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高水位下水临时抛锚布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91222 阅读:2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26 00: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船舶高水位下水临时抛锚布置,在船舶的船向艏设有临时安装锚机,临时锚机上伸出有锚链,锚链的另一端连接有锚索抛,锚链的底端与海底相切,锚链的长度有5-7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船舶接触水面致船尾上浮的问题,其浮力力矩必须大于船舶重心的重力力矩,避免产生“尾弯”的条件。(*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船舶高水位下水临时抛锚布置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长江中下游地带水位落差较大,如芜湖沿江黄海标高从枯水季节的 2. 6M至洪水季节的8. 2M,所以该地区通常船台的建造不适合于建干船坞。同时对于数万吨级船舶在正规的纵向滑道船台达到全年四个季节的全天候下水几乎是做不到的(据统计全年至少有3个月的枯小期和洪水期是船舶下水的发难期)。然而,由于各船厂从建造合同签订开始,船舶下水和交船的节点都已经固定。特别对建造出口船舶的船厂,经过银行担保的交船期已经确定,且长江水位的影响并不属于不可抗力的因素。如何克服不可逾越的困难因素,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做到效益最大化,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经过几年的摸索长江水位的通常变化规律。特别是在冬季长江水位低-则枯水季节,船舶下水容易产生尾弯(又称仰倾或尾下垂)其原因是尾部上浮前,船舶重心已出滑道末端,故重力对滑道末端的力矩大于浮力对滑道末端的力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船舶高水位下水临时抛锚布置,为了解决船舶接触水面致船尾上浮,其浮力力矩必须大于船舶重心的重力力矩,避免产生“尾弯”的条件。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船舶高水位下水临时抛锚布置,在船舶的船向艏设有临时安装锚机,所述锚机上伸出有锚链,锚链的另一端连接有锚索抛,锚链的底端与海底相切,锚链的长度有5-7节。所述的临时锚机的一侧带有导向轮,锚链穿过导向轮。本技术在船舶尾部增设气囊辅助下水的工艺,如13#12000T船在黄海标高 2. 6Μ枯水位下水。经严格计算,采用尾部增设10条气囊增加浮力220Τ,同时,滑道油脂配方为石蜡、松香和脂酸的混合比例随季节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如根据本船滑道静压计算载荷P=20. 26t/m2,计划下水期6月18日早上,预计气温3(T33°C。配制承压能力> 22 t/m2 的油脂配方如下GB257-77 60# 石蜡 75%-1800kg松香 10%-240kgQB523硬脂酸 15%-360kg按此比例容量混合后,加热熔化、调勻,并在>180°C温度下煮10分钟左右,开始分三层浇涂。每层浇涂温度要求如下第--层:150°C第二二层:130°C分层浇涂的温度应不大于20°C第三三层110°C目的是保证油脂在各种压力情况下的净摩擦系数不能大于0. 035以保证船舶顺利下水。然而在洪水季节,如在今年的水位黄海标高8. 6M情况下,长江中下游的许多中小船厂因水位较高几乎停产数十天。固然可以把船台闸门关住,但对于船长151M的1000TEU 冰区加强型船在闸门内整船建造由于受到地理位置的限制是不可能的。为了解决全天候建造下水的矛盾,参照过去建造芜湖大桥桥墩围堰水上大合拢的经验。进一步采用“移植”合拢建造法,即合拢完3/4船长的船体。安装定位轴、舵系,待下水完移至下游的5000T浮动船坞与艏部的四个分段进行最终合拢。它的最大好处是船舶无论在何种水位下建造都能达到平行作业、水陆齐用,节省造船成本,缩短建造周期,保证船厂的生产节点不因大自然因素而改变。移植合拢建造法需要解决几个技术关键点。首先,3/4船长的船舶下水后的抛锚定位,船舶下水后的艏部密封问题,船舶下水后在浮动船坞移植合拢的基准定位问题等。本技术解决了船舶接触水面致船尾上浮,其浮力力矩必须大于船舶重心的重力力矩,避免产生“尾弯”的条件,采用“移植合拢建造法”能够因地制宜地充分利用场地和生产设施,达到并联造船和全天候下水,大量节约基建投资费用,产能效益达到了最大化。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附图,船舶高水位下水临时抛锚布置,在船舶的船向艏5设有临时安装锚机 1,锚机上伸出有锚链2,锚链2的另一端连接有锚索抛3,锚链的底端与海底相切,锚链的长度有5-7节,临时锚机的一侧带有导向轮4,锚链2穿过导向轮4。经过科学计算和模拟实验,下水前在该船向艏部分增设临时锚机,通过反复试验, 决定在右舷171#肋位、11. 75M水线平台上抛锚定位效果较好。其右舷抛锚抓力按锚索悬链状态特性分析,锚链筒出口处A点的锚索张力T及垂向分力V为V=T sine,把锚索抛有足够的长度一6节X 27. 5M=165M锚链,使得悬链线在锚点处与海底相切(θ=0),以获得足够的水平抓力稳定船位。再者,艏部分段的密封采用在FR171处的部分结构开孔临时封妥, 并采用必要的工艺框架与横舱壁装配确保其结构的刚性。通过严格的水密试验,确保其艏部分段的抗沉性。下水前,将FR165、FR170处横向结构的减轻孔封闭,并做焊缝密性试验。 为了保证“移植合拢”的精确性,采用激光测纬仪定出合拢的基准点,并在舱壁上做出永久性合拢标记。经合拢的对合线抽查合格后,开始合拢焊缝的焊接。权利要求1.船舶高水位下水临时抛锚布置,在船舶的船向艏设有临时安装锚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锚机上伸出有锚链,锚链的另一端连接有锚索抛,锚链的底端与海底相切,锚链的长度有5-7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高水位下水临时抛锚布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临时锚机的一侧带有导向轮,锚链穿过导向轮。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船舶高水位下水临时抛锚布置,在船舶的船向艏设有临时安装锚机,临时锚机上伸出有锚链,锚链的另一端连接有锚索抛,锚链的底端与海底相切,锚链的长度有5-7节。本技术解决了船舶接触水面致船尾上浮的问题,其浮力力矩必须大于船舶重心的重力力矩,避免产生“尾弯”的条件。文档编号B63B21/20GK202201133SQ201120172600公开日2012年4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27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27日专利技术者张云, 秦平 申请人:中国长江航运集团江东船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云秦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长江航运集团江东船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