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粘度油真空滤油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9048 阅读:3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高粘度油滤油机,涉及工业用油净化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包括加热过滤器、加热真空分离室、除油器、真空泵、阀门等,其间通过管道连接。其特征是在对污油进行净化处理的全过程中,采用升温降粘的同时进行脱除油中杂质及水分的处理,并抽油样检测油质。因而使油中的杂质及水分脱除充分,提高了真空滤油机的净化能力并保证了净化油的质量。此外,还具有热损失小,热量利用充分,结构简单,加热温度可调节等特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但可广泛应用于各种高粘度油的真空滤油机,也广泛适用于低粘度油的真空滤油机。(*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 一、
本技术涉及工业用油净化装置,特别涉及高粘度油的真空滤油机。二
技术介绍
真空滤油机是净化工业用油的专用设备,已广泛使用于各行业中。工业用油(如润滑油、绝缘油、透平油、压缩机油、齿轮油和轧滚油等)在使用中,因受潮、进水、氧化、污染等原因,使油质下降,需经净化后恢复油质再行使用。现有真空滤油机主要包括过滤器、加热器、真空分离室、除油器、真空泵、排油泵、阀门以及进出油管等,其间通过管道连接。待处理油在真空滤油机中,先在常温下通过粗过滤器脱除油中杂质,后经加热器加热,使油中的水分汽化,再在真空分离室中进行脱水、脱气,真空分离室分离出的气体通过真空泵经出油器抽出;分离出的油通过排油泵,再经精过滤器进行微小杂质的脱除,从而完成污油的净化过程。现有真空滤油机的净化的不足之处是(1)不适用于高粘度油的净化处理。现有真空滤油机是在常温下经粗滤后升温再进入真空分离室,这只有对N46以下的低粘度油液才能实现,但对N46以上的高粘度的齿轮油、轧滚油等污油及高粘度润滑油类则无法在常温下经粗滤后加热进入到真空分离室中。(2)对含水量较重的污油净化处理困难。由于污油中的水分较重,在常温、负压下不易将油中水份脱除干净,从而影响真空滤油机的净化效果。公告号为CN2119986Y的中国专利公开的“高效真空润滑油净化机”,利用油液具有升温降粘的特性,对高粘度油进行脱除杂质及水气的净化处理,该专利是对污油先升温降粘,后进行处理。该专利的主要不足之处是 (1)净化效果差。先升温降粘,后进行处理的方法,不但热损失大,而且对高粘度油的净化效果差,特别是进行真空分离后的油温已降低,粘度已升高,再进行过滤及分离的效果不理想。因而该净油机的净化效果差。(2)该净油机的结构复杂,环节多,成本高,不便推广应用。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真空滤油机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高粘度油滤油机,是在粗、精过滤及真空分离的全过程中,对高粘度油在升温降粘的同时,进行脱除油中的杂质及水分的处理,因此,脱除油中杂质及水分充分,能提高真空滤油机的滤油效率和质量,并且还具有热损失小,热量利用充分,结构简单,成本低等特点。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高粘度油真空滤油机,主要包括粗、精过滤器、真空分离室、除油器、真空泵、排油泵、阀门等,其间通过管道连接。设置于真空分离室顶部的加油管依次通过加油电磁阀、粗过滤器与进油阀连接,设置于真空分离室顶部的抽气管依次通过单向气阀、出油器、抽气阀与真空泵连接,设置于真空分离室下部的排油管依次通过单向液阀、排油泵、精过滤器与出油阀连接。其特征是粗、精过滤器为粗、精加热过滤器,真空分离室为加热真空分离室,并在粗加热过滤器、加热真空分离室及精加热过滤器的出油管处分别设置抽样阀,以便在真空滤油机的各主要环节抽油液检测其油液是否达到要求的标准,即监测油液的质量。当各环节的抽油样检测油液达到要求的标准时,就通过相应的出油阀从出油管输出净化油液;各环节抽油样检测油液未达到要求的标准时,则通过精过滤器的出油阀从油管排出的油,再通过真空滤油机的进油阀从进油管输入再做循环处理,直至抽油样油液检测达到要求的标准为止。其粗、精加热过滤器的特征是在过滤器的滤芯与其壳体之间的周围增设2-10根管状电加热式加热元件,采用中心对称、均匀分布的排列方式,以便对过滤油液进行均匀加热,加热元件的数量根据处理油的型号、粘度及其含水量和杂质质量的情况而定。其加热真空分离室的特征是在罐体内下部的油液中,增设1-5根管状电加热式加热元件,其外型尺寸和数量则根据真空分离室的大小及储油量的多少和处理油的含水量及杂质质量的情况而定;罐体内的平竖淋油隔网组合采用“V”型布置方式,可以更大地摊开油液,增加油液与分离塔接触的表面积,使其脱水脱气的效果更好,以提高真空滤油机的净化能力。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是在对污油进行净化处理的全过程中,采用升温降粘的同时进行脱除油中的杂质及水分处理,并抽油样检测油质,从而使处理油中的杂质及水分脱除充分,提高了真空滤油机的净化能力,并保证净化油的质量,油液利用充分。此外,本技术还具有热损失小,热量利用充分,结构简单,加热温度可调节及成本低等特点。调节过滤器和真空分离室的加热温度,就可适用于对不同粘度的工业用油的净化处理。故本技术不但可广泛应用于各种高粘度油的真空滤油机,也广泛适用于低粘度油的真空滤油机。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系统图;图2是本技术的可加热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可加热真空分离室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A-A剖视图。图中1进油阀,2进油管,3粗加热过滤器,4、20出油管,5、21、22取样阀,6加油电磁阀,7节流阀,8加热真空分离室,9加油管,10、26抽气管,11单向气阀,12除油器,13抽气阀,14真空泵,15排油泵,16单向油阀,17排油泵,18精加热过滤器,19出油阀,23、24、34法兰盖,25滤芯,27壳体,28、32加热元件,29保护盖,31真空分离室壳体,33雾化器,34防泡沫网架,35真空分离室外壳安装法兰,36法兰,37分离塔,38油液、39液位传感器。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如图1-4所示,一种高粘度油真空滤油机,主要包括粗加热过滤器3及精加热过滤器18、加油电磁阀6及节流阀7、加热真空分离室8、单向气阀11、除油器12、抽气阀13、真空泵14、单向液阀16、排油泵17、出油阀19及抽样阀5、21、22以及进油管2、出油管20等,其间通过管道连接。其加热过滤器主要由滤芯25、壳体27、加热元件28为4根管状电热式加热元件设置在滤芯25与壳体27之间的周围,对称且均匀排列,在壳体27的顶部设置有抽气管26,在壳体27的上部一侧面设置有进油管2,进油管2的另一端与进油阀1连接,在壳体27的底部设置有出油管4并与滤芯25的底部连通。其加热真空分离室8主要由分离室壳体31、雾化器33、防泡沫网架34、平竖淋油隔网组合分离塔37及加热元件32等组成,在分离室壳体3 1顶端设置有加油管9与抽气管10,加油管9通过加油电磁阀6和节流阀7与粗加热过滤器3的出油管4连接;抽气管10通过单向气阀11、除油器12及抽气阀13与真空泵14连接;在分离室壳体31的底部设置有排油管15,排油管15通过单向液阀16、排油泵17、精加热过滤器18连接,精加热过滤器18与通过管道与出油阀19连接,在分离室壳体31内的上部,加油口的下方设置雾化器33,防泡沫网架34设置在分离室壳体31内上部。在雾化器33的下方设置“V”型平竖淋油隔网组合分离塔37、在分离室壳体31内下部的油液中,设置加热元件32,加热元件32为一根管状电加热式加热元件。其抽样阀5、21、22分别设置在粗加热过滤器3和加热真空分离室8及精加热过滤器18的出油处,以实现对真空滤油机的主要处理环节抽油样检测其油液是否达到要求的标准。当各环节的抽油样经检测达到了要求的标准时,就通过精过滤器的出油阀19从出油管20输出净化油液;若各环节抽油样经检测未达到要求的标准时,则从出油管20排出的油液再从进油阀1输入真空滤油机,再进行净化处理,知道抽油样检测达到要求的标准为止。在真空分离室8的外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粘度油滤油机,主要包括粗、精过滤器、真空分离室、除油器(12)、真空泵(14)、排油泵(14)及阀门,其间通过管路连接,设置于真空分离室顶部的加油管(9)依次通过加油电磁阀(6)、粗过滤器与进油阀(1)连接,设置于真空分离室顶部的抽气管(10)依次通过单向气阀(11)、除气器(12)、抽气阀(13)与真空泵(14)连接,设置于真空分离室下部的排油管(15)依次通过单向液阀(16)、排油泵(17)、精过滤器(18)与出油阀(19)连接,其特征在粗、精过滤器为粗、精加热过滤器(3、18),真空分离室为加热真空分离室(8),并在粗加热过滤器(3)、加热真空分离室(8)、精加热过滤器(18)的出油管上分别设置抽样阀(5、21、2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资石庆刚肖孝强程娅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渝能滤油机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