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麻疹减毒活疫苗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267288 阅读:2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5 04: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疫苗领域,尤其是一种麻疹减毒活疫苗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微载体生物反应器培养;维持液培养;收获和纯化;配苗,冻干。本发明专利技术借助生物反应器的高密度培养手段首先保证了病毒滴度比常规工艺高的前提下,进而采取分子筛层析方法或中空纤维过滤方法纯化,去除了绝大多数的杂质成分,因而更加有效的避免了疫苗接种的副反应的发生;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借助生物反应器培养病毒,培养条件稳定,易于实现大规模化生产,也提高了疫苗单批次产量,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均一和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疫苗领域,尤其是。
技术介绍
麻疹是一种古老的传染病,由麻疹病毒感染所致。目前,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是预防控制该病发生的有效手段。麻疹减毒活疫苗的效果主要依据是活病毒在体内的生存及繁殖。因麻疹病毒对光及热均很敏感,易被灭活,其稳定程度与病毒环境的温度及病毒液中的蛋白含量有关,因此,现行的疫苗为保证疫苗中的麻疹活病毒在储运的过程中不易失活而制备成冻干剂型。然而,目前麻疹疫苗虽在生产方面对病毒收获物的牛血清白蛋白含量有所控制, 但是在鸡胚细胞成分残留物上面并无严格控制,这些异源性蛋白是疫苗接种时副反应发生的重要因素,而常规生产工艺本身病毒培养物的滴度就不高,加之麻疹病毒在液体环境下极易灭活,如果采用纯化等工艺则会导致病毒滴度不符合生产要求而导致疫苗失效。同时, 现行的麻疹疫苗采用的是瓶式工艺生产,生产批量小,所生产疫苗的品质均一性较差,且由于复杂操作易出现污染等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微载体生物反应器培养将鸡胚细胞和麻疹病毒毒株混合后接种至微载体生物反应器中,在温度为33°C,pH为7. 2 7. 6条件下培养混合物,每天更换细胞生长液,培养至细胞浓度达到IO6个/ml以上;步骤二 维持液培养每天观察细胞,当鸡胚细胞开始出现特异性病变时,多次洗涤培养物,并更换无血清的MEM维持液培养病毒;步骤三收获和纯化每天收获病毒培养物,直至细胞脱落比例达到50%以下,合并收获物,并进行纯化和添加糖蛋白保护剂;步骤四配苗,冻干。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步骤一的鸡胚细胞取自孵育9 10日龄的SPF鸡胚, 微载体生物反应器中鸡胚细胞浓度为ι 5X105/ml。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步骤一的麻疹病毒毒株为^Awarz株或Moraten株,微载体生物反应器中病毒接种量为0. 001 0. 005M0I。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步骤一的微载体生物反应器中的微载体为球形微载体,多孔球形微载体,异性微载体和纤维结构载体中的任一种,微载体生物反应器中微载体浓度为2 10g/L。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步骤二采用的无血清MEM维持液中还加入0.5%的 MgCl2溶液和1 %的人血白蛋白。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步骤三所收获的病毒液采用分子筛层析方法或中空纤维过滤方法进行纯化。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纯化病毒的盐溶液为PBS溶液或Earle’ s平衡盐溶液,其 PH控制在7. 2 7. 6之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借助生物反应器的高密度培养手段首先保证了病毒滴度比常规工艺高的前提下,进而采取分子筛层析方法或中空纤维过滤方法纯化,去除了绝大多数的杂质成分,因而更加有效的避免了疫苗接种的副反应的发生;此外,本专利技术借助生物反应器培养病毒,培养条件稳定,易于实现大规模化生产,也提高了疫苗单批次产量,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均一和稳定。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微载体生物反应器培养将鸡胚细胞和麻疹病毒毒株混合后接种至微载体生物反应器中,在温度为33°C,pH为7. 2条件下培养混合物,每天更换营养液,培养至细胞浓度达到IO6个/ml,所述的鸡胚细胞取自孵育9日龄的SPF鸡胚,其浓度为IX 105/ml ; 所述的麻疹病毒毒株为khwarz株,其接种量为0. 001M0I ;所述的微载体生物反应器中的微载体为球形微载体,其浓度为2g/L ;步骤二 维持液培养每天观察细胞,当鸡胚细胞开始出现特异性病变时,多次洗涤培养物,并更换无血清的MEM维持液培养病毒;步骤三收获和纯化每天收获病毒培养物,直至细胞脱落比例达到50%,合并收获物,并进行纯化和添加糖蛋白保护剂;步骤四配苗,冻干。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步骤二采用的无血清MEM维持液中还加入0.5%的 MgCl2溶液和1 %的人血白蛋白。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步骤三所收获的病毒液采用分子筛层析方法进行纯化。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纯化病毒的盐溶液为PBS溶液,其pH为7. 2。实施例2,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微载体生物反应器培养将鸡胚细胞和麻疹病毒毒株混合后接种至微载体生物反应器中,在温度为33°C,pH为7. 6条件下培养混合物,每天更换细胞生长液,培养至细胞浓度达到IO7个/ml,所述的鸡胚细胞取自孵育10日龄的SPF鸡胚,其浓度为5X IO5/ ml ;所述的麻疹病毒毒株为Moraten株,其接种量为0. 005M0I ;所述的微载体生物反应器中的微载体为多孔球形微载体,其浓度为10g/L ;步骤二 维持液培养每天观察细胞,当鸡胚细胞开始出现特异性病变时,多次洗涤培养物,并更换无血清的MEM维持液培养病毒;步骤三收获和纯化每天收获病毒培养物,直至细胞脱落比例达到40%,合并收获物,并进行纯化和添加糖蛋白保护剂;步骤四配苗,冻干。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步骤二采用的无血清MEM维持液中还加入0.5%的 MgCl2溶液和1 %的人血白蛋白。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步骤三所收获的病毒液采用中空纤维过滤方法进行纯化。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纯化病毒的盐溶液为Earle’ s平衡盐溶液,其pH为7. 6。实施例3—种麻疹减毒活疫苗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微载体生物反应器培养将鸡胚细胞和麻疹病毒毒株混合后接种至微载体生物反应器中,在温度为33°C,pH为7. 5条件下培养混合物,每天更换营养液,培养至细胞浓度达到IO6个/ml,所述的鸡胚细胞取自孵育9日龄的SPF鸡胚,其浓度为3X 105/ml ; 所述的麻疹病毒毒株为khwarz株,其接种量为0. 003M0I ;所述的微载体生物反应器中的微载体为纤维结构载体,其浓度为6g/L ;步骤二 维持液培养每天观察细胞,当鸡胚细胞开始出现特异性病变时,多次洗涤培养物,并更换无血清的维持液培养病毒;步骤三收获和纯化每天收获病毒培养物,直至细胞脱落比例达到50%,合并收获物,并进行纯化和添加糖蛋白保护剂;步骤四配苗,冻干。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步骤二采用的无血清MEM维持液中加入0. 5%的MgCl2 溶液和的人血白蛋白。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步骤三所收获的病毒液采用中空纤维过滤方法进行纯化。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纯化病毒的盐溶液为PBS溶液,其pH为7. 5。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微载体生物反应器培养将鸡胚细胞和麻疹病毒毒株混合后接种至微载体生物反应器中,在温度为33°c,pH为7. 2 7. 6条件下培养混合物,每天更换细胞生长液,培养至细胞浓度达到IO6个/ml以上;步骤二 维持液培养每天观察细胞,当鸡胚细胞开始出现特异性病变时,多次洗涤培养物,并更换无血清的MEM维持液培养病毒;步骤三收获和纯化每天收获病毒培养物,直至细胞脱落比例达到50%以下,合并收获物,并进行纯化和添加糖蛋白保护剂;步骤四配苗,冻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的鸡胚细胞取自孵育9 10日龄的SPF鸡胚,微载体生物反应器中鸡胚细胞浓度为1 5X105/ml。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的麻疹病毒毒株为khwarz株或Moraten株,微载体生物反应器中病毒接种量为0. 001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志鹏侯文礼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康华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