并具有触地端;以及缓冲元件,其一端穿过飞机底部枢轴连接于所述立柱,另一端枢轴连接于所述摇臂的触地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地端的末端设有预警告装置,所述预警告装置包括弹簧片和固定在所述弹簧片末端的触地信号开关,所述弹簧片从所述触地端的末端向下倾斜延伸,所述触地信号开关用于在所述弹簧片触地时产生警告信号;所述触地端的底侧上设有再警告装置,所述再警告装置包括摩擦块和固定在所述摩擦块上的擦地信号开关,所述擦地信号开关用于在所述摩擦块擦地时产生警告信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机尾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地信号开关和所述擦地信号开关这样设置,使得飞机从所述弹簧片触地到所述摩擦块擦地向上抬头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飞机尾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飞机尾撬装置还包括限位套筒,所述限位套筒安装在所述缓冲元件内,并枢轴连接于所述立柱,用于防止飞机抬头过猛而损坏飞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机尾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块由高温合金钢制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机尾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元件为油针式的油气缓冲器。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飞机尾撬装置,包括支座,其固定在飞机底部的外侧;立柱,其安装在飞机内部;摇臂,其枢轴连接于支座,并具有触地端;以及缓冲元件,其一端穿过飞机底部枢轴连接于立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鹤生孟庆功钱敏郑华于雷郝新超李希岩徐轶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