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水利部专利>正文

一种扇形布置的分流墩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8752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调整水流的分流墩群,尤其是一种扇形布置的分流墩群。属于水利水运工程建筑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多个成扇形布置的分流墩(1)。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有效调整引航道水流的目的,为船舶顺利通过下游引航道口门区提供了良好的水流条件,增加了行船安全,降低了调整水流设施的成本。(*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分流墩群,尤其涉及一种扇形布置的分流墩群。属 于水利水运工程建筑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各种水利水运工程的修建,在有航运要求的河流上,在通航建筑物 与泄洪闸及发电尾水之间 一般会设置隔流堤,将泄洪闸下泄洪水和发电尾水 与通航建筑物引航道隔开,以有助于船舶的平稳航行。但是由于泄洪闸下泄 水流和发电尾水流速较大,会在隔流堤尾即引航道口门区形成横向流速和回 流流速,造成不利的通航条件。为了改善通航条件,现有技术中提供了多种 在隔流堤尾进行改进的方式,如隔流堤上设明渠、隔流堤上设透水孔和设浮 堤等方式。根据研究,隔流堤上设明渠易对引航道中的水体造成不稳定影响, 不利于行船。设透水孔和浮堤的形式过于复杂,不利于现场施工。本专利技术提 出了一种新型的改善引航道口门区通航条件的方法,经试验检验,能够很好 地控制口门区的流态,消减口门区的横向流速和回流流速,并且施工简单, 对引航道内的水体不会有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施工筒单并能较好消减口 门区横向流速和回流流速的扇形布置的分流墩群。本技术的扇形布置的分流墩群,包括不少于2个分流墩1并且相互 之间呈一定的夹角。上述的分流墩1由墩体2、墩头3和墩尾4构成; 上述的分流墩墩体2由长方体构成;上述的分流墩墩头3和墩尾4由半圆柱体或三棱柱体构成;上述的多个分流墩墩尾4在一条直线5上,墩体2与上述直线成不同夹角6;直线5—端起始于导流堤尾,平行于主流流向;上述的多个分流墩墩体2与上述直线所成夹角6为锐角并沿流向逐渐变小;上述的多个分流墩长度满足以下条件,位于上游的分流墩墩尾4与其下 游相邻的分流墩墩头3的连线,垂直于相邻下游墩墩体2。本技术有如下有益效果1、 利用本技术,使通过隔流堤堤尾的水流被分流墩群削弱,使引 航道口门区横向流速和回流流速减小,便于船舶通行。2、 利用本技术,使施工更加方便简单,节省工程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三个分流墩形式;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七个分流墩形式;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分流墩形状示意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另一种分流墩形状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如图l所示,本技术实施例包括多个成角度的分流墩。如图2所示,是本技术的一种形式,包含七个分流墩。从上游到下 游各分流墩1与直线6的夹角5分别为55° , 50° , 45° , 40° , 35° , 20° , 15° 。如图3所示,本技术的分流墩1由墩体2、墩头3和墩尾4构成。如图4所示,本技术的分流墩1的另一种形式,墩头3和墩尾4由 三棱柱体构成。以上所迷的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 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 实例而己,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之内,所 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扇形布置的分流墩群,包括分流墩(1)不少于2个,其特征在于墩尾(4)位于在一条一端起始于导流堤尾的直线(5)上,各分流墩(1)与直线(5)所成夹角(6)不全相等。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流墩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流墩(1 ) 由墩体(2)和墩头(3)和墩尾(4)构成。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流墩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直线(5)为 任意方向直线。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流墩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角(6)为 任意锐角。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流墩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流墩(l) 位于上游的分流墩墩尾(4)与其下游相邻的分流墩墩头(3)的连线,垂直 于相邻下游墩墩体(2)。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流墩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墩体(2)为 长方体。7.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分流墩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墩头(3)和墩 尾(4)为半圆柱体或三棱柱体。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调整水流的分流墩群,尤其是一种扇形布置的分流墩群。属于水利水运工程建筑领域。本技术包括多个成扇形布置的分流墩(1)。本技术实现了有效调整引航道水流的目的,为船舶顺利通过下游引航道口门区提供了良好的水流条件,增加了行船安全,降低了调整水流设施的成本。文档编号E02B8/00GK201137055SQ20072013095公开日2008年10月22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13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13日专利技术者王溥文, 童中山, 赵建钧, 韩昌海 申请人:水利部、交通部、电力工业部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扇形布置的分流墩群,包括:分流墩(1)不少于2个,其特征在于:墩尾(4)位于在一条一端起始于导流堤尾的直线(5)上,各分流墩(1)与直线(5)所成夹角(6)不全相等。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昌海王溥文童中山赵建钧
申请(专利权)人:水利部交通部电力工业部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