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式布水及变水位控制的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694893 阅读:2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3 03: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一种多方式布水及变水位控制的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湿地植物(12)、布水区(11)和集水区(13)。其特征在于布水区(11)右侧设有布水总管(1),在布水总(1)上装有阀一(2)、深层布水分管(4)、阀三(5)、表层布水分管(7)和阀五(8);在集水区(13)右侧设集水总管(17),在集水总管(17)上装有阀六(18)、表层集水分管(20)、阀八(21)、中层集水分管(23)、深层集水分管(25)和阀十一(26)。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运行方式灵活。解决了北方寒冷地区冬季防冻问题,利于植物根系生长,增加微生物固定数量;充分利用湿地内部空间,增加水停留的时间;防止滤层堵塞,延长湿地系统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多方式布水及变水位控制的湿地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人工湿地指通过模拟自然湿地,人为设计与建造的由基质、植物、微生物和水体组成的复合体,利用生态系统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重协同作用完成对污水的净化处理的生态系统。从工程实用的角度出发,按照系统布水方式的不同或水流方式差异可分为自由表面流人工湿地、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垂直潜流人工湿地。进人工湿地出水控制装置应该能够提供整个湿地的水位控制,减少水流短路现象,以改变湿地内部的水深及水力停留时间。通常通过调整水位和流量,也可以调整湿地处理系统的性能。随着湿地的运行,无机颗粒会引起沉积物累积,降低有效水深度和改变水的流态,所以需要定期清理湿地内部沉积物。目前,存在的不足是:人工湿地在低温环境运行时,需要采用人工湿地的保温以及强化预处理,减轻人工湿地的污染负荷措施;人工湿地运行易堵塞,一般需要采用控制污水进入人工湿地系统的悬浮物浓度;定期启动清淤装置;适当的采用间歇运行方式;局部更换人工湿地系统的基质等措施来解决堵塞问题,非常复杂和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解决人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方式布水及变水位控制的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湿地植物(12)、细基质层(28)、粗基质层(29)、布水区(11)和集水区(13),其特征在于布水区(11)右侧设有布水总管(1),在布水总管(1)上装有阀一(2)、深层布水分管(4)、阀三(5)、表层布水分管(7)和阀五(8);深层布水分管(4)另一端与埋在布水区(11)深部的深层布水管(9)连通,深层布水分管(4)上装有阀二(3);表层布水分管(7)另一端与设在布水区(11)上面的表层布水管(10)连通,表层布水分管(7)上装有阀四(6);在集水区(13)的右侧设有集水总管(17),在集水总管(17)上装有阀六(18)、表层集水分管(20...

【技术特征摘要】
1.种多方式布水及变水位控制的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湿地植物(12)、细基质层(28)、粗基质层(29)、布水区(11)和集水区(13),其特征在于布水区(11)右侧设有布水总管(1),在布水总管(I)上装有阀一(2)、深层布水分管(4)、阀三(5)、表层布水分管(7)和阀五(8);深层布水分管(4)另一端与埋在布水区(11)深部的深层布水管(9)连通,深层布水分管(4)上装有阀二(3);表层布水分管(7)另一端与设在布水区(11)上面的表层布水管(10)连通,表层布水分管(7)上装有阀四(6);在集水区(13)的右侧设有集水总管(17),在集水总管(17)上装有阀六(18)、表层集水分管(20)、阀八(21)、中层集水分管(23)、深层集水分管(25)和阀十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晶日张华郗洪军王伟边伟张健金成日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宇都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